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63800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小朋友教育个案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守小朋友成为目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师对留守小朋友的教育承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对留守小朋友的教育,学校让教师对留守小朋友实行帮扶教育,我就结对帮扶了这样一位留守小朋友。一、学生状况分析: 陈晨,女,父母离异,爸爸在外打工,其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在学校体现为上课不用心听讲,作业不能准时完毕,成天少言寡语,心事重重,但她尊敬师长,有很强的集团荣誉感,接受后,我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产生的因素是:.亲情的缺失 陈晨的爸爸在外打工近年,偶有回家,很少打电话,父母与子女相处很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

2、闻不问,亲人的隔代观念,陪伴她的除了孤单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2.繁重的劳动 由于爷爷年龄大,陈晨不得但是早的承当起某些家务活,做饭,洗衣,有时还要协助爷爷忙地里的农活。繁重的劳动简直让陈晨成了一种“小大人”。 .极度的自卑 同窗讥讽的笑声和鄙视的眼神,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更让陈晨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二、帮扶措施: 1. 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1)班主任的良言安慰 班主任教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的人,我就常常走近陈晨,一起与她分析目前的处境,协助其想措施,多次在她焦急的脸上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容,教师的一句话有时是那么的重要。 (2)同窗的楷模感染为了让孤单、自卑的陈晨走出封闭

3、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窗(涉及留守小朋友)去积极接近她,与她一起谈心,学习和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等方面协助她,努力让她找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她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温暖感化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温暖、感化对一种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她积极地参与进来,既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又让她尝到成功的喜悦。我运用农忙时节,组织全班同窗协助陈晨同窗干农活,这样不仅减轻了她的承当,更让她感到自己不孤单。 2. 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性由于爷爷年龄大,又是文盲,对陈晨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我就常常上门家访与她沟通,将某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措施交给她。此外,我

4、积极与其父妈妈联系,让父母定期与其进行电话交流,让她感到父爱和母爱的温暖。 三、个案教育的成果目前的陈晨同窗已经变得活泼开朗了,乐意与同窗、教师接触,乐意与她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了,特别是尊重师长,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较好的解决好学习与家务的矛盾,也可以积极地学习了,各科作业都能准时完毕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四、个案教育的启示和反思 从陈晨同窗的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学习等方面,她均有一种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就其核心而言,应当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教师的关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茂珠 -6留守小朋友心理个案分析由于经济的

5、飞速发展,农村浮现了劳动力剩余的现象,许多家庭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或经商。于是,浮现了许多的留守小朋友。有调查成果表白,百分之五十多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也令人担忧,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种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个案简介姓名:夏炀,年龄:岁,性别:男。基本状况:小学三年级时,其父母出国务工,该生随奶奶待在家里,由于奶奶不识字,没法监管孩子的学习,因此生活上特别宠爱她,通过走访调查和细心观测、分析,我发现该同窗身上集中浮现了如下问题:1、常常有厌学的情绪浮现该生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过度依赖,上课打不起精神来,注意力老是不能集

6、中。而平时的作业不想做、懒得做,特别是当作业过多时,就会故意将作业忘在家里不准时交或者只做一部分,其他的说忘掉做了或者说没听清晰作业做什么。事实上是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加上没有人约束,随心所欲地玩。最后导致了成绩不抱负,有自卑心理,平时少言寡语,与同窗、教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多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怀的样子。2、不求上进,缺少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小到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朗读、歌唱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虽然在教师和同窗的劝告下也毫无爱好,不乐意参与,仿佛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跟她没关系,逃避一切,游离于班集体和同窗之外。、自卑心理严

7、重,与同窗交往困难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肯与同窗、教师交流,课堂上几乎从不发言,虽然是很简朴的问题,她会的问题,也不敢回答,自卑心理严重。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窗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跟同窗相处困难,因此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还是在其她地方,她始终都是自己一种人,身边没有其她同窗。二、问题分析:、教育问题。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进过学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某些教育措施,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便利。而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她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仅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小朋友切实有效的协助和辅导,并且由

8、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小朋友思想观念差别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她们还要承当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主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少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在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行为问题。通过个案发现,在留守小朋友中,监护人都没有较好地进到其监护的责任。究其因素,重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而外出父母则管不到,于是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放任自流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3、心理问题。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

9、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她们又不肯与监护人交流内心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起种种心理病症,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胆怯被别人欺负,谋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浮现过激行为等。 、价值观问题。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用物质上的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长,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挥霍、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滋生了“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

10、也能赚钱”等错误思想。三、对策: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小朋友”进行合适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协助“留守小朋友”克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使其对的面对现实,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可以协助她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可以健康发展。、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小朋友”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庇护,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小朋友”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小朋友。这个阶段,正是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第二核心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留守小朋友”可以像其她小朋

11、友同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她们可以会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例如,父母常常给孩子打打电话,询问生活学习等状况,孩子给远方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等,营造出一种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留守小朋友”的监护人,需要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予以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对的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小朋友”进行细心的观测与沟通,打开她们的心扉,培养她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予以协助,就像我们班的小汪,可觉得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

12、绩。3、 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学校积极担任起教育留守小朋友的重任作为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小朋友”拥有与其她小朋友同等看待的教育。教师自身应当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种良好的楷模,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一旦发现她们的思想中有不健康的因素,学校、教师应予以及时的引导,协助她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可以“弃恶扬善”。 学校教育还应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对孩子要“教中有爱,爱中要严”,既感受到社会人们庭的温暖,又体验到社会对自己的压力,以此来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4. 培养“留守小朋友”建立良好

13、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朋友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小朋友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小朋友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从正面教育入手,教会学生用真诚去看待她人,只有坦诚相待、推心置腹,才干互相理解、建立信任感;只有真心交往,才干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还要学会宽容,即宽容她人无意中对自己的“伤害”。由于各人的爱好、需要、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差别,必然使人们的交往不能事事如意,因此,对交往中非原则性的问题要持宽容的态度。5.提高“留守小朋友”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小朋友”自我调控能力的限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

14、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限度的影响。为了使她们可以与其她同窗同样健康发展,要加强“留守小朋友”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小朋友”对的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五、结论。总之,农村留守小朋友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并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进一步到留守小朋友学校生活之外的状况下,留守小朋友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要从主线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小朋友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伙。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协作,让双方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校状况,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留守小朋友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爱,让学生体会爱这就是最重要的方略。“师爱是教育的基本!”让我们用爱去灌溉教育吧! 唐茂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