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681026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论文发衷专家一 中国学木期刊网当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 础,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1983 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 髓,也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战略方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 导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新时期的教 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强调 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 人

2、才。”因此,基础教育要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必须实行从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把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看做是关 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优秀民 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1. 建立新的人才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必须遵循基础性原 则,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2. 建立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要充分认识德、智、体、美、 劳“五育”并举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和学生质量的标准。一论文发表专家爐幽中国学术期测3. 建立开发智力、培养

3、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新的教学观。在教学过 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和课外活 动结合起来,把已有知识和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工作 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 系统,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潜能。4.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化过程,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变“要 我学”为“我要学”;要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要加 强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意向和行动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重点做好以下具体工作:1. 理解转变的思想内涵。基础教

4、育工作者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内 涵,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认识到基 础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培养成具备现代 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养成学会做人,学 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劳动的能力。2. 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 素质教育体系,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身心素 质的发展。即不能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只重视知识积累, 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论文发表专家一 期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qi 呛 nwang.cEl3. 改变教学内容,根据基础性和可接受性原则组织教学。凡是社 会需要的、做人需要的内容

5、,都要学习。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引 导学生从客观事实和现象出发,掌握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中去,而 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某些科学的结论和成果。4.改进教学方法,遵循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变“教学” 为“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获 取知识,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5. 优化教学环境。人的发展除先天因素外,主要还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因此,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学校、课 堂等校内环境,也包括社会、家庭等校外环境,这些环境都影响着 学生的发展,而创造这样的教育环境,单靠学校是不行的,必须靠 学校、家庭

6、、社会共同努力。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试教育”的评价措施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书面考试,以“分数”定质量,“高分”即高质量,这是一种单 一的、片的、静态的评价,这种质量是狭隘的质量,只能代表学生短期的行为。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多样的、动态面的评 价,要从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全面地进行考查。即不仅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要对学生 人格品质、认知能力、身心发展水平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其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一论文发衷专家一 中国学农期刊网 www.qi 呛 nwgng.门总1与面试相结合,实验实习操作与作业答辩相结合等。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社会,是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焦点在于人才,在于全体国民的素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