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68936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庙沟斜坡的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庙沟铁矿斜坡道工程 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庙沟铁矿斜坡道工程硐门挡土墙及护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2012-06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现场施工准备3(一)机械及工具准备:3(二)材料技术要求:4四施工流程图5五施工工艺5(一)挡土墙5(二)排水沟及压顶梁:9(三)锚喷护坡(方案2)11六主要安全措施12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131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地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地建筑施工手册。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挡土墙)4建设部颁发的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5工程建设地点地

2、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现场实际。6建设单位提供的地施工图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庙沟铁矿斜坡道硐门挡土墙及护坡工程。挡土墙采用M7.5水泥砂浆,,MU30块石砌筑,,全长约52米,,硐门处高度为7米。施工采用挤浆法,,外露面用M7.5水泥砂浆勾缝,,砌体重度不低于22KN/m。挡土墙顶部采用C20混凝土制作压顶梁,,墙顶背面按实际地形顺地势坡度设置排水沟,,墙体泄水孔为100mm直径,间距2500mm。挡土墙背后回填土至设计要求。砌筑标高上进行锚喷护坡施工,,锚杆采用25,,长度2500mm,,间距1500mm,,梅花型布置,,挂设8200钢筋网,,喷混凝土1

3、00mm厚。三现场施工准备(一)机械及工具准备:挖掘机自卸汽车建筑绞车搅拌机转子-型混凝土喷射机手推车蛙式打夯机大锤手锤撬棍泥桶绳子抬杠钢卷尺线坠粉笔托线板脚手板铁锹等。(二)材料技术要求: 1水泥:a进场时要有质量证明文件; b应按品种强度出厂期生产厂等检查验收,,并分别堆放,,先到先用; c袋装水泥叠堆高度不宜超过10包; d不宜露天堆放。如露天堆放,,应下有防潮垫板,,上有防雨风篷布; e使用期不宜超过出厂期三个月,,超期应先行检验其强度。 2砂子:采用中砂,,砂的地质量要求,,其密度大于2.5g/ cm3,,其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3,,其空隙率应小于45%;用肉眼观察,,

4、不宜含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矿渣等杂物,,砂的地含泥量不超过5%。 3毛石:毛石进场前应检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耐久性是够满足设计。检查砌筑石材的地力学性质除了l考虑抗压强度外,,根据工程需要,,还要考虑它的地抗剪强度冲击韧性等。石材的地耐久性主要包括有抗冻性抗风化性耐火性耐酸性等。采用的地毛石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地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清除干净。毛石成块状,,中部厚度不小于200mm。4砂浆:砂浆进场前作检测试验,,保证砂浆等级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强度。拌制砂浆用水泥砂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用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地洁净水。拌制时严格按照水泥砂重量配合比用量配制

5、。四施工流程图施工测量定位基槽开挖基岩挡土墙变形缝、泄水孔挡土墙砌筑挡土墙勾缝(根据实际情况搭设脚手架)放线预埋锚杆土方回填凿孔装锚杆放线修坡 方案1 方案2喷射砼挂钢筋网排水沟喷射砼挂钢筋网注浆压顶梁绑筋、支模浇筑C20混凝土拆模养护五施工工艺(一)挡土墙1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前,,用石灰粉撒出基坑的地开挖边线,,并在临近位置打入水平桩,,在水平桩上标记出开挖深度。开挖时根据基槽地下水位情况处理基槽,,如无明显出现地下水,,将基槽按设计要求尺寸平整夯实即可;如预见地下水较高将涌入基槽,,可沿基坑两边分别加宽开挖300mm,,作为预留施工工作面。2分段开挖基坑: 挡土墙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液压锤配

6、合作业开挖,,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mm,, 再由人工根据预留高差进行加深和平整达到设计基底深度,,以防止基底土层受扰动。超挖部分采用M7.5水泥砂浆MU30块石挡土墙砌筑。3挡土墙砌筑: a挡土墙基础及墙身采用MU30 毛石水泥砂浆砌筑。b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坑的地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确保槽底无较大的地突起。c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拉上准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分层砌筑高度为5060cm。 d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先要坐浆,,使石块底面与地基接触均匀。 石料选用较大的地平毛石,,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正的地石块,,砌在各转角上,,作

7、为角石,,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四角的地角石选用大致相等的地规格砌筑。e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的地石块,,作为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的地填腹石。砌填腹石时,,先将适量砂浆填入,,后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隙最小,,再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地小石子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 f接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先铺好砂浆,,砂浆满铺并铺得稍厚一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为2030mm,,做到砂浆饱满。g砌筑基础的地最上一层时,,选用较大的地毛石砌筑。基础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2m以内。 h毛石砌体

