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67369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 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 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 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 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声现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27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 ,停止,发声也停止。2、 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3、 声音靠 传播,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有关,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4、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 课堂导学1、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 实验器材:(2) 研究方法:(

2、3) 实验过程:2、如P28图2.1-5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你还有其它的实验方案吗?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会看到泡沫小壬,如将上述装置带到月球上做实验,则会看 到小球,这说明。2、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1) 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2) 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3、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

3、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 少时间听到回声?课后练习1、利用声学知识测定海洋的深度(或测量闪电处离地面的高度),需要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测出那个物理 量,试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备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敲击声。鱼儿究竟 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 见,解答上述问题。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的测量方案和需要 的器材。课后反思第2节声音的特性P32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应与振

4、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刖导学1、叫音调,频率表示,叫频率;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叫超声波,叫次声波。3、叫响度,叫振幅,响度与 和_有关。4、乐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 分辨,表明。课堂导学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法)(1) 按课文P19图3-1方案进行;(2) 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改变滑动速度(3) 实验结论: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方法)(1) 按课文P21图3-4方案进行;(2) 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

5、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3) 实验结论:3、知识延伸管乐器考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音调的高低;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 定于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因素,试设计不同实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引 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 响度大,音调高。2、医生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白,使声音的增大些。3、一种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一定不变的特性;4、新买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断是否破损,这是

6、因 ,使用“声控门锁”时。须先输入自己的声音程序,才能使用,是应用了声音特性中的。课后练习1、小明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看出甲的 音调 乙的音调,甲的响度乙的响度。2、如图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发出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用棒轻敲击试管底部,则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的顺序 3、很多同学身边都有一把钢尺,它的作用大着呢,既可以用来画图,还是很好的实验器材,能否利用它 设计几个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课后反思第3节声的利用P38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3、了解现代

7、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刖导学1、 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传递,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2、 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 碰到墙壁或昆虫时回 ,根据回声到来的 和,蝙蝠第一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 明了。3、 B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超声探伤对人体伤害。4、 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时,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 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波更加 ;外科医生利用 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课堂导学提问:深海底的深度怎样测

8、出?测量方法:1、通过这说明声音是可以传 的如:(1)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声音;(2)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则小明距离高山 m远?(当时气温是15C)2、演示课本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验,学生自主学习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际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 顾客用手轻轻敲打 瓷器;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2、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 无线

9、电定位系统。(1)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 冲击波 B.水波 C.次声波 D.超声波(2)海豚的声纳系统远远优于无线电定位系统,你认为这在于海豚发出的波比无线电波()A. 速度快B. 抗干扰能力强C. 发出的能量大,传播的远D. 在水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小,传播的远3、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 波属于(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 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产生声音而及时获救。课后练习1、 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啐石是利用声育 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育 的性质。2、 下列哪些信息

10、不是通过声音获得的()A. 古代战争中的侦查员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可以判断是否有敌人的骑兵来偷袭;B. 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是行人让出一条通道C. 蝙蝠的回声定位D. 看见闪电,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场大雨3、某人对高山喊话,0.2秒后听到回声,问该人据山有多远?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42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刖导学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从环保的角度讲2、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dB,

11、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课堂导学1、小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铁钉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 声音的波形作一对比,得出噪声的物理学含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思考讨论: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吗?师生共同讨论并得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噪声2、学生自己阅读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的危害是什么。(1) 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符号;(2) 对人的危害:如90 dB以上的会150 dB 会3、控制噪声:

12、同学们从听到声音的条件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归纳如下:听: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一一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一一鼓膜的振动控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图13、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 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 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

13、能算作噪声。B. 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 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 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课后练习4、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 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 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采取以下的那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6、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