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与教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69041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保育与教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第一章幼儿园保育与教育概要一、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含义1、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这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2、幼儿园是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工作规程3、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纲要二、幼儿园保教的主要目标1、保育和教育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

2、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础,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有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三、幼儿园保教结合的重要性1、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及卫生保健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2、幼儿园是整个国民教育中最初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幼儿园不同于家庭,也不同于学校,是介于家庭和小学教育之间的环节

3、。3、保育、教育是互相联系、有机渗透的。四、幼儿园保教结合工作应注意的要点1、做好保教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对孩子的关心2、适应儿童特点,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日常生活中3、促进素质提高,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教学活动中第二章幼儿园的保育一、幼儿园保育的含义1、保育工作不等于保育员工作。因为保育是一个大概念,有保护、保健、养育的含义,其中还有促进幼儿健康的含义。2、全面的保育观:不仅是身体的保育,还包括心理的保育、营养的保育、环境的保育、安全的保育,即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又促进幼儿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二、幼儿园保育的重要性1、搞好卫生工作,为幼儿创设各种需要的优美环境。2、做好幼儿生活管理工作,培养幼儿良好

4、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3、配合班级教师组织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保教结合、教养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三、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2、做好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保健3、培养幼儿一日活动常规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户外游戏5、做好幼儿疾病预防、营养保健工作6、做好幼儿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四、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常见问题1、如何避免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2、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3、保教工作如何有效结合4、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五、对保育工作的再认识1、由关注“活”到关注“人”,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2、由对幼儿的“爱心、耐心”到对幼儿的尊重3、从注重身体健康到

5、注重心理健康4、从面向全体到注重个体差异5、从注重生活活动的保育到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保育6、从单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活动的旁观者到教育的参与者、指导者六、实施保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现代的儿童观2、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专业思想3、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4、必须融入一日常规中5、幼儿园保育必须参与教育,互相渗透第三章幼儿园教育一、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变迁(一)清末1、官办: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现更名为“湖北省实验幼稚园”。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包含了蒙养院章程2、教会(二)民国时期1、 1912年,壬子学制、壬子癸丑学制设蒙养园2、

6、1922年,壬戌学制设幼稚园(三)建国后1、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幼儿园名称一用至今二、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一)相关文件1、 1951年,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展2、 1979年,原教育部颁布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即36岁幼儿进行学龄前教育的事业机构3、 1989年,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即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二)幼儿园性质1、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与各学校有相同之处,列入学制系统,归属部门主管2、幼儿园w学校 教育对象不同

7、,幼儿园面向36岁幼儿 幼儿园比学校更多了保育的责任 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与小学关系密切三、我国幼儿园的任务1、1989年,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四、保育与教育的目标1、确定依据:以幼儿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以社会要求和时代要求为依据2、特点:全面性;连续性3、内容:体育目标;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五、教育工作的原则1、体、智、德、美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2、既重视幼儿年龄特点,又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3、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

8、、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4、寓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中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于各项活动之中第四章幼儿园各年龄段的生活保育一、目标1、有健康的身体,发育正常,集体协调,情绪愉悦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体质增强4、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自信、合作、关爱二、主要内容与要求(一)情绪调节与适应1、保持好心情小班:熟悉适应新环境,喜欢幼儿集体生活,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的基本常规,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知道生气、哭闹对身体有害,在

9、适宜的活动中感到心情放松中班:当与环境、人际有冲突时,能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懂得愉快有利于身体健康,生气、哭闹对身体有害。对所有参与的活动感到愉悦,学习辨识他人情绪大班: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感到愉悦与成功。知道可以表达、表现身体运动的方式,宣泄不愉快的情绪,在辨别他人情绪的基础上,知道事件、心情与表情的关系2、学会交朋友小班:喜欢接近老师,主动和老师交谈,能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愿望。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学习在集体活动中的轮流与分享中班:热爱长辈,喜欢和父母交谈。礼貌待客,见到客人会正确称呼,有礼貌不胆怯。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尝试以多种方式解决与同伴间的冲突,并积极调整受挫心态。学

