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70583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1.1 提出问题并确定设计方案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是由触发器产生控制脉冲来进行控制的,但此种控制方法工作方式单一且难于实现人机交互,当步进电机的参数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控制器的设计。而且由传统的触发器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电路复杂、控制精度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为了克服传统控制器的缺点,满足工业生产新的控制要求,在此设计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控制器。1.1.2 明确课题任务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有如下几项要求:(1) 为用户使用方便,需要实现人机交互。(2) 为实现对不同相数的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而不更换控制器的要求,需要实现励磁方式的可控性。(3) 要求实现步进电机的

2、转速可控和旋转角度可控。(4) 要求有足够的控制精度。确定设计方案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如下的设计方案:(1) 确定系统的I/O点数和通道:输入和输出量的确定:输入量:主要是键盘输入。输出量: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和LED数码管显示信号。输入、输出通道的确定:除了键盘/显示器的输入/输出外,输出通道还有驱动步进电机信号的输出通道。(2) 选择单片机:根据控制系统所要求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开发环境、I/O点数、输入/输出通道数等情况选择了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8051,其具有4KBROM和256BRAM因此不需要进行存储器的扩展。(3) 确定键盘/显示器。本设计需要一个8X2的键盘和一

3、个6位的显示器,它们的接口电路采用8255A单片机日记:8255A是有Intel公司生产的NMO器件,输入和输出与TTL电平兼容。电源电流最大值为120mA具有3个8位的并行I/O口,有三种工作方式,可通过编程改变其功能,使用灵活,通用性强。因此,本设计键盘和显示部分选用8255A芯片。二单片机B冲分配器(4) 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图:歩进电机图卜1单片机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图步进电机接口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时,为了可靠地实现信号隔离,减少输入输出设备对单片机系统的电信号干扰,需要用光电耦合器。1.1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

4、1.2.1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转速,步距角进行控制(1) 用6位LED显示器组成高亮度的显示电路来显示步进电机的转速等运行参数。(2) 用8255A作为键盘和显示电路的接口芯片。用PMM871作为步进电机的接口芯片。(5) 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6) 编写控制系统主程序,绘制程序流程图。1.2.2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是:用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控制。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有串行控制和并行控制两种方式。本设计采用的是串行控制方式,此方式下单片机控制系统与步进电机驱动器之间只有两条控制线。一

5、条发出时钟脉冲信号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另一条发出转向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这两个信号都是送入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驱动器中含有环行分配器,对步进电机励磁方式的控制和控制脉冲的分配都是由环行分配器来完成的。由于单片机控制系统与驱动器之间只有两条控制线,从而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控制系统按速度控制的要求从时钟脉冲控制线发出相应的控制脉冲即可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当需要恒速运行时,就发出恒定频率的控制脉冲;当需要加速运行时,就发出频率递增的控制脉冲;当需要减速运行时,就发出频率递减的控制脉冲;当需要锁定状态时,只需要停止发脉冲就可以了。因此,可以方便地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转向控制线可实现

6、对步进电机转向的控制,当输出高电平“1”时,环行分配器按正方向进行脉冲分配,步进电机正向旋转;当输出低电平“0”时,环行分配器按反方向进行脉冲分配,步进电机反方向旋转。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是由触发器产生控制脉冲来进行控制的,由此种方法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电路复杂、灵活性差、控制精度低、生产成本高、调试和维护麻烦等缺点。在本设计中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PMM8713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电路简单、成本低、控制精度高、调试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这种步进电机的接口电路,可以通过对单片机的设定,用同一种电路,实现对各种励磁方式下

7、3、4相步进电机的控制和驱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接口电路的灵活性和通用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全面巩固单片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掌握步进电机的运行原理及控制方法;能了解芯片的选择、程序的编写、软硬件的配合、各种抗干扰措施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总之,本设计既能结合工业生产生活的实际又能达到本次毕业设计的要求。2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2.1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puter)简称单片机。它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存储器EPROM并行及串行输入/输出(I/O口)接口电路及其它功能部

8、件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内还可包含A/D和D/A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部件、DMA通道、浮点运算等新的特殊功能部件。由于它的结构和指令都是按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及与控制有关的数据处理场合,因而目前应确切称其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由于单片机和普通微机相比,具有小巧、灵活、成本低、可靠性强、面向控制好、易于产品化、适应温度和湿度变化范围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等独特的优点,使得它在众多需要进行高精度控制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单片机加上适当的外围器件和应用程序便构成

