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69934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 林 省 汪 清 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最终稿)吉林省汪清县发展和改革局吉林正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OO九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转型条件1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紧迫性与必要性1(一)资源型城市的特征1(二)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战略地位1(三)汪清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2二、国土空间评价概况3(一)汪清县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31、区域概况32、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0(二)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151、有利条件152、制约因素17(三)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191、发展机遇192、面临的挑战22第二章 规划总纲24一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24(一)指导思想24(二)基本原则

2、24(三)规划的依据261、法律依据262、政策法规依据27(四)规划的范围与期限271、规划范围272、规划期限28二 功能定位和战略转型28(一)功能定位28(二)战略目标281、总体目标282、主要预期目标(2009年 2015年)29(三)战略思路31第三章 接替产业发展33一、重点发展接替产业的主要任务33(一)大力发展“四大”优势产业331、矿产工业332、林产工业333、食品工业344、医药工业34(二)建立完善“四大”种养基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351、以优质烟叶、葵花籽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基地352、以牛肉、鸡、兔为主的畜牧业基地353、以五味子、人参为主的中药材基地364、以黑

3、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基地36(三)开发旅游、水电“两个”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37(四)全面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381、商贸流通业382、金融保险业393、信息、中介服务业394、社区服务业40二、产业发展空间规划40(一)产业发展空间布局40(二)农业部门发展规划41(三)工业部门发展规划42(四)第三产业发展规划42三、县域生态建设空间规划44(一)自然保护区建设44(二)生态复本区建设44(三)农业生态区建设44(四)都市发展区建设45第四章 社会问题解决46一、旧城改造46(一)旧区改造重点46(二)旧区改造规划46二、就业与社会转型47(一)就业47(二)社会保障48(三)就学

4、48(四)就医49(五)住房49第五章 生态环境整治50一、汪清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0(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50(二)土壤肥力减退50(三)“三废”污染加剧50(四)水资源破坏51(五)地质灾害及隐患严重51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1第六章 支撑保障能力54一、市域综合交通规划54(一)对外交通规划54(二)道路交通设施54(三)静态交通设施55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58(一)给水设施58(二)排水设施59(三)供热设施59(四)电力工程规划61(五)电信设施62(六)邮政设施62(七)广播电视设施62(八)环境卫生设施62第七章 政策措施和实施机制64一、优化产

5、业结构,培育壮大替代产业64二、以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为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64三、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65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66附表:汪清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表30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转型条件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紧迫性与必要性(一)资源型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一般指依托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自然资源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其空间禀赋的差异对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特征是城市的发展与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可

6、开采储量密切相关、与资源型城市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与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二)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里,由于实行了主要依靠本国资源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能源矿产基地的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由此在各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尤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建国后,国家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采掘和加工领域。并且围绕一些重大项目形成了一批以能源、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同时也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做出了

7、重要贡献。这些城市在经历了长时间、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陷入发展困境,成为区域发展的“问题地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老化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国企经济效益差;贫困人口多,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虽然这些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方面困难重重,但其仍在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点问题,是加快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需求。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城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保体系初步建立,资

8、源枯竭地区接续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取得巨大成绩,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三)汪清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汪清县号称“中国木业之都”,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东北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中下游,属于以矿产和森林为主的混合型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汪清一直是延边州、吉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森工、采矿基地,为区域以及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可持续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经济发展缓慢,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但是从当前的资源开采及储量情况判断,汪清已进入资源枯竭期。某种程度上,汪清可以看

9、作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2008年,吉林省振兴办、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查组确定汪清县为资源型城市,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与政策支持。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走新型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要求下,汪清县能否拥有持续的发展能力是能否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进行城市转型,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国土空间评价概况(一)汪清县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区域概况(1)自然环境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东北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中下游,北纬43064403,东经12854

10、13040之间,北接黑龙江省宁安、东宁、穆棱三县,东南与珲春、图们、龙井三市相邻,西部与敦化市毗邻(如图1)。东部距俄罗斯45 km,南部距朝鲜20km。全县土地面积为9016km2,县内群山环绕,老爷岭由东南向西北横亘全县,中间为河谷平地,群山与河谷平地之间为起伏的丘陵,既有构造地貌,又有河谷、火山地貌。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多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垂直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3.9,极端最低温度-37.5,年平均积温1866-2600,年平均降雨量为580毫米,无霜期为110-141天,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全县幅员面积9 0 1 6km2,是全省县级区域面积第二大县。 图1 汪清县区位示

11、意图(2)社会经济状况全县现辖8个镇,1个乡。2008年末,总人口24.89万,其中农业人口10.89万,占总人口的43.8%。人口密度为27.42人/km2,地广人稀。民族构成为:汉族占总人口的6 7.4,朝鲜族占27.9,其它少数民族与中国籍外国人占4,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区域。2008年,汪清生产总值实现25.3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26.6%;第二产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比例为27.5:31.9:40.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32.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5.8亿元,同比增长43

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2亿元,同比增长27.8%。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壮大,全县袋料木耳发展到2亿袋,产值超过3.2亿元;五味子、人参等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418公顷,产值超过4500万元;黄牛、狐、貉等经济动物存栏总量达24万头(只);烟叶、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4544万公顷。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以林产采伐及初级加工、矿产开发、特产品基地及深度开发、水电产业及休闲旅游为主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实现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41.3%。服务业结构日趋优化,金融保险业、运输业、邮电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推进,现代物流

13、、连锁经营、信息服务等新型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经济的外向度进一步扩大,全县进出口总额完成1647万美元,同比下降19.3%。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近5年对城区建设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其中棚户区改造13万平方米,城区基本实现“绿亮净美”,水、电、路、信息等网络基本成型。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势头得到遏制并趋于好转。2、自然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1)矿产资源汪清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境内有多条大型矿产成矿带。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42种,占全州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的47.1%,各类矿床256处,主要有金、铜、钨、钼、煤、石灰石、水晶石、花岗岩、大理石、麦饭石、玄武岩、油母页岩等

14、。其中,油页岩、石灰岩、金、铜、钼等资源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延边州主要优势矿产。油页岩矿已探明资源储量6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4.5亿吨,水泥用石灰石保有量为2亿吨,水泥用大理岩11648万吨。装饰用石材资源3亿8828万立方米,其中大理石资源1867万立方米,花岗岩资源3亿6961万立方米,计远景储量在120亿立方米以上。目前,正在进行地质勘探的矿点75个,已登记探矿权96个。已累计投入探矿资金1亿元,初步查明资源储量29种。发展潜力较大的矿产资源有,以油页岩、煤炭为主的能源矿产;以金、铜、铁、钼、钨、铅、锌为主的金属矿产;以水泥用石灰岩、装饰用大理石、水晶、麦饭石为主的

15、非金属矿产。汪清县是延边州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初,在汪清县境内就进行了地质找矿工作。50-80年代,先后建立了红太平铜矿、赤卫沟金矿、金苍金矿、闹枝金矿、南砂金矿等金铜矿企业,为国家提供了大量金、铜矿产资源。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金、铜矿的资源枯竭,大部分企业倒闭破产,矿产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并遗留下大量的矿产废弃物、大片的采矿塌陷区和大批的下岗职工,极大制约了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县域生态环境。90年代以来,随着地勘工作引入商业机制,地质勘察工作进入了兴旺时期,地质调查,综合物探、找矿、科学研究整体发展发现了大量的找矿线索,但受勘探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始终没有形成有价值的勘探成果。目前,全县境内仅有庙岭水泥厂一户矿产开发中型企业能够对县财政增收形成支持。其余矿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