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有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69989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弟子规》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弟子规》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读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弟子规读有感讀弟子規有感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校H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個世界是紛繁錯雜的,在爾虞我詐的名利競争背 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泰然處之?又有多少人可以抛開 一切物質追求,來尋找真正的精神慰藉?翻開一本弟子 規,這裏有你要找的答案。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 活規範,它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讓我們追逐聖人的步伐,感受傳統文化的磅礴力量。聖人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入 則孝”做爲本書的第一個章節,可見古人對孝道的重視。孝 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雲:“百善孝爲先”。一個人能 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 以利益許許多多的

2、人。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 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但是當今社 會追求平等,許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同齡人來看待, 甚至許多孩子對父母的管教不僅充耳不聞,而且還會頂嘴, 這是有悖于孝道的。兩千多年前的人都奉行的孝道,竟在時 間的推移中被消磨掉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聖人說:“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我 們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須事前對人講清楚,如果沒有得到 允許就拿來用,那就相當于偷竊的行爲。借用他人的物品 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後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 多的困難。這些滐 易懂的道理,孔子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懂 得,但是在現在的社會裏,卻存在着許多爲了自

3、己的利益, 而傷害他人的行爲。我們應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爲和諧,創造一個身心調和的環境。聖人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 于大杏嘘P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 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寶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 樣給予保護和承載,純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爲名利毫無虛 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孔子主張“有 教無類”,正是應了他“泛愛卸H仁”的言論。雖然現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關系仍然處處可見,讓 我們一起來學習仁德君子的泛愛 ?,多爲大凶畔耄 餐瑺I 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社會。聖人說:“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

4、過日少。”對 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說話不會故意隐 諱 扭曲事實,臉色态度也不會故意向人谄媚求好。能夠親 近仁者,向他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進 步,過錯也跟着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者,無形中就會産生 許多害處(MeiW),小人會乘虛而入,圍繞身旁, 事情就會弄得一敗塗地。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 是這個道理。雖然說弟子規不是孔子的原著,但是根據他的言 論改編的。可以體現出兩千多年前的他過人的社會感知能 力。各位一定要拜讀弟子規,并且按照内容實行,這個 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這個世界需要傳統美德,讓傳統美德成爲一盞明燈, 照耀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