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6629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在中国书法史上,就影响力而言,绝对无人能与王羲之比肩。这位被后世尊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对象。王羲之的作品历代都被人珍视,在古代就已经价值连城,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与历代帝王的推崇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王羲之是因为历代帝王们的推崇,才有了任何书法家都没能拥有的“正宗”地位。正是“最爱”他的唐太宗以“一字千金”遍搜天下之后又以其作品陪葬,使得后世再无得见“大王”真迹的机会。现世多存为高古摹本。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草书也是王羲之擅长的书体之一,他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在师法张芝以及东晋以前其他书

2、法家的基础上,一变汉魏朴质书风,而创妍美流便之草书。其中代表作为十七帖,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炕赫着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以缀成卷。”十七帖是一件汇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前人如是评论十七帖,整体看来风格典雅,不激不厉,没有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反而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全

3、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被众多书法家奉为“书中龙象”。宋代黄伯思评价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此帖草书行笔自然洒脱,笔画中还保留着隶意的风貌,笔笔到家,字与字以气相贯,绝少笔画连属。这是章草的特点。而此帖更具有楷书结构精严,点划分明的形态特色。王羲之兼师张芝草法,钟繇隶字,然后顺应楷书发展的大势,创造出融会草、隶、楷为一体的今草,此帖即可窥一斑。王羲之曾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晋人的文学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