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699284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乐群乡中心学校:赵志财一、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

2、。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创造出量角器并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二、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第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

3、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图片、活动角等。五、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问:我想知道线段准确的长度怎么办?(工具、方法、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

4、小,也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此环节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想知道线段的准确长度怎么办?这样不仅复习了测量长度的工具、方法和单位,而且为先学习角的度量做了一个铺垫。】 (二)、认识量角器。师:说出角的概念及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角并比较前后同学角的大小。如果不能看出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角的大小呢?(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2、建立1角的观念。 3、认识几度角。【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数学教

5、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环节我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且前后同学比较角的大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出:如果不能看出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角的大小呢?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了学生的思维。】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2、量出

6、下列角的度数。(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环节我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进行适当的组织、引导,与学生合作完成,学生自主地探索出量角的方法。】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41 2)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

7、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此环节中,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初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 1、P44 3 2、P44 2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3、P44 4【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此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不仅帮助了学生认识自我,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工具: 量角器 单位: 度 o 中心 重合 顶点 方法: 0刻度 对齐 一边 度数 读 另一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