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692721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都江堰旅游及酒店分析一、都江堰旅游市场1、都江堰市旅游市场概况从上表可以看出,04-07年都江堰旅游市场逐年增加,都江堰旅游收入高于青城山。1)、都江堰市旅游经济地位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都江堰的旅游经济占比全市GDP的比例较低,2005年只占比18%左右,2006年占比20.54%左右,经济地位并不高,整个经济的开发并不足。2)、四川省星级宾馆开房率200520062007年1-7月平均房价出租率平均房价出租率平均房价出租率五星级552.2358.93644.6658.54645.2561.69四星级264.4162.19284.6663.17289.3962.35三星级174.

2、7463.11178.8363.19170.2559.62二星级112.3257.82113.6759.04114.7258.42一星级97.0845.9488.3548.5783.5856.44无星级115.3747.03135.6157.75151.4846.982、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

3、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江堰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1亿元。2006年,都江堰全年接待游客661.8万人次,增长24.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3亿元,同比增长32.2%,景区门票收入1.38亿元,增长40.82%。1)、旅游资源人文胜迹众多;都江堰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自古即以

4、“幽甲天下”着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平原往川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西蜀文化与藏羌文化的交汇区,民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生态环境绝佳。市内地形多样,平原、丘陵、低中高山齐备,地形地貌奇特,植被丰富,是岷江上游和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在内的高等植物和动物14000余种,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并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是中科院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集灌溉、防洪、发电、旅

5、游功能为一体,是开发水体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人居环境最佳。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9.59,城区绿化率33,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人称“天然氧吧”。全市人均寿命75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岁,是著名的“长寿之乡”。2)、先进的旅游营销(1)以旅游规划为龙头。都江堰推进旅游开发整体化,坚持高标准制定旅游规划,构筑精品旅游区基本框架。制定实施了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全面振兴计划、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虹口生态旅游专项规划、龙池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青城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2)推进旅

6、游产业品牌化。坚持把旅游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发建设了青城山道教文化生态旅游区、都江堰水文化城市旅游区、龙池虹口生态度假旅游区等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和青城外山、翠月湖、莲花湖等新景区(点),景区面积已达300多平方公里。推出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灌溉中国、青城山道行天下”等形象品牌,客源市场不断扩大。(3)推进旅游发展社会化。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全市已建成各类宾馆、饭店、山庄、度假村等214家,总床位达3万余张,其中,星级宾馆13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7家),正在兴建美伦国际酒店学院五星级酒店、经都五星级酒店、蓝光五星级酒

7、店等高星级酒店。(4)推进旅游设施配套化。坚持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日臻完善。(5)推进旅游产业人本化。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3、城市规划 打造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区1)、都江堰的规划根据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规划纲要。都江堰的目标是12年的努力,使青城山都江堰成为在亚洲地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中提到,打造休闲度假区时将建设相应的轻轨,为游客提供更良好的交通条件。重点发展区域核心区:包括两组团一轴线,即都江堰组团和青城山组团,一轴线即省道1

8、06线(青城山大道)和环山健康通道特色景观带,总面积93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虹口、龙池和柳街青城湖三大运动体验功能区。保护区:包括紫坪埔库区、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邛崃山系)、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栖息地(岷山山系)。2)、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规划作为成都市旅游最重要支撑点之一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在顺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其旅游业更是如日中天,发展迅猛;根据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具体数据见下表),其城市旅游的总体定位是“都江古堰文化观光与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预计在十五期间其旅游业年增长幅度均将超过两位数,最终将达到“把都江堰市建成国际旅游城市,创世界旅游精品”的总体目标。指

9、 标2000年基数2005年2010年2015年接待国内游客400万人次520万人次670万人次74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3600万元113360万元276040万元464092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万人次3.6万人次6.9万人次12.2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300万元1086万元4996万元20251万元旅游总收入4.4亿元11.5亿元28.1亿元48.4亿元区域旅游规划优势(1) 依据世界各国旅游事业之发展经验分析,以山水及自然风光为最具吸引游客;青城山就具有此其先天优越条件,而青城山谷景区依托于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之侧边,更具有其它景区不可比拟之开发优势(如交通便利性、景区知名度、外围可利用资源、旅

10、游产品组合多元化、自然遗产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开发量体、可规划旅游项目)。(2) 随着社会高度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相对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对自然环境和服务质量亦相对有较高之要求。国内游客旅游之方式亦从走马看花式观光旅游转成以定点度假型为主之旅游方式而发展,其中以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等沿海高度发展之省、市最为明显。而青城山谷景区正可成为以上沿海高度发展省、市的游客最佳之全年型休闲、旅游、度假圣地。(3) 海外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依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预测,中国到2005年、2010年、2020年接

11、待海外游客可达1.436亿人次、2.53亿人次、7.86亿人次;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到2005年、2010年、2020年接待海外游客可达1.155亿人次、1.697亿人次、3.664亿人次。(4) 旅游业较快发展;成都市统计局资料:2006年度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003.7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324.1亿元,增长18.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8.0万人次,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增长14.8%。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3家,增加9家。旅行社256家,增加22家。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旅游度假人数可观,且逐年增加:(人次数/万

12、人)景区名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青城山87.097.571.393.2102.9150152都江堰95.9104.588.2125.0125.4166219.6(表31:都江堰青城山近几年旅游人口变化情况)2005年2004年2003年省份名次接待人数(万人次)过夜人均天花费(元/人天)省份名次接待人数(万人次)过夜人均天花费(元/人天)省份名次接待人数(万人次)过夜人均天花费(元/人天)四川17068.02310四川16090254四川14425226重庆2932.44346重庆2810294重庆2553307广东3642.38520广东34

13、73467广东3413475北京4435.33627北京4457463北京4306443云南5389.10440云南5363364云南5271323陕西6349.01374陕西6282378陕西6252324上海7299.96614上海7253571上海7183593浙江8253.27514江苏8242448浙江8163361江苏9236.76489浙江9206452河北9153367湖南10217.90424山东10178421山东10151329(表32:20032005年四川主要客源的情况)(5) 全球老龄化人口日益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至2004年底,中国60岁

14、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尤其上海、天津、江苏、北京等二级以上发达城市老龄人口更超出全国平均老龄人口比例;预估养生养老服务事业市场将随国家人民收入增加及老龄人口增长,更形需要及具发展前景。(6) 中国国内尚未有以国家级景区结合养生型度假村、五星级国际度假酒店、高端美术艺术馆群、乡村度假俱乐部、国际青年旅店之复合式、全方位休闲、旅游、度假商品。4、青城山目前旅游市场开发的局限性与尴尬现状1)、青城山旅游市场开发的局限性(1)、成亦“道”,失亦“道”道教作为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青城山作为我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对道教的传播与发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中国道教名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现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