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69387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老师事迹材料 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资料农村语文老师成长足迹路庄河四中赵坤我是庄河第四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校地处庄河最北部的僻远山区。从教二十年,蓦然回首凝望成长的痕迹,我迷茫过,我徘徊过,但我更多的是充实和愉快。因为那里有我播种的期望,耕耘的汗水和成功的果实。一、路在脚下我是1989年7月毕业于大连大学师范学院汉字系的,可能命运不公,毕业时被“如来佛”一手掌拍到了庄河最北面和鞍山市接壤的乡镇学校塔岭4中 我初中时的母校 ,更为可悲的是,我竟然被分配到了4中的分校,一个更为偏远的地方。当初我班有13个来自于庄河的学生,只有我一人被分配到了农村。

2、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我在大学中那些美梦刹那间破灭了。我清楚地记得报到那天的情景:破烂不堪的学校,苍老而熟悉的老师,陌生而土气的学生我真的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吗?我不甘心。工作伊始,我就着手函授辽大本科,为自己早日离开这个地方镀点金。我拼命地边教学边学习,原来胸有成竹准备考试,结果,当我接到通知时,已经是考完试的第二天,但我照例挤上了去沈阳的列车,去学校问询是否有补考的机会。结果,我失望了,我捶胸顿足,函授大本就这么“夭折”了。我问苍天“路在何方”?为何信息这么闭塞?为何交通这么不发达?我痛苦,迷惘,但当我拿起教鞭走进课堂时,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内心中最为柔软

3、的一面被打动了,我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我期望孩子们成长起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我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也起来作用。从这一天起,我就立志扎根农村这一片净土。最初我曾前后几次跟领导提出当班主任、教初三的申请,但全部被领导一一拒绝。我知道领导是怕我走 当初我是庄河四中唯一的正规院校毕业生 。我没有气馁,暗下决心:一定用成绩和水平证实我自己。今后,我就在庄河农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这所小学校的一个小分校,度过了我教学生涯中的10年。在这十年中,我靠的是“争”,取得了一席之位。我的能力,我的实力证实“我能行”。1.“争”成绩我知道,作为一个新老师,一个家长不了解的老师,要想提升著名度,只有靠成绩说话。“打

4、铁还需本身硬”,在当初只靠一本教参上课的我,为了给自己充电,拿出月工资三分之一买书,如中学语文教学读者语文老师等刊物。在实践中改善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曾经对语文课“长篇怎样短上”探讨过,尝试过,形成一套教学模式: 1 问题引路法 2 词语牵引法 3 关键赏析法。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进行验证,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前任市教研员张老师的极高的评价。在写作方面,我为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山区经济和信息受阻情况下,我让学生天天回家看新闻,第二天搜集整理,最终编了一本天下事我知道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终生受益。我还利用教材积累材料,提出“怎样利用课文巧作文”,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尝试,又一次得到市

5、教研员王老师的认可。我知道“机会经常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一年,初三老师病了,需要长久休息,我“厚着脸皮”申请教初三。我深知:责任重大。在语文教学中我立足于实际,从提升学生成绩入手,我甘当一个学生,天天奔波于听课和上课中。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刚满三岁的孩子,搬到了离家20里的学校住,在那里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心中满满装着百十双求知的眼睛。当中考成绩单捧到手中时,我眼睛湿润了,学生的语文平均分比当初校部高十五分。那不是分,那是汗水,那是心血,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2.“争”职位我知道,“不妥班主任的老师,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所以,我教好本科同时,尽力做好“额外”的工作。我曾到离校

6、30里以外的学生家家访过,曾数次做过后进生工作,曾数次资助贫困孩子学费,我不是班主任,但胜似班主任,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争”得了很高的威望。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校有一班主任是民办老师,要参与“转正”考试,我“偷偷地”负担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代理了近两个月,班级大有起色。我最终“争”到班主任职位。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用扬鞭自奋蹄”,所任班级曾取得“大连市优异班级”,个人“取得大连市优异班主任”,我曾代表庄河四中在庄河教育局举行的班主任经验介绍中,我做了题为“大连市优异班级就是这么取得的”的汇报,博的阵阵掌声。那不是掌声,那是一个佩服,那是一个感动,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回首最初

7、的十年,我历练了一个本事,那就是适应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二、脚下有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山区教育也大有改观。上级合校并班指令已下达,我随分校一起走进了离家更远的校部,又开始了我第二个十年的教学生涯。在这十年中,我靠的是“创”,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语文教学的新路。我的尝试,我的实践,我的成功证实:“我很棒”。1.教中求创新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我来到“向往已久”的校部,回头看看我的同组老师,一个危机感爬上心头。我的学历是一个只适应低空飞行的气球大专,于是我开始函授本科,以适应当代教学需要。同时,我在语文教学上由原来的“怎样教会学生知识”转移到语文教学中“教法上怎样创新”的

8、探讨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在“十.五”中,进行了一个课题研究怎样教读当代文,我曾经依据不一样的体裁总结出方法:一课一得法,即:每一篇课文全部要总结出这一课关键要掌握什么?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过,发觉对中下等学生效果更加好,表现了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因课堂抓不住关键而出现厌学心理。这一做法在得到了推广,至今,我们还不时沿用这种做法。在“十一.五”期间,我又进行了一个课题研究系列话题作文训练,我从话题作文的怎样拟题,确定主旨,怎样选材,怎样刷新选材等方面进行探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用学生作文示例说开去,每一次作文全部以“口诀”作结。而且,我还制订了一套作文,供其它老师使用。这一做法,得

