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69790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读后感范文实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不跪着读书的范文实用不跪着教书 篇1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老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假如老师没有独立考虑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读完不跪着教书一书后,印象最深,震撼最大的一句话。反思我们的学生,不仅让我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个真实的笑话船长几岁了: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1998年,用这那么笑话测验我国沿海某市的小学生与初中生,结果做出答案的竟达90%,即使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也还是有10%的学生得到7532=43岁的答案。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唐,无法解答。当然,这10%的学生答对了,因

2、为该题目只不过是一那么欧洲笑话,不可能有答案。而同一道题目在法国小学做实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老师是“糊涂”蛋。无独有偶,我身边一些有心的老师也在自己班作过同样的测验,结果情况也一样不容乐观。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敢疑心题目有错?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相信自己?我想作为老师,我们也是有责任的。首先,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在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把发现问题的空间留给了学生?是否真正珍视学生的反叛精神?是否让学生把问题带进课堂又带到了课外?其次,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老师是工作者,劳动者,指导者,但老师最起码应该是一个擅长考虑的人。老师只有成为思想者

3、,才具备教育者的素质。老师具有疑心精神与批判精神,才能胜任教育。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是否有这样的思辨意识?答案也不肯定。如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凡上课就来个小组讨论,也不管有否需要;再如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但凡上课就来个情境创设,也不管效果如何?正如林华民老师所提出的把课堂当做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的地方是我们老师当务之急的事!不跪着教书 篇2 拜读了江苏省特级老师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刚开场是被这书的题目吸引了,因为这触及到现行教育的痛处和反响了老师的为难。吴非老师所描绘的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状态:老师屈从于应试教育和奖项、荣誉的获得,成了考试分数或各种比

4、赛的奴隶;老师缺少终身学习、进步专业程度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开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理论中又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不得不成认,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好胜、自私、独立性小、依赖性大、宽容度小。而有些家长更是纵容自己的小孩,让老师在孩子面前无法树立威信。在这一系列问题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继续做教书匠?还是做个独立的思想者。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更是我们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5、。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但老师更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老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的。所以我们要:(1)擅长学习,积极进取。老师只有成为好的学习者,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2大胆创新,领先潮流。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社会老师的灵魂,老师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型的人才,引导学生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不跪着教书 篇3 在刚刚开场工作的时候就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最近再次拿起这本书,读到一些贴近我们一线老师各种状况下的劝勉以及指导方法,有了很多和以往不一样的想法,有人说这不就是类似鸡汤吗?把教

6、育放在心上,育人放在首位的人会明白,这“鸡汤”是真材实料,是我们可以“喝”一辈子的。一“对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抚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相信很多青年老师会同我一样,怀揣着一腔热忱从学校毕业,刚踏上岗位之时,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讲台之上。可是可以保持这样劲头的人可能渐渐地减少。教育是一件良心活,所以我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去爱自己的学生。感恩教育是老生常谈了,尽管如此,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老师本身如何对待这件事呢?是不放心上?还是时刻浸透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之中?想起我带的第二届学生,他们如今在六年级,我带到他们三年级后就没接着教他们了,离别之时我们都非常地失落。他们熟悉了我,熟悉我的

7、班级管理形式,很喜欢我,舍不得我,我那么有种把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拱手让人的感觉,相当难过。回忆起和这些孩子三年来的点滴,从一年级时我就把感恩教育浸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晨会、班会、单独谈心等方式,开展感恩类型的活动,讲感恩主题的故事,写小日记,制作手抄报,画感恩主题的画等等,最主要的让学生懂得换位考虑,让他们懂得父母的心情,或者模拟场景,情景再现,让他来做当时的爸爸或妈妈,学会换位考虑,就会减少很多矛盾。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必须提及感恩教育,并争取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做到在校在家态度保持一致的,家校合作,让孩子成为有感恩中心的人。三年如一日,我班上的每个孩子都非常仁慈

8、,团结一致,班级气氛良好。从无扯谎之事,待人老实友善,也无忤逆父母之举,方方面面表达着感恩教育带来的影响。之后的两年我都不在他们的学校工作,偶有事情回来一趟,每回遇见,他们都会像一群小鸡遇到鸡妈妈一样飞奔过来,那情景让我难忘。每当说起这些学生,我会不禁露出微笑,“得意门生”不正是最好的形容吗?他们是我的骄傲,我知道,这份懂得感恩的心,会伴随他们走过人生每一程。二“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争论是非曲直,争输赢。不要训家长,这可能使他们为难。”和家长沟通方面,我一直秉承这个观点。良好的家校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点之一,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全力地教育学生。假如真的为了学生着想,而不是为了

9、自己学科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那么就应该让家长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或者说我们的出发点一致,因此不应该把家长放置于和自己的对立面,那样自己只会孤立无援,与此同时,在家长学生心目中,你也不会是一个负责、工作才能强的老师。我们班有个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要学习的意识的,但是也不惹事,上课的时候自己安静地坐着看书,下课后和自己喜欢的一两个同学玩。班上有几个淘气的学生,觉得他很好欺负,平日里经常和他开开玩笑,有一次两个男生认为这个男生用言语侮辱他们俩,因此伺机找时机“报仇”,在排队的过程中打了这个男生一巴掌。我当时看到后立马跑过去制止,随后分开处理,让被打的学生先去上课,打人者留在教室,结合我自己所见,将

10、事情理解清楚,立马通知两位家长前来学校处理此事。 中大致告诉他们请他们过来的原因,让他们注意平安。随后在办公室中等待他们的到来,这个过程中,我让两个打人者分开,冷静考虑。待家长来后,再将事情经过原本来本告知,并告诉他们此次要他们过来的意义在于什么?同学之间玩闹可以,假设是仗着别人天性软弱进而转为欺负,这样的势头必须立即阻止,否那么火苗蔓延,影响性格、影响将来。出了这样的事,家长肯定首先关心自己的孩子什么原因打架,因此客观陈述事实是他们想听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他们会觉得你很公平,获得他们的信任后,再进一步进展沟通。假如这里我们不够冷静,不够智慧,质问他们你们怎么在家教育孩子的,想必接下来

11、的谈话都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无法继续谈下去,本来是过错的一方可能因为这样的批评无地自容而回绝沟通。因此看到吴老师这段话的时候,我深有感触,我们只是学生的老师,这点绝对不能逾越界限,我们要想让自己的工作顺利进展,怎么可以把学生家长当作学生一样来对待呢?事后我找到被欺负的这位同学,告诉他遇到这样的事情必需要挺起胸膛,软弱不能给自己安逸,只会带来更多伤害。耐心教他处理此事的方式,愿他可以成长,不再为这样的事犯难。后来我和他的家长用 进展了一番沟通,将此事悉数告知。这位家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软弱,家长本身人也仁慈,她认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她就不去计较,因此我又把吴老师的这段送给了她,“不要宽容那些以愚弄别人为能事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在捉弄人,而且亵渎了人世间的仁慈。”挂 后,没一会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李老师,你人真好,就像淘气包马小跳里的欧阳校长一样让人觉得倍感亲切。我们家长会全力配合您,一起让孩子变得更好!”这是心灵靠近发出的动人的声音,这是家校之间友谊的联结。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给了我一次思想的洗礼,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老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要提醒自己身为人师的激情永远不能消退,让自己站直了教书。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