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67893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首页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建议教学实录片断赏析词句教学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相关知识问题探讨说课设计教学札记其它杂项复习资料名师教学设计名师教学实录说课设计综合实践教案试卷练习题库网友投稿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计划总结工作总结范文教学工作总结必读古诗趣味成语教育法规品赏对联诗词赏析侦探故事少数民族歇后语绕口令故事大王数字趣集谚语天地寓言故事名言格言语文小常识百科小知识班主任工作语文大杂烩我是老师教子有方简历模板求职信模板中英文职位对照表英文简历常用词汇简历写作您的位置: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网首页-小学语文第九册

2、教案浙教版-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之一搜索:站内搜索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之一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网搜集自网络加入时间:2005-12-10浏览次数:23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嘉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海盐向阳小学)杨林娟一、教材说明: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全文围绕长城伟大,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的气魄雄伟;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长城的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来表现,并由联想到人,写出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二、教学构思:本教案是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二、四、五小节,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3、激发民族自豪感。下面是这堂课的整体构思:(一)、课的基调:挖掘课的情感信息,创设情境,感受长城的雄伟英姿和古代人民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中多处穿插抒情歌颂长城,赞扬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而且,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长城是一座永不倒的丰碑。因此,我并没有简单地按一般的说明文的教学方法,而是挖掘其情感素材,把学生与长城的距离拉得更近,激起学生对长城的无限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二)、课的模式:以读悟形,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否深入,要看学生对课文的钻研是否深入。读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本课中,我有层次到运用了多种读的方式,读中理解语句的深刻内涵,

4、读中启迪智慧,懂得道理,读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三)、主题的开掘,体现三层递进:长城伟大mdash;mdash;修筑长城的人的伟大mdash;mdash;爱我长城,兴我中华。学生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课的精髓。在这堂课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物到人,逐步开掘,实现三个跨度。(四)、注重学生情绪的调动,课堂氛围有起伏。教师应该是一堂课中氛围的调节者,以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最愿意学习的环境。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课件的视觉刺激、阅读方式的变换、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等,努力使课有起伏,出现情感性的高潮,使学生始终处于愉悦、充实的情绪中。(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

5、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只有真正地动起来,才能获得真知,提高能力。在这节课的设计时,我就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和方式,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时间的协调,还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三、教学目标: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2、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理解内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过程:2003年12月13日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设计意图说明一、巩固旧知1、引导学生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1、交流上节课学过的知识?1、长城是

6、我国最伟大的建筑物。2、长城建筑年代久远。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长城的兴趣,引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二节,感受长城气魄雄伟。1、出示课件。激情引导。2、配乐朗读课文第二节。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个别学习。4、教师引导学生在品读语句中找理解。疑难处适当点拨。(1)、倾听学生谈自己的感悟。(2)、适时出示课件:反映长城长、宽、高|等特点的图片。(3)、演示长城东西贯穿活动线,辅助学生谈巨龙这一比喻的形象、生动和确切。(4)、教师可作示范朗读,运用气声体现情不自禁地流露内心的感叹。5、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激情:是啊,了不起的长城,让我们用满怀深情的朗读来赞美长城吧。(愿意读的站起来。

7、)1.看长城风光片。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听教师朗读,思考:你在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3、学生自学。4、找学习伙伴交流:可交流自学情况,可朗读体现自己的感悟5、全班交流。重点句举例:6、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1)、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2)、谈巨龙这一比喻运用的巧妙。(3)、朗读体会。(个人mdash;mdash;集体),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情况。)7、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

8、来读这一句话?(2)、两组交流:谈自己的处理mdash;mdash;现场朗读。(3)、学生评价同学、教师的朗读,加深对句子中蕴涵的感情的理解。(4)、全体有感情地朗读。6、随音乐朗诵课文,表现长城的气魄雄伟。视觉认识:长城气魄雄伟听觉认识。重点语句的感知。1、从巨龙、横卧、崇山峻岭、高高低低、蜿蜒曲折、6500多公里等词的读悟中感受长城的伟大。啊,确实了不起!(层层深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视觉听觉获得感性的冲击,既而在语言中搜寻与感性信息相对的文字,使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也充分地使学生各种感官动起来。学生之间具有个别差异,用最擅长的方式与人交流,相互弥补。这一环

9、节中,教师特别注重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学生在交流中,遇到不够深入的,教师鼓励学生反复读,细体会,逐步使句子所含包的深刻内涵和广泛的信息量得以呈现。而教师在其中的鼓励、出示图片、演示动画等,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从内心叹服长城的伟大,使学生的内在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读mdash;mdash;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多种读的训练方式,改变前面以议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师生之间的评价,逐步加深对语句情感的把握和表达。情感的激发,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的动力,教师随着课文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小高潮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体会长城雄伟外形的

10、背后,更令人赞叹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1、教师谈话,引入下文:举目远眺,崇山峻岭上,长城腾越起伏,呼啸着奔向远方。同学们。此时,你除了由衷地赞叹,你还在想些什么呢?2、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3、引导学生在自我读悟中,理解词语中包含的深刻内涵。(1)、引导学生善于从文字中提炼或在具体的语言中求证。(2)、出示长城的横截面图,使学生加深印象。(3)、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古代的能工巧匠,想一想,该怎样将2000多斤中的大条石运上崇山峻岭呢?(4)、参与评价。(5)、小结假想,出示课件:古代工匠运输原料的方法。(6)、课件播放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4、课件出示第二节最后一句话,引发学生思考:

11、啊,确实了不起!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认识?1、学生谈自己内心最想了解的问题。例:长城是怎么修筑而成的呢?2、指名读第四小节,思考:哪一句话你最有感触?3、交流。重点句举例: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1)、细读句子,反复琢磨: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谈谈mdash;mdash;读读mdash;mdash;再谈谈)(3)、四人小组讨论。(4)、交流mdash;mdash;评价。(5)、自由朗读,感叹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并深入思考,还有什么更深的理解?(6)、听故事后再读句子,谈自己的感受。(7)、有感情地这一小节。5、学生深思,交流。一个个困难:困难多

12、,运输难,艰苦。*条石多;*山高路险;*机械简单;1、巧妙mdash;mdash;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2、得用多少人付出血汗和生命:长城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命累积而成的。长城的了不起,不仅仅在于它的气魄雄伟,更在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生命、智慧换来的mdash;mdash;长城是伟大的,人民更伟大。边学边思,边思边学,这使学生研究的意识不断加强课文的内容有时是散在无序的,学生的回答有时也比较散,并且不够深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集中、深入地研读,以自主获得更多的信息,也使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真实、具体。创设问题情境和课外知识的插入,旨在强化获得感悟的实践过程,使学生的领悟是由衷的,自然的,这种超文本的学习,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故事激情,激发情感,为阅读奠基。这个环节,应该说,是课的又一个高潮,也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四、学习文章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1、此时,如果你站在长城上,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教师总结。3、出示课件:歌曲长城长。1、学生交流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2、学生怀着满怀的激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3、学生同唱长城长。长城mdash;mdash;祖国:爱我长城,兴我中华。这个环节,使课的主题得到升华。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