9、到了教研员王老师的赞赏。这么做下来的结果是,学生感到和作文的距离拉近了,乐于作文的学生多了。近几年来,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一直在庄河市农村位居第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校独创的作文教学法。2.新中求发展曾记得一位名师说过:一等老师“发明”,二等老师“研究”,三等老师“克隆”。我在语文教学中时刻争做创新型老师,而且有所发展。所以,我收获了别样的感动。那就是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阅读名著的经验。详细的做法是:1 从培养浓厚的阅读爱好入手,着眼于寻觅阅读切入点激趣 寻趣 ,精选名著“版本”激趣 导趣 ,借

10、助媒体手段激趣 引趣 三个方面,经过,评书,电影等手段,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激趣方法。 2 从制订系统的阅读计划入手,着手于依据农村初中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后提供的名著阅读次序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3 从传授适宜的阅读方法入手,介绍了一读二导三过法,快速高效复习法。这一做法,在庄河市范围内快速推广开来,填补了初中语文学科名著阅读教学的空白。其后,又得到了大连市教研员邓鑫老师的肯定,并在大连市做了专题讲座,受到了同行的好评、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回首眼前的十年,我历练了另一个本事,那就是适应了在创新中求发展。前行时,可能眼前荆棘遍地,可能四顾茫茫,无路可循,但只要走下去,脚下肯定有路。二十年过去了

11、,成长中我饱尝了酸甜苦辣,但伴我的却是一路芬芳我曾经取得大连市优异班主任,每十二个月年度考评均为优异,荣获了“大连市优异老师”称号,所授作文怎样开头获“大连市初中语文学科优质课”,曾被评为“大连市骨干老师”,“庄河市骨干老师”,撰写的论文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获第十七届东北三省四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对“大连市骨干老师”做了题为怎样让学生走进名著的讲座,作品书中自有睿智来在大连教育学院征文活动中获优异奖,撰写的怎样让学生走进名著获“辽宁省优异论文”称号。在学校这片净土上,我只是一位普一般通的探路者。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究,创新,成长,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将一如既往,抬头前进。资料农村语文

12、老师成长足迹路庄河四中赵坤我是庄河第四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校地处庄河最北部的僻远山区。从教二十年,蓦然回首凝望成长的痕迹,我迷茫过,我徘徊过,但我更多的是充实和愉快。因为那里有我播种的期望,耕耘的汗水和成功的果实。一、路在脚下我是1989年7月毕业于大连大学师范学院汉字系的,可能命运不公,毕业时被“如来佛”一手掌拍到了庄河最北面和鞍山市接壤的乡镇学校塔岭4中 我初中时的母校 ,更为可悲的是,我竟然被分配到了4中的分校,一个更为偏远的地方。当初我班有13个来自于庄河的学生,只有我一人被分配到了农村。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我在大学中那些美梦刹那间破灭了。我清楚地记得报到那天的情景:破

13、烂不堪的学校,苍老而熟悉的老师,陌生而土气的学生我真的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吗?我不甘心。工作伊始,我就着手函授辽大本科,为自己早日离开这个地方镀点金。我拼命地边教学边学习,原来胸有成竹准备考试,结果,当我接到通知时,已经是考完试的第二天,但我照例挤上了去沈阳的列车,去学校问询是否有补考的机会。结果,我失望了,我捶胸顿足,函授大本就这么“夭折”了。我问苍天“路在何方”?为何信息这么闭塞?为何交通这么不发达?我痛苦,迷惘,但当我拿起教鞭走进课堂时,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内心中最为柔软的一面被打动了,我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我期望孩子们成长起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我骨子里的倔强

14、和不服输也起来作用。从这一天起,我就立志扎根农村这一片净土。最初我曾前后几次跟领导提出当班主任、教初三的申请,但全部被领导一一拒绝。我知道领导是怕我走 当初我是庄河四中唯一的正规院校毕业生 。我没有气馁,暗下决心:一定用成绩和水平证实我自己。今后,我就在庄河农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这所小学校的一个小分校,度过了我教学生涯中的10年。在这十年中,我靠的是“争”,取得了一席之位。我的能力,我的实力证实“我能行”。1.“争”成绩我知道,作为一个新老师,一个家长不了解的老师,要想提升著名度,只有靠成绩说话。“打铁还需本身硬”,在当初只靠一本教参上课的我,为了给自己充电,拿出月工资三分之一买书,如中学语

15、文教学读者语文老师等刊物。在实践中改善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曾经对语文课“长篇怎样短上”探讨过,尝试过,形成一套教学模式: 1 问题引路法 2 词语牵引法 3 关键赏析法。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进行验证,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前任市教研员张老师的极高的评价。在写作方面,我为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山区经济和信息受阻情况下,我让学生天天回家看新闻,第二天搜集整理,最终编了一本天下事我知道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终生受益。我还利用教材积累材料,提出“怎样利用课文巧作文”,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尝试,又一次得到市教研员王老师的认可。我知道“机会经常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一年,初三老师病了,需要长久休息,

16、我“厚着脸皮”申请教初三。我深知:责任重大。在语文教学中我立足于实际,从提升学生成绩入手,我甘当一个学生,天天奔波于听课和上课中。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刚满三岁的孩子,搬到了离家20里的学校住,在那里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心中满满装着百十双求知的眼睛。当中考成绩单捧到手中时,我眼睛湿润了,学生的语文平均分比当初校部高十五分。那不是分,那是汗水,那是心血,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2.“争”职位我知道,“不妥班主任的老师,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所以,我教好本科同时,尽力做好“额外”的工作。我曾到离校30里以外的学生家家访过,曾数次做过后进生工作,曾数次资助贫困孩子学费,我不是班主任,但胜似班主任,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