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64251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老师的师德演讲稿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确定了老师身教的重要性,因为老师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老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看法,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主动影响和教化作用。身教这种教化方式比指责、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化境界,特殊是在培育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为人师表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老师肯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领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领先做到

2、;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老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微小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化,它爆发的内驱力不行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二、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老师的行为表现休戚相关,一个老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当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老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状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缘由的存在,也有少数老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

3、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酬劳。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老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敬业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老师有着剧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化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方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老师良好的师德将是老师最宏大人格力气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一般通的老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

4、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悲伤,靠着对人民教化事业的赤诚之心,依旧坚韧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学问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间,把学问献给人民。”古今中外多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忱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须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静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四、服务心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老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要像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

5、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老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当同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宝”的源泉。老师甚至要赐予他们最实惠的服务,设法调动一心一意的主动性和上进心,擅长捕获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育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老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详细表现。只有当我们的老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姑且从志向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1、师品,德高为师

6、。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须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剧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2、师智。 学高为师,要培育高水平的学生,要求老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特性显明的教化教学风格,把握教化问题的超群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出现着现代教化思想的才智之光。3、师能。技高为师,一、是要以科学的施教学问,深化学习教化学、心理学、教化方法等方面的学问,把教化理论最新探讨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化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能够利用现代教化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学问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

7、神与创新实力。三、是要有创新精神,主动开展教化和科学探讨。探究新的科学教化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老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洁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学问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须要培育,须要教化,更须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化的蓝天!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