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69970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各种各样的叶一课的教学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叶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通过学生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体验,使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花草树木的叶子,学生都能找到。在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中,学生在课外对公园的花草树木进行了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比较,着重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

2、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掌握拓印树皮的方法,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这些发现肯定会产生一些他们想要了解和研究的新问题,如:这些叶子有哪些特点?从而产生“观察描述各种各样的叶子”这一冲动,使教学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的探究活动中来。本课教学环节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展示。这部分内容学生经历了自己搜集叶子的整个过程,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交流,教师根据他们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部分:观察探究。其中又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观察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二是通过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

3、生能完成对一片叶子的完整描述。第三部分:家庭作业展示。学生通过把自己动手动脑拼贴的叶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体现出学生的美感。第四部分:课堂深化。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号召学生“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从本课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经历了“搜集展示交流观察探究交流总结家庭作业展示课堂深化”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以提高。教学目标1过程方法:通过自己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过程,使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2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描述一片叶子的特点,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3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

4、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懂得去爱护草木,保护环境。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叶子,并能描述叶子的特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植物的叶子、图片、记录纸、方格纸,叶画。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同学们,课外我们到树林里去观察了许许多多的植物,特别对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今天,你们打算重点观察什么?学生:植物的叶老师:板书“叶”并出示课件,打出课题2老师:大家说一说各自拿的树叶的种类及名称。学生1:我拿的

5、有:枫叶、桑叶、兰花草叶、香樟叶。学生2:我拿的有:丝瓜叶、银杏叶学生3:我拿的有:金边吊兰叶、紫罗兰叶、文竹叶老师:同学们收集的叶子可真丰富,老师发现了你们带的叶子是各种各样的,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叶。(补全课题,板书:各种各样的叶)注: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对叶子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这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激活了课堂气氛。(二)观察探究观察1:重点叶的形状3老师:请同学们初步观察一片叶,从中观察到了什么?各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学生1:这片叶子的边缘有许多的刺。学生2:同一种树叶,它们的大小不同(例如:枫叶)学生3:同种树叶,它们的颜色不同(例如:玫瑰叶)学生

6、4:我拿的这片叶子,像我们的手掌(学生4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学的讨论:有的说我拿的叶子像饮具,有的说像风扇的风叶,也有的说像一根根锋利的针,还有的说像鸡蛋)4老师:根据你们的观察,能否给叶子归个类。学生:各小组认真观察讨论,动手分类。每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1: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的类,如:绿色、红色、紫色。8010-1-1.html)们小组按大小分的类,如:最大的有芋头叶、葡萄叶、玉兰叶,最小的有文竹叶学生3: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类,如:枫叶像手掌、松树叶子像缝衣针、银杏叶子像小扇子、玉米叶子像条丝带老师:同学们分的种类可真够多,我发现第3小组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把叶的形状描述得很清楚。大家集中到第

7、3小组观察。(同学们相互交流、仔细分类)学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像一颗心(桑叶、牵牛花叶)学生2:我观察到整片叶子像一棵松树(文竹叶)老师:同学们,你们描述的叶子的形状很形象,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录像,再找一找有没有其它形状的叶子。(播放课件:叶子的形状不同种类的叶形)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找出相关形状的叶子。(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带形等)注:通过分组学习、讨论、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构成,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观察2:叶子的组成,叶的边缘老师:请你们再拿出一片叶子,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提示:让学生对整片叶子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描述)学

8、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是由叶柄、叶脉、叶片组成的。学生2: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它的边缘是呈锯齿状的。(如桑叶)学生3: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分布的很均匀。学生4: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很零乱。学生5: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是光滑的。学生6: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呈波纹状。老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那么你们描述的是不是很准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组成:叶柄、叶片;2?叶的边缘)注:这一环节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观察3:叶子的颜色、大小,叶的共同点老师:除了这些之外,还记得前边有同学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有的学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颜色分类的,有的学

9、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大小分类的,大家共同来研究和讨论叶子的颜色和大小。学生1:我对前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来回答,因为叶子是靠阳光生长的,它利用光合作用,所以它的叶子是绿色的。学生2: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学生3: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有叶柄、叶脉、叶片。学生4:我观察到同一种树的叶子,它的颜色在不同季节不同。(比如枫叶,它在春天是绿色的,到秋天是红色的)学生5:我拿的这片叶子最大(荷叶),这片叶子最小(文竹叶)。老师:同学们对叶的大小、颜色、叶的共同点做了初步描述,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大小;2?叶的共同点)学生1:老师,通过刚才的课件我知道了叶子大多数都是扁平的。(三)展

10、示叶画展示作品:1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叶画,让大家共同欣赏吧!2每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描述你们叶画的设计思路。3学生互评。4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仔细地观察,别具匠心地设计,你们每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真为你们骄傲。注:这一环节检查了学生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四)课堂深化1今天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学生1:我是在林子里捡的。学生2:我是在校园里摘的。老师:同学们评一评,哪一位同学的行为是对的?2?全班同学激烈讨论,结果是:采摘花木是错误的行为,学生代表总结并号召大家“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讨论结果:学生1:树叶

11、给人类净化了空气,点缀我们的生活。学生2:我们应该以小组为单位,把零用钱积攒下来去植树。学生3:不要过度乱砍滥伐。学生4:通过观察树叶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老师总结: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你们能照你们说的去做,做得最好!(五)作业设计同学们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课后反思在整节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交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对叶的观察,学生们发现了关于树叶的许多知识;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叶科学规范的认识;在制作叶画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特别在课后延伸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捡、摘”,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叶子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自发“保护环境、爱护花木、从我做起”。这节课以观察和描述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