9、了最小应用系统。最小应用系统设计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单片机的选择、时钟系统设计、复位电路设计、简单I/O扩展、掉电保护等。2.1.1图2-1血l最小应用系精_FL.68051单片机简介(1)80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8位中央处理器CPU 振荡器与时序电路P1.7RSTRIB/P3.C一TXP/F3.1iNT0/F3.2IHTT/F3.3T0/P3.4J1/P3.5丽旳一WP3.7XTAL2XTAL1b78g806112131415ie1716192040Vo:3Sfo.a/Aa38FO.1/Uh37FQ2/ADj36FO3/AIh35F04/A&34FO.S/AftjjF05/A

10、Ite32F07/ADr31踰伽30ALE/FEOG羽FSEN26P2.T/A1527PE.6/Aii26F2.5/Au25FJ.4/A1224F2.3/Aii23F22/Aio22F2.1/621F2.0/3图2-2&血1引脚图 4KB程序存储器ROM 256B的数据存储器RAM 1个可编程串行口 4个8位的I/O端口 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2)8051的引脚8051为双列直插式40脚封装,有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电源、时钟、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6个部分。 电源线Vcc(40脚):主电源,接+5VVss(20脚):电源地线 控制线ALE/(30脚):当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的

11、输出用于锁存低字节地址信号。不访问外存储器时,其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脉冲信号,其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以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聞(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CPU在从片外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在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时,该信号不会出现。RST/VPd(9脚):单片机复位/备用电源引脚。当接上电源时,其内部各寄存器处于随机状态,在引脚上输入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当Vcc电压突然下降或掉电时,此引脚上的备用电源能保护片内RAM中的信息,使复位后能继续正常运行。二-/Vpp(31脚):当二-输入高电平时,CPU可访问片内

12、程序存储器4KB的地址范围。当超出此范围时,将自动转向片外程序存储器。当输入低电平时,CPU只能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XTAL1(19脚)和XTAL2(18脚):外部晶振引脚 I/O总线P0口可作为一般I/O口用,但当系统采用外部总线结构时,它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8位双向数据线用。P1口的每一位可独立作为I/O口用。P2口可作为一般I/O口和高8位地址线用。P3口为双功能口,除了独立作为I/O口外,每一位还具有第二功能2.1.2时钟电路设计rC2I一占晶I4T振1TXTAL2图2-3內部时钟电路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的心脏,各部分都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的工作。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

13、在XTAL1和XTAL2两端跨接晶体振荡器和两个电容C1、C2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8051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由于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一起构成了一个自激振荡器,这种形式的时钟信号称为内部时钟方式。电容C1和C2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使振荡器起振,其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f起微调作用(C1、C2越大则f越小),典型值为30pF。MCS-51的一个机器周期由六个状态(S1,S2,S6)组成,每一个时钟为2个振荡周期,一个机器周期有6个时钟周期即12个振荡周期。本课题采用的晶振为6MHz所以每个机器

14、周期为2Q。2.1.3复位电路设计单片机在启动或断电后,程序需要从头开始执行,机器内全部寄存器、I/O接口等都必须重新复位,这个功能由复位电路来完成。设计复位电路是应注意: 要保证加在RST上的高电平持续2个机器周期,才能使单片机有效地复位。 在实际的应用系统中,有些外围芯片也需要复位。如果这些复位端的复位电平要求与单片机复位一致,则可以与之相连。 复位电路中,干扰易窜入复位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单片机的错误复位,但会引起内部某些寄存器的错误复位。这时,可在RST引脚上接一个去藕电容。在应用系统中,为了保证复位电路可靠地工作,常将R、C电路先接史密特电路,然后再接入单片机和外围电路复位端。这样

15、,当系统有多个复位端时,能保证可靠地同步复位,且具有抗干扰能力。本次毕业设计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工复位两种方式,如图2-4所示。图2-4上电时安昭电平复位电路上电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5V电压绝大部分加到电阻R上,RESET端出现高电平。只要高电平持续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使单片机有效复位。RESETS加电时应保持的高电平时间包括Vcc的上升时间和振荡器起振时间。Vcc上升时间约为10ms振荡器起振时间和频率有关,10MHz时约为1ms本课题采用6MHz振荡频率,所以起振时间约为1.7ms。为了可靠复位,RESE端上电时应保持15ms以上的高电平。人工复位时,Rs(330门)相对于R(10K1)来说很小,按下RESET键后,+5V电压在电阻R上的分压V5V5V,RESET1OK0+3300端为高电平。由于按键为机械弹性开关,其闭合和断开所需时间远远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6MHz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