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雁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63576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雁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雁教学设计(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历史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邹雁单 位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题名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学情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失误,使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了解这段历史事实是主要的,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这是难点。不说,学生会产生疑问?说深了,他们可能又难以理解。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科书设计了两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与失误”讲述了从中共八大到1958年总路线,再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并简述了1961年的调整。第二个子目是“建设成绩和模范人物”,介绍了十年探索中的部分成就,以及“铁人”王进喜,“

2、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自由阅读卡”里介绍了雷锋。我们理解,这样的安排是希望告诉学生,虽然遭遇严重挫折,社会主义探索依然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模范人物的精神境界应该继承发扬。但是,如果用一课时详细讲解两个子目的内容,学生难以接受。北师大版、华东师大、川教版等教材,都是用一课讲“失误”,再用一课讲成就与模范人物。有鉴于此,我们把这一课也分成2个课时学习,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子围绕“探索”“失误”这两个关键词,划分为分“良好的开端”、“严重的失误”、“探索中调整”三部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我们认为,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有

3、意识地渗透一些需要理解的问题是必要的。他们生活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年代,这节课的内容虽然距现在很近,但他们真正理解还是很困难。因此,对造成严重失误的原因,只提出问题,不作深入解释,为高中教学留下悬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

4、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社会主义好的音频。提问:请回忆,我国什么时候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意图:上节课所学的“三大改造”是产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基础。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苏联模式。建立公有制基础后,才能实行计划经济。大跃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建立公有制。所谓集体经济就是变相的公有制。因此,上新课前重复上节课的概念是必要的。学生只有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入理解的环节。师:从1

5、953年开始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将原来的私营企业纳入公有制。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允许有私有制和其他的所有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指令性的生产,私有经济是按照市场需要生产。同学们要记住这一个区别。因此,才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人们看到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1:梦想是什么呢?意图:让学生回答。梦想是尽快进入共产主义。如果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应当能回答这个问题。反之,也许回答五花八门,但不应离开共产主义的理想。学生如果回答不出

6、来,那么,教师解释:社会主义不过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理想是共产主义。师: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1、良好的开端(板书)展示中共八大会议的图片,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发言的照片,告诉学生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问题2:(1)八大分析的“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2)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的阅读,有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八大制定的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从而体会八大的意义。关于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教科书的

7、叙述很明确,学生应当通过阅读领会八大的主要思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意图:利用表格,使学生加深印象,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中共八大的思路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做铺垫。问题3:八大确定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师:对。八大实际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而且强调集中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半个多世纪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怎样实现工业化?世界上建设工业国有不同的道路。那时,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苏联的模式和经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搞了30年,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我们搞社会主义学习苏联,顺理成章。我

8、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而且在苏联的帮助下,提前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工业基础。那时候,公有制已经成为工商业唯一的所有制。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苏联在公有制基础上,用30年高速度地建成工业国,中国为什么不行?这是中共中央的主导思想。为什么要追求高速度?还有当时国际背景。请看材料:材料1:“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世界的形势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苏联15年以后可以超过美国,我们中国15年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毛泽东问题4:西风指什么?东风指什么?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这是什么样的思维?意图:西风指资本主

9、义阵营,东风指社会主义阵营。这是“冷战”的概念,在这里必须提出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共中央的主导思想,与世界形势的关系。也为学习世界史和高中教学打下基础。冷战的思维就是非此即彼,对立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思维。那么,为了战胜资本主义而追求高速度,成为政治观念,因而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实际上,当时很多人也都是这样的认识。师:本来人们就期盼着国家富强,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年间,国家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相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使中国富强。按照苏联的模式中国也能够很快建成工业国。当时苏联提出要赶超美国,中国为什么不能赶超英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10、。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几十年,为了战胜资本主义而加快建设速度,这是最好的政治理由啊。于是,以“快”为核心的总路线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然而,经济建设并非那么简单。2、严重的失误(板书)师: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对总路线做了如下的解释:材料2:“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人民日报材料3:“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毛泽东问题5:总路线强调什么?毛泽东的话表

11、达了怎样的心态?说明了什么?意图:引用人民日报的社论说明1958年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毛泽东的话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愿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普遍愿望。说明尽快实现工业化的强烈要求,是当时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正因为如此,大跃进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师:那时候,人们对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是怎么回事知道的很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些看起来极难的事情,都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将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

12、,全国各条战线贯彻总路线,掀起“大跃进”浪潮。在强烈的赶超意识下,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国家经委向中央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毛泽东在此报告上批示:材料4: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毛泽东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报告的批语师:那时毛泽东在全党、全国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毛主席说有可能的事,大家都相信。英国虽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是二流的工业国。毛主席说两年有可能,但是他忽略了,中国刚刚建立工业基础,农业还很落后,还是靠人力、畜力生产。要在两年内高速发展,农业有可能吗?1958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报纸上开始出现各地竞放高

13、产“卫星”的现象。请看下面一组材料:材料5:1958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5亩小麦亩产量达到2105斤;过了四天,又报道该社发出第二颗“卫星”,2.9亩小麦亩产量达3530斤。又过几天,湖北省谷城县星光社小麦试验田亩产4353.8斤的报道,又传遍全国。材料6:农业部发表1958年夏收粮食作物丰产公报,宣称今年夏收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多69%,平均亩产量比上年增长70%,全国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40多亿斤。材料7:“大跃进”时期各地农业生产的宣传画材料8:人民日报的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问题7:你认为上述数据真实吗?这些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14、人们怎样的想法?人民日报的提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科学吗?反映了什么倾向?意图:虚报的产量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无法理解当中夸大和谎报的程度,因此教师应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数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日报反映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盛行,把一定条件下的深翻和合理密植推到极端,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师:河南是产粮大省,当时实际平均亩产量只有五六百斤左右,长江以南能够超过八百多斤。而报出来的亩产量不仅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现在也达不到亩产4000多斤。数字是采用“并田”办法,即将

15、多块地里成熟的庄稼移并到一块地里,假造出来的,也有很多是从高密植的作物株数推算出来的。大丰收是实际情况,但能达到这么多?在丰收的前提下,高估产的浮夸风越演越烈。基于对农业生产形势的过高估计,党的工作重心从农业方面转移到工业方面。工业的中心问题是钢铁和机械生产,首先是钢铁生产,各行各业都需要钢铁,没有钢铁就发展不起来。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一的钢铁生产大国,而当时我国最缺乏的就是钢铁。于是,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成为“大跃进”的标志。炼钢是一项技术活,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炼钢仍旧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请看图片:问题8:你们觉得炼钢需要哪些条件?意图:八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很清楚的知道炼钢需要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

16、图片提示学生炼钢需要高温、技术、优质的原材料等必要条件,使他们理解大炼钢铁在当时是得不偿失的。师: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把钢铁生产看得如此简单,人人都可以干,这在现在看是个闹剧,但当时人们响应号召,确实都投入到运动之中,以为把废铁溶化了就能练出钢。这样,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搞钢铁生产,到1958年8月,为了完成既定的钢产量目标,全国掀起了建设小高炉的高潮。请看材料:材料9:形势逼人,逼出一条“小土群”的路子来,即抢建土高炉炼钢,有的炉子用耐火砖砌成,有的则在山坡或路旁挖洞成炉,有的地方竟就地挖坑,倒入矿石、煤炭、点火炼钢。材料10:建设小高炉、小土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除了从机关、学校、工厂动员以外,不得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