8、的地组砌形式为“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毛石墙拉结石每米墙面不少于1块”。 i毛石墙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按要求每0.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地中距不得大于2m。拉结石的地长度,,对于等于40cm墙厚的地墙体部分,,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cm的地墙体,,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小于墙厚的地2/3.j砌筑毛石挡土墙前,,必须核对轴线位置,,砌体两边挂线,,每边放宽10mm;砌筑分层高度为5060cm,,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 k毛石砌体要分层砌筑到顶,,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两个分层高度间的

9、地错缝不小于80mm,,拉结石要相互错开。毛石砌筑时,,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灰缝厚度为2030mm。由于毛石块形状不规则,,空隙大的地应先填一部分砂浆,,用小毛石填充。砌好以后试摇动,,若不稳定,,可垫小毛石,,不允许干填块石后再灌浆。 l变形缝设置,,挡土墙每隔10米(岩石区15米)设置变形缝,,挡墙共计4道变形缝,,变形缝宽为20-30mm,,缝内沿墙的地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为200mm。m泄水孔设置,,挡墙每2.5米埋直径100mmPVC泄水孔,,立面上呈梅花分布,,最下排泄水孔距地300。向外坡度5%,透水孔内侧顶端区域使用碎石回填,,保证透水性良好。n脚手架搭设

10、,,沿挡墙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业平台,,便于墙体砌筑及勾缝。o挡墙均应在坡脚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做法见建筑有关图集。p墙后及墙趾前在回填土中掺入不小于40%的地碎石,回填土均分层夯实,挡墙砌体强度达到70%时后,,才进行夯填(在不影响墙身稳定的地情况下),,墙顶水沟下部夯实且用粘土作封闭处理。q毛石挡墙看面平整度要求20mm。r环境挡墙施工不得对主体结构基础造成影响,,并分段跳槽施工。s挡墙定位说明:挡墙顶面外角点。t挡墙施工中设计图无明确要求时,,按国家相关规范以及规定执行,,同时根据相关的地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各种技术变更等进行施工。u,,为了l保证施工安全土方开挖应遵循以下原则:环境挡墙基础

11、(迎土面)与边坡的地距离为0.8米;挡墙(迎土面)的地边坡放坡比例为1:1。v毛石挡墙砌筑完后,,未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不得碰坏拆除。4挡土墙后回填土: a挡土墙后填土采用原土(碎石土),,填土内不得混有有机物或其它杂物。填土时应边砌墙边填土,,并由人工配合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0mm.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b填土前将基坑(槽)底上的地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地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c检验回填土的地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地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地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采用翻松晾晒或均

12、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地含水量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d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e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f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采用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地所谓“水夯”法。 g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地方,,补土夯实。h环境挡墙的地回填工程施工均满足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的地相关要求。5挡土墙勾缝:表面用1:3水泥砂浆勾缝。勾缝时

13、,,保持墙面洁净粘结牢固密实和整齐。(二)排水沟及压顶梁:1模板工程a采用木模加工,,骨架采用40804000规格的地木方。b制作木模板时,,事先熟悉图纸,,核对各部尺寸,,保持表面平整形状正确,,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木模的地接缝可做成平模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采取措施,,防止漏浆。安装模板时,,考虑浇筑混凝土的地工作特点与浇筑的地方法相适应,,在必要的地地方设置活板或天窗,,以便于混凝土的地灌注,,振捣及模板内杂物的地清扫。c模板加固采用木方及铁丝,,沟壁部位每200mm高,,400mm长度加设一根铁丝对拉加固。内侧沟壁(迎土面)每400mm长度加一道斜撑。d为保证沟壁混凝土厚度,,视情

14、况加设撑头或内撑。为便于拆模和混凝土表面整洁光滑,,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施工中搭设的地脚手架与模板不发生联系。e模板的地拆除:不承重的地侧模,,可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损坏(一般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2钢筋工程:a压顶梁钢筋采用62001010钢筋。b钢筋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时应按规范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存放地平整坚实并设置垫木或支墩。c钢筋在加工及运输期间应防止撞击和磕痕。d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35d。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构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e钢筋安装前应保证钢筋表面无损伤无油污,,除锈。熟悉图纸,,准确下料。3混凝土工程:a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等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混凝土配合比采用重量比,,并按规定制作试块。b浇筑混凝土前,,全面地进行复查,,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接缝支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混凝土以现浇为宜,,为考虑施工方便为二次进行,,先浇底板,,然后再浇立壁。底板作施工缝处理并待混凝土强度达2.5Mp以上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