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698986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角的定义。(课本第35、36页的内容,相应的练习。)教材分析:本小节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第二,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第三,利用射线的功能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

2、区别。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掌握角的特征。直线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还记得线段吗?师: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谁来说说它有什么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不能延长。)填写下表(板书):

3、名称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线段师:线段有两个兄弟,跟他长得很相似,你们想认识他们吗?2、认识射线。(1)师媒体演示,用手电筒或小射灯照射远处。师:请同学们观察手电筒的光线。师: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可以看成是射线。你还能举出一些射线的例子吗?(太阳射出的光线、汽车灯射出的光线等等,它们发出的光线,都是从一点发出。)师:老师希望把这些射线的摸样全画出来给大家看,我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不能)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对,射线的一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我们永远也画不完。我们画射线的时候只画出它的一部分来表示就可以了。师:像这样的射线你能画一画吗?(学生画射线)想一想:射线有

4、什么特点?(在表格上板书: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名称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线段2不能延长射线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3、认识直线。教师: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神秘的朋友呢?教师画一条直线在黑板上:这是线段的另一个兄弟直线。教师:看看这位神秘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呢?(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填写下表:名称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线段2不能延长射线1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2)师:直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我们永远也画不完。我们画直线的时候同样只画出它的一部分来表示就可以了。像这样的直线你能画一画吗?(学生画直线)4、线段、

5、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认真观察,找一找这三种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相同点:都是直直的。不同点:可以从表格看出。联系:直线里可以取出线段和射线,我们就说线段和射线可以看成是直线的一部分。(可通过课件显示线段和射线从直线中截出来。)5、练习。(1)师:现在老师来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将这三兄弟分清楚,你们有信心吗?(练习四第1题)(2)通过一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学生猜后试一试。(3)通过两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学生猜后试一试。(4)有了刚才的经验,那么猜一猜,通过一点的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学生猜后试一

6、试。(为学习角作铺垫。)二、认识角1、教师:从一点起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现在请大家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只画两条射线,(学生画后,老师展示不同的作品。)这些图形你认识吗?2、建立角的概念。(1)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角。谁来说说刚才你的角是怎么画成的?(从一点画出了两条射线形成的。)动态展示角的形成过程,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书写方便,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角。(板书“”)大家观察一下,与以前学的哪个符号相似?它们有什么不同? (5)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角的例子呢? 教师拿出活动角,掰成不同形状的角,问:这样还

7、是角吗?(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让孩子们体会这些图形都是角。)刚才这些角是越变越大还是越变越小?三、巩固练习:1、判断:(1)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一条射线长100米。( )(3)小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4)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拓展练习:练习四第8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什么?五、作业。1、画出一条线段、射线和直线,并写上名称。2、画一个角,并标上个部分名称。3、练习四第2题。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本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教材分析:教材分

8、两个层次,1、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2、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知道角有大小之分,大多少呢?可以以此切入口引入量角器的学习,学习本课的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教材出现了一个量角器,要让学生通过对量角器的各部分结构的了解,加深对其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其测量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3、理解角的两条

9、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看刻度时对内外圈刻度的正确判别。教学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两个角:1和2哪个大?同学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哪个角大,那究竟大多少呢?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角的单位和工具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识计量角的单位和量角器 师: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1)结合教具

10、(圆)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单位:一个圆被平均分成360份,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一度,记作:10 (板书:1度),这一周就是360度。 (2)引进量角器:将教具一半移走,剩下的一半加上刻度,就制成了现在的量角器。(3)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a、有180个小格,一格是一度,共180度。b、有中心点和零刻度线 c 、读数有两种排列方式。 2、建立1角的观念。量角器上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做1。(画出1角的直观图)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小组讨论:怎样量出课本第37页下面两个角的度数?2、指名汇报,比较测量方法的异同,小结步骤。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

11、重合;(点与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边与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3、如果另一条边不够长怎么办?(可以把它延长再量)四、比较角的大小。1、用量角器量例1的上面两个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汇报,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用量角器量例1的下面三个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汇报,小结: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五、巩固练习:(一)基本练习:1、第38页“做一做”第1题。2、判断。3、第38页“做一做”第3题。先估计,再量一量。(二)巩固练习。1、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12、。2、练习四第5题。可适当启发:折成直角后,再折一折,就是45,加上一个直角,就组成135。3、练习四第7题。(三)拓展练习。练习四第6题。可以提示学生先想一下两个三角板每个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启发学生想,利用三角板上的角怎样组合才能拼出题目中要求的各个角度。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练习四第3、4题。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角、周角以及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课本第41页的例2、3及相应的练习。)教材分析:本教材从生活中引入各种实物,让学生知道角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在对角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找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每一

13、种角的真正含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范围,能区分这些角。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大小的锐角、钝角都有无数个。教学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量出下面角的度数,并说说是怎样量的?2、上面三个角分别叫做什么角?(板书:

14、锐角、直角、钝角)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 = 90)与直角比较,锐角是多少度?(板书:锐角 90)与直角比较,钝角是多少度?(板书:90 钝角)3、通过学习,我们掌握角的不少知识,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角和周角。(1)师出示活动角:分别摆出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角?(2)师把活动角由钝角慢慢摆成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并画出直观图。你认识这个角吗?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如学生不认识,则教师进行介绍)平角有什么特点?平角是多少度?(板书:平角=180。)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个直角)你还在哪儿见过平角?(3)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钝角大于90,是不是所有的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呢?(补充板书:90 钝角 180)(4)师把活动角由平角慢慢摆成两条边重合,并画出直观图。你认识这个角吗?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如学生不认识,则教师进行介绍)周角有什么特点?周角是多少度?(板书:周角=360。)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你还在哪儿见过周角?2、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完成下表:角的名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图形特点小于( )等于( )大于( )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