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9665530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和练习知识点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元中期由现铜活字印刷。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又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指南针、火药的运用1、指南针的运用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指南工具。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

2、始使用指南针。西传: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传到欧洲。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火药的运用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西传: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传到欧洲。意义: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3、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宋朝海

3、路交通发达,元朝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时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和驿站。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交通发达的影响: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练习巩固1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造纸术A.B.CD.2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朝代是()A.唐朝B.五代C宋朝D.

4、隋朝4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场面惨烈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火药威力巨大5 .中国的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6 .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个朝代进入鼎盛时期()A.元朝B.清朝C.明朝D.宋朝7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

5、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1)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2)第二种对欧洲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1.隋唐2.(1)北宋毕昇(2)丝绸之路欧洲3.(1)司南(2)罗盘(3)北宋指南针(4)远洋航海4.(1)唐朝末年战争(2)作战方式变革5.(1)西方(2)元朝时6.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二、(1)政治上,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统一,使社会由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2)经济上,宋元时期经济继续发展。(3)民族关系上,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时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交往上,这一时期对外交往有了重大进展,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三、1.D2,B3.A4.C5.D6.A7.(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