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彼此救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64251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他们曾彼此救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他们曾彼此救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他们曾彼此救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他们曾彼此救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他们曾彼此救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他们曾彼此救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们曾彼此救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们曾彼此救赎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他们曾彼此救赎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他们曾彼此救赎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鬓发苍苍的莫翰奇望着手中沉重的, 重新忆起那个几乎被自己遗忘了姓名的男人。 微微泛黄的纸页上, 辅 育院森严的铁门 在 1949 年的冬天。一个通过应试的代课教师踏上冰冷的雪地,望着眼前同样冰冷 的铁门。 作为一个音乐家, 他对自己沦为这所教育 问题学生 的辅育 院的小小教师,不禁感到绝望。人生跌入谷底,就连 池塘畔底 这个 名字,在他看来都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他叫克莱蒙 马修,一个 过气 的音乐家, 发誓永远不再进行创 作。对这个辅育院的情况一无所知的他,对这儿的一切感到惊愕 杂 乱的陈设,

2、苛刻的院长,还有几乎不能让人省心片刻的学生。他看起 来完全是一个落魄的中年人, 笨拙地想要从学生手中抢回名册, 慌乱 地寻找自己的乐谱,在别人询问时却总为学生开脱。马修老师是善良的。他没有把葛贺克送去院长办公室,而是达 成私下协定, 并在麦神父病情恶化时温柔地宽慰了他; 他为了贝比诺 呵斥孟丹;他替郭和颁隐瞒了偷钱的真相 是的,他就像父亲一样爱 着这些孩子,却并不骄纵他们。我记得他和莫翰奇母亲的对话: 您 没有孩子? 倒不如说我有 60 个。然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功, 并不仅仅因为影片中的 师生情 题材和打动人心的纯美音乐。 一部好电影势必能留给观众一个认真思 考的空间,不论是人物,抑或是情

3、节。片中,莫翰奇似乎是马修老师教育的最好佐证。他在马修老师 的帮助下进入了里昂音乐学院进行进修, 成为了有名的指挥家。 可是, 阳光背后总存在阴影, 比如孟丹。 这个少年似乎一直都是被排斥的存 在,有人认为他离开时的回头一笑是在暗示他将归来, 同时为之后的 纵火事件做铺垫。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显而易见的是,导演意图将马修老师与校长进行对比。的确, 院长似乎从未相信过孩子们, 认为他们无法改变, 尽管他也曾受到他 们一定程度的影响。 他不相信孟丹, 所以为了孟丹子虚乌有的偷盗痛 揍他。孟丹似乎也从未被马修老师感化, 否则他不会在辅育院放火进 行报复。真的是这样吗?影片中,在远处渐渐弥漫的烟雾旁,

4、一小团香烟的雾同时弥漫 开来。少年注视着被烧着的辅育院,眼神复杂。他吹熄了手中的烟, 转身背对山坡上燃烧的院落, 消逝在镜头里。 校长的升迁因为这次事 件化为泡影,而 60 个孩子因为与马修老师一同出游幸免于难。孟丹一直是个毫无感情的恶人而已吗? 但是,我警告你,不准和贝比诺说话,不准靠近他,我甚至禁 止你看他,我说得够清楚吗? 夹杂着怒火的警告,赤裸裸的威胁。 孟丹没有回答。他默默垂下眼睑。这个镜头从此住进了我的心里。我想,那时,他应该理解了马修老师对学生的爱在加入合唱团时, 马修老师说他唱得不错, 有副男中音的嗓子, 只需多加练习。他敏感地发问: 你说什么? 马修老师回答,这不是 什么侮辱

