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0051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3章受力分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力分析适用学科高中物理适用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一对一)知识点受力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理解物体受力示意图。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教学重点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分析综合思维方法的教学,学生独立完成物体受力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1、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 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受力分析的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

2、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考点/易错点2 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味着这个力不存在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

3、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易错点3 受力分析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2)按步骤分析受力先画重力,然后弹力,再画摩擦力,最后画其他力。 三、例题精析【例题1】 【题干】如图,一根细线拴着一只氢气球A,试画出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析】绳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下,符号为F拉;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4、符号为G;小球受到的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符号为F浮;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墙面向外,符号为F支【例题2】 【题干】如图所示,一根均质木棒,靠在固定的光滑圆球上处于静止状态,则木棒所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弹力(B)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C)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D)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 【答案】C【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故选C 四、课堂运用【基础】1、用水平力F将重力G的木块压紧在竖

5、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试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答案】【解析】过木块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分别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和f表示;过木块的重心沿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方向分别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支和F表示,注意平衡力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2、画出右图中被细细绳吊着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答案】【解析】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墙对它的支持力、绳子对它的拉力;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作用点放在物体的重心【巩固】1、如上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紧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试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答案】【解析】对B受力分析,则有:重力、推力

6、,A对B的支持力,及A对B的静摩擦力,其方向竖直向上;对A受力分析,则有:重力、竖直墙对A的支持力,竖直墙对A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B对A的压力,及B对A的竖直向下的静摩擦力 【拔高】1、如图,A、B、C三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F=15N的拉力使三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 个力的作用,物体C受桌面的摩擦力是 N【答案】2;15【解析】对A由受力分析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因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故A不受B的摩擦力,故A只受2个力;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及地面对C的摩擦力,因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

7、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15N;五、课程小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三、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味着这个力不存在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