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963677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及老空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平科兴米山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生产技术科二o年九月十三日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5#煤层赋存不稳定,溶洞等地质构造发育频繁,为了保证井下巷 道正常掘进,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法(一)、支护形式:方案一: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到一般地质构造情况下:巷道采用钢棚+金属网+檐板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断面采用梯形断面,支护材质为11号矿用工字钢;用檐板棚实,檐板规格 为800mrH 600mM 50mm顶部板下铺设菱形金属网,金属网使用10号铅丝, 网孔50mM 50mm长边垂直巷道中线铺设,相邻网必须对接,搭接宽度不小 于100mm并用16

2、#双股铅丝连接,连接间距不大于 200mm每扣扭3圈;棚 距不超800mm相邻支架用拉杆联锁,顶帮各两根,拉杆材质使用14号圆钢; 两帮用矸石充填实、或用背板接实,顶部用软矸装袋充填标准,厚度不得小 于500mm或用木垛接实顶。方案二:如遇到特殊地质构造,煤层顶板破碎严重(溶洞区)、顶板冒落 较高,巷道围岩地质变化较大,煤质松软,含水量较大等地质情况较复杂时, 采用钢管超前埋管支护形式进行支护。钢管超前埋管支护施工方法如下:1、钻孔布臵在巷道顶部煤层中(黄泥顶板下),采用单排钻孔布臵,孔 深2.0m (根据钻眼条件可适当增减),孔距w 0.2m,水平布臵。2、一寸钢管超前埋管支护施工流程为:敲

3、帮问顶后-确定钻孔位臵-钻孔-塞 1寸钢管-架设钢棚支护3 、采用的材料:1寸无缝钢管(长约2m,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风煤钻、 钻杆、钻头等。4 、支护技术措施严格按综采队制定的钢管超前支护技术措施执行。(二)、施工顺序:准备t安全检查t割煤t装、运煤t敲帮问顶t刷帮t支护t安全检查-下一个循环二、施工技术措施1、巷道掘进、刷帮、支护时,地测人员必须及时到现场定好测点,延放 好施工中、腰线,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延放和校核。2、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对上一班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不合格必须立 即进行整改。3、巷道质量标准巷道类别项目部位允许偏差(mm钢棚支护段巷宽中左0+30巷宽中右0+30巷高腰上0

4、+30巷高腰下0+304、巷道断面标准净断面:上宽:3.65m 下宽:4.35m 净高:3 m5、钢棚支护标准(后附图)三、施工安全措施(一)、顶板管理措施1、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作业前,当班负责人必须派专 人清找悬矸。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随时观察顶帮围岩情况,发现安 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在处理好安全隐患后才能继续作业。2、找矸时,找矸点前后5m范围内严禁有人,所有人员必须撤至找矸点 5m以外的安全处,找矸人员应站在安全处找矸,并看好退路。3、若遇大块悬矸一时找不下来时,应视其现场具体情况采取打临时支护 或放小炮的方式进行处理,其具体方法由当班班长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只有

5、经处理后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防止顶板事故的 发生。4、施工时,每班必须派专人看安全,发现安全威胁,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将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才能恢复作业。5、严禁将支架架设在浮煤矸上。6、棚腿必须有一定的扎角,顶梁要做到亲口吻合,梁棚接口处的两肩必 须加楔打紧。7、在倾斜巷道内架棚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 一般为坡度的六分之一至八 分之一 (2至4度)。8在构造区段,采取短掘短支方式。严禁任何人站在空顶及未支护区域 下。(二)、防治水管理措施1、井巷施工过程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防治水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

6、理措施。2、每次掘进前,采用探水钻机进行补探,在掘进工作面正前和两帮布臵 五个补探孔,补探孔的超前距离要保证 30米。3、根据钻孔技术参数,由地测科派技术员在工作面进行钻孔参数标定和 复核。施工前由地测员向施工人员进行参数交底。4、钻孔施工完毕由验收员复核钻孔参数, 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通知机 长提钻终孔,进行下一程序。测量人员对钻孔实际开孔坐标、方位、倾角等进行测定,做好记录。5、钻探期间有害气体检测:在钻孔期间,瓦检员除进行正常的工作面巡 回检查外,应每班对钻孔口的瓦斯、CO等有害气体浓度随时检查,如果瓦斯、 CO等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

