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查对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66560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查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查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查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查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查对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病人身份,如姓名、出生年月、住院号、床号等。无论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备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要求。凡字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应禁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如有不适等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查对工作,包括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出原因,且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1 医嘱查对制度1.1 处

2、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1.2 医嘱应班班查对。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1.3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2.1 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2.2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具体要点如下: 片剂:查有效期,药片的颜色,有无受潮、变色、变质等。 针剂:查有效期,安瓿有无裂缝,药液有无混浊,沉淀,变质等 大输液:查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液体

3、是否混浊、沉淀、变质等。2.3 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4 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2.5 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3 输血查对制度3.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3.2 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时,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3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

4、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3.4 取血回病房后,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原始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3.5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液种类、血量、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血卡号,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4检验标本米集查对制度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5有创(介入)诊疗查对制度查对内容:(1)确认患儿身份:与患儿家长交谈,让患儿家长说出患儿名字、年龄、床号、诊断等。(2)确认腕带记录符合患儿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