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69953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四组课文14课作者及工作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马林小学 王艳红 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写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文中的“亲人”是互称的,既指朝鲜人民,也指志愿军。就全文看,作者是从志愿军的角度,抒发了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和不舍之情,作者把这种感情喻为“比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是用鲜血凝结成的伟大友谊。感悟这一中心与学习作者怎样表达这一中心,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学情分析因为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小学生对抗美援朝时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障碍,而本册教材要求,必须培养学生从

2、具体内容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怎样表达思想的能力,并且掌握其方法。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从具体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体会作者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重点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中朝两国的伟大友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字词,听写生字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学习交流,体会情感四、感悟升华五、拓展延伸。 六、作业1、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在文中是谁对谁说的?这里的“亲人”指的是谁?3、从一般意义上讲什么样关系的人才称为亲人?(血缘关系)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呢?他们又是怎样成为亲人的呢?4、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志愿军战士回忆大娘为他们做了哪些事?5、出示课件:理解“雪中送炭”1、师:看看前三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说)2、归纳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 勾 批 诵3、请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二、三自然段。、按要求自学。、分四人小组讨论。、全班反馈讨论。4、出示课件:“同志们伤心的你怎么落泪了呢?” 5、出示课件:“您

4、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该怎样读。问: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代价?6、 指导朗读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和平年代的今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着许许多多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人故事,你能与大家谈谈吗?向学生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抽学生回答:大娘做了哪些事?(送打糕 救伤员),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请从这段话中找出最让你感动或你含义深刻的语句,把这句话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做好批注。请你用朗读的形式,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交流展示。2、学生汇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

5、付出了太多太多。在这片土地上,志愿军战士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这片土地上还长眠着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此时,他们怎能舍得离去呢?志愿军战士们只能从心底里喊道:“再见了,亲人!”(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学生交流)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体会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是如何建立的深厚情谊。3、 让学生从心底感受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4、 体会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洗补衣几夜不眠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孙孙伟大友谊,鲜血凝成小金花救老王妈妈牺牲大嫂挖野菜身受重伤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评 分 细 则评 分 课 前

6、准 备 10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上课前摆好课本、练习本,并安静。10分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上课前摆好课本、练习本,并安静。8分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但未能做好上课的准备。 6分以上要求完成不好。 4分或以下 课堂表 现 30分认真听课,积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并有自已独立的见解。 30分基本上能认真听课,积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25分能认真听课,并进行课堂学习活动。但有分神的现象。要教师约束。20分在教师的约束学习活动不佳。 15分或以下 作 业 完 成 30分按时保质保量独立完成,并有独特见解。30分按时保质保量独立完成。 25分基本能按时完成。 20分有不交作业或抄

7、袭等的现象。15分或以下 实践活 动 20分独立完成教师安排的学生小论文、小作文、小制作等,并被教师评为优秀。 20分独立完成教师安排的学生小论文、小作文、小制作等,并被教师评为良好。 18分完成教师安排的学生小论文、小作文、小制作等,并被教师评为合格。 15分不能达到以上要求。 10分或以下 小组活 动 10分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有独立见解,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强,与同学合作愉快。所在小组活动被教师表扬。 10分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爱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强,与同学合作愉快。8分能参加小组活动,与同学合作愉快。6分达不到以上要求。 4分或以下 总 评80分以上评优,70-80评良,50-60评合格

8、,50分以下评不合格。总分: 等级: 教学反思再见了,亲人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一、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开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课也不例外。在上这堂课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你有哪些亲人,接着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归纳出“亲人”的定义,最后来个启发学生思考的反

9、诘。随着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热情与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接着用一段充满感情的话语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调动学生的内在感情,让孩子们准备用“心”去感受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这样,就给整堂课定下了基调。 二、启发想象这篇课文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本人在教学时,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

10、,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三、读中悟情“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五、拓展思维在课堂的结束部分,以文中朝鲜人民的口气,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并给学生提供有关魏巍的作品名称,以拓宽课外学习的面,给学生课后阅读一个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