5、,只是指用粗低的声音唱歌。由此可见,在孟丹的世界里, 一定始终存在着蔑视的目光,甚至久而久之,他都已经习惯,再遇上 与他人交流的情况,他会始终保持警戒,甚至挥起拳头。那也只不过 是他选择的一种保护方式。 在他张狂的背后是不被理解的痛苦。 他抽 烟喝酒,他桀骜不驯,他想掐死院长,他欺负弱小,他在辅育院纵火 但他也有情绪,他的肆意妄为,谎话连篇都只是表象。徘徊在 危险 边缘 的少年,独自承受着被冤枉的愤怒和伤痛。在之前,马修老师 对莫翰奇说,粗暴无礼并不是他的本性,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孟丹。下 一个镜头是孟丹疼痛的眼神,他迅速离开了教室。这样敏感、习惯用 刺武装自己的少年,他也需要爱,需要有人关怀。孟

6、丹显然被忽视了太久。 他说: 我才不愿意看到那个老家伙呢。 同时,外界的人们也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 尤其是院长对他平白无故 的冤枉。这也导致了之后纵火案的发生。但我仍然相信,马修对孟丹 是有影响的。孟丹回头的一笑,更像是一种肯定。之后的纵火案,孟 丹更多的是对院长的报复, 选择在大家外出后纵火, 也证明了他的本 质并不坏。影片中另一个复杂的人物是院长。第一遍看时,不是没有疑惑 的。院长明明已经变了, 为什么还会赶走马修?这似乎并不能简单解 释为情节需要。对此,有人认为这正是西方电影的成功之处:一个人 物并不总有坏的一面,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我同意这个观点。绝 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本身就并不存在,

7、如孟丹,如院长。我看到院长站 在椅子上一遍遍制作、 放飞纸飞机, 从纸飞机很快跌落到能连着盘旋 好几圈;看到院长被球砸到头之后抛下一句 掩护我 ,然后和孩子们 一起踢球 这或许是 池塘畔底 最美好的镜头。然而,这份美好并未改变院长追名逐利的心和对孩子们的不信 任。有种东西似乎是骨子里的,擦不净抹不掉。比如院长 防患于未 然 过了头的心态。在他看来某些孩子是邪恶的,是渣滓,就算某件 坏事不是他干的, 迟早总会惹祸。 不得不提的还有存在他身上对个别 孩子浓重的歧视, 这种歧视在中国教育中也是广泛存在。 尽管那些老 师并不是都像院长那样体罚学生,但说起某些老师对待学生的差别, 许多学生应该都有体会。

8、 对待回答错了问题的贝比诺, 院长让他把题 目抄一百遍,而对待波尼, 他却让他到修女那儿领饼干,在波尼犯下 拿破仑也是受枪决而死 的错误之后,院长却并未斥责只言片语。这 真的公平吗?自然,院长这样的老师仍然存在,但是像马修这类老师也并不 少见:为了学生辛勤奉献,为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影片中,尽管马 修老师最后因为那场火灾被迫离开, 同时院长规定不得送行, 但那漫 天飞舞的纸飞机和窗口中不断挥舞的手, 却是对他最好的慰藉。 手捧 着学生们满满的祝愿, 马修离开了 池塘畔底 辅育院。从一个落魄的、 发誓不再创作的音乐家到为学生们写歌、充满创作信心的马修老师, 他懂得了 永远别说永远,一切皆有可能

9、,变得乐观积极。尽管他创 作的初衷只是为了用音乐拯救那群孩子, 但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回了 方向,重拾理想。马修老师就像是一位布道者,用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改变了孩 子们的心。影片的最后,在贝比诺的语声中,我们看到那个执着等待 星期六的小男孩被马修老师抱上了公车。 日复一日的等待划上了圆满 的句号。那天是星期六,贝比诺终于结束了他漫长的等待,跟着马修 老师离开。马修老师再没有时间作词作曲。 他将教音乐作为他的终身事业, 为此奉献了一生。 他在人生的最低谷遇见了 池塘畔底 ,他改变了孩 子们,孩子们也改变了他。他们曾彼此救赎。在漫长的岁月里,彼此心中始终留存着浓浓 的暖意。它不会为时间所消磨,无论多久,一旦回忆起来,即使身处 黑夜,也能看到不灭的光芒。高二:屠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