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69935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天津市“五校”联考地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1至6页,第卷7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填涂考号。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试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8月某日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第1-2题。1四地中( ) A自转线速度排序:=

2、B自转角速度排序: C夜长排序: D正午太阳高度排序:=2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 )A15N B15S C2326 N D2326 S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3-4题。3这一天,A地昼长为( )A6小时 B12小时C18小时 D20小时4飞机以1100千米的时速沿最近线路从B地飞往C地,大约要飞( )A6小时B9小时C15小时D18小时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一年中6个偶数月昼长(本月昼长之和,单位小时)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在第偶数月( )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C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

3、南移动6在第偶数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天山的牧民正在把羊群往天山山脚下迁移 B开普敦炎热干燥C我国珠江流域已进入汛期 D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压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下图是北半球某外流河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8.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B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小C该地的

4、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读图,回答9-10题。9.若图一中ab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读图完成11-12题。11此地( )A雨热不同期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2该地河流( )A有结冰期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3-15题。13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断层下陷C向斜凹陷D背斜张裂14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 )15图中时间最可能是( )A早晨 B半夜

5、 C午后 D傍晚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来源:学*科*网Z*X*X*K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西向东的船只顺风顺水17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N200m18该地相对高度最大可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

6、米 D800米19甲、丁之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20-21题。纬度(N)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W/)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W/)54.471.798.2120.8132.7108.820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21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纬度低,太阳高度

7、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 B C D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23若b为12C等温线,则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8 B9 C11 D13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实际分布图”。读图完成24-25题。24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

8、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25F地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第卷26.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6分)来源:学科网(1)说出图中、两处的地质构造。(4分)处: ;处: 。(2)试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甲地貌的形成原因。(4分)(3)关于乙地与天津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A典型植被相同 B1月盛行风风向相同来源:学,科,网Z,X,X,KC河流汛期相同 D结冰期较长(4)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地区更为突出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6分)27.下面的图I是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单位:百帕)状况分布图,图是某区域的

9、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判断图I为1月还是7月的气压状况分布图,说明判断理由。(4分)(2)丙和丁的自然带不同,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为 ,形成该差异的基础因素是 。(4分)(3)图中乙、丙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分别为 和 。试分析乙地难以形成与丙地相同气候类型的原因。(8分)(4)甲附近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种现象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4分)28.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10、4分)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6分)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2分)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6分)2016届天津市“五校”联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第卷(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CACADCDDCB11121314151617181920CAABCAB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CCA2122232425DBAAC第卷(共50分)26.(本题共16分)(1)向斜;断层。(4分)(2)甲地地貌为冲积扇。内力作用:

11、岩层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河流流出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4分)(3)AB(2分)(4)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6分)27. (本题共20分)(1)7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4分)(2)纬度地带性,热量(4分)(3)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4分)乙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大气对流运动较弱。同时,高原山地对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几内亚湾的暖湿气流有阻挡作用,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偏少。(4分)(4)起到降温减湿作用。(4分)28. (本题共14分)(1)自上而下分别是:,。(6分)(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2分)(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任答出三点,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