10、习与同伴和成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技巧大班:能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表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学习用讨论与协商的方式,达成共识。学习待人处事的基本礼貌3、关爱身边的人小班:感受父母、老师、同伴对自己的喜欢与欣赏。了解有很多人是需要帮助的,体验帮助关心他人的乐趣与快乐中班:爱父母、教师、长辈,感受身边人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体验共同生活中的亲情、师生情和同伴情。学习体验呢别人的需求、想法和感受,尊重、关系、照顾、帮助他人大班:热爱长辈,有要求能和大人商量,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不乱发脾气。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共同生活的快乐。学习运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适当寻求、给予情感支持和行动

11、的帮助,体验同情、宽容和耐心(二)生活习惯与认知1、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小班:熟悉幼儿园健康常规。(作息睡眠有规律,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不吵闹,走廊等公共区域不狂奔,按需有秩序喝水、用厕),了解个人清洁卫生的内容,愿意接受清洁要求,学习如厕,能安静入睡,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中班:了解生活活动的一般流程,以及如厕、洗手、喝水、进餐、穿脱衣服、睡觉和起床的一般顺序。养成按需有序饮水、定时排便、饭前便后洗手等生活卫生习惯。知道爱清洁、将卫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关系大班:学会餐饮、盥洗等基本礼仪和正确方法。在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安排的健康意义的基础上,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初步了解

12、营养知识与身体健康、健康饮食行为与保护消化器官的关系;卫生行为与呼吸器官的健康知识;午睡习惯与体力恢复的健康知识;保护排泄器官的健康行为与知识2、文明的行为习惯小班:学习咳嗽、打喷嚏的文明做法,初步建立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学习简单的物品整理,学习有序行为。初步学习从事实出发认识行为的不足,并愿意改正中班:养成收拾整理的行为习惯,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手帕、毛巾、便纸等。认识不正确的行为,愿意以行动改正。学习守时、坚持、认真等行为品质大班: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学习基本的生活礼仪,待人文明、诚实。对承担任务或职责、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坚持。体验设想、商量、调整、做计划、决定、服从、行动等关键

13、合作策略(三)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1、做力所能及的事小班:在着装、餐饮等方面学会自理。(按时吃饭、坐定进食,独立吃完自己的饭菜,注意不让饭菜洒落在桌上、地上,把碗勺放在指定处,喝水时喝多少放多少。)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做事的愿望中班:爱护玩具盒物品,学习守时与整理。愿意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参与值日等集体生活的自我管理和园内环境保护大班: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个人或集体生活的自我管理。参与园内或社区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2、爱护身体小班: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中班:了解人的身体与年龄变化,知道护眼护牙等正确方法。知道个人患病期间的保健

14、方法大班:对自身发育情况的关注与了解。知道牙齿疾病、换牙的自我保健以及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的常识3、避开危险小班:知道安全的行为界限,了解日常的安全、交通等规则。不随意服用和触摸玩弄生活中的药品及化学用剂。知道走失时的自救方法中班:知道常用的安全标志,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及时做出反应。知道正确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用具。不去有危险隐患的场所。知道坏人伤害时的自助急救方法大班:学会正确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学习用具和劳动工具,了解交通标志和规则,知道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养成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学习使用常用安全标志,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进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火灾、溺水、外伤时的自助急救方法第五章幼儿八

15、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保育要点一、运动系统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2、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3、供给足够的营养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二、循环系统1、防止贫血2、服装宽松适度3、一日活动要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4、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活动程序要符合孩子的生理要求;剧烈活动后不能给孩子大量饮水;多在阳光下活动)三、呼吸系统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6、保护幼儿声带四、消化系统1、爱护牙齿,注意用牙卫生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4、保持愉快情绪安静进餐5、饭前便后不做剧烈运动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五、泌尿系统1、供给充足的水分2、养成学前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