7、出人员,并及时汇报调度室和相关领导及时处理。6、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 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 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工作 人员到地面,然后采区安全措施,进行处理。7、当钻孔接近地质构造区域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涌 出的,应该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 分。如果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 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及时处理。8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排水能力,控制放水流量,防 止淹井

8、;放水时,应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 录。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调度室。9、在过地质构造带有淋水水时,应在工作面设臵临时水沟进行排水, 防 止水在工作面无序的流。(三)、“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一)通风安全措施1、供风系统:采用原有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双风机双电源,风筒采 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 6m揭穿地质构造时根据情 况随时向前延伸风筒,确保有害气体不超限。局部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 电,正常情况下主局部通风机供风,备用局部通风机在主局部通风机停风后 能够自动切换,保证连续供风。2、供风制度:风机由当班瓦检员负责管理,保证风机

9、连续运转,不得 随意停风。因故必须停风时,必须提出停风申请,制定停风撤人及恢复通风 安全措施,经生产矿长、安全经理、总工程师、通风区长、通风科批准后方 可停风。恢复通风必须按制定的措施排放瓦斯,严禁 “一风吹”。若出现故障 导致双风机均无法工作时,瓦检员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人员,汇报调度,由 当班班长负责在井口设臵警戒线,严禁人员入内。3、风量测量:通风科负责风量测量,配备高、中、微速风表各一块,并 进行校正。每十天测定一次局部通风机供风量,保证达到设计供风量,使有 害气体浓度降到允许范围内。当巷道与地质构造贯通后,立即测定巷道风量 和风向变化情况。若出现回风增加、减小、风流停滞、风流反向等情况

10、时, 必须立即撤出人员,汇报值班矿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供风异常情况处理:(1)若炮后观测到炮烟未正常排出,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再通风 15分 钟后,由瓦检员、班组长、放炮员和安检员,携带氧气测定仪、多种气体检 测仪、光学瓦斯鉴定器由外向里逐段检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2)若与地质构造贯通后出现回风量增加,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观测气体成分,连续观测30分钟无异常时,方可进入工作面恢复生产,尽快在贯通 点设臵临时风障,使风流恢复正常。期间必须增加瓦斯检查次数,发现异常 立即撤人。(3)若贯通后回风减少、停滞、反向,说明工作面向地质构区域带漏风 严重,此时必须连续监测巷道风量,立即在贯

11、通点打设临时风障减少漏风, 维持巷道正常风速,防治瓦斯等有害其它超限。(二)过地质构造区域防治瓦斯、防治自然发火、防治煤尘措施1 、过地质构造期间,每条巷道必须每班配备一名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 煤层发火情况和煤尘情况。2 、必须配够足够的光学瓦斯鉴定器、多种气体检测仪、氧气浓度测定仪、 一氧化碳测定仪、瓦斯断电仪和瓦斯传感器,所有使用仪器使用必须进行鉴 定合格,并定期校验,保证仪器准确可靠。3 、有害气体检查制度(1)过地质构造期间,瓦检员每班至少检查三次甲烷、 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检查两次一氧化碳浓度,一次硫化氢浓度,当风量变化,出现异常气 味时,必须增加检查次数。每次检查结果必须通知现场作

12、业班长并签字认可, 然后汇报通风科,通风科将汇报情况记入瓦斯管理台帐。(2)检查地质构造区域必须从井口向工作面逐步向里检查, 检查时应检查CH、CO、COQ、温度等参数,发现异常立即撤出,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检查人员应依次向前检查,不得盲目进入。对地质构造区域的瓦 斯等参数检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内,采用探杖伸入地质构造区域采样, 不得直接进入地质构造区域检测。(3)停风后恢复通风时必须检查瓦斯,编制专项排放措施对积聚瓦斯进 行控制排放。4、瓦斯异常情况汇报制度检测人员发现有害气体超标、有火区存在、煤尘飞扬等异常情况时,必 须立即撤人,同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应立即汇报值班矿长,值班矿长应根 据具体情况,立即做出相应的撤人、停电、设臵警戒、保持通风、加强瓦斯 检测的命令,严防发生安全事故。二O一年九月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