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63374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二、本讲重点、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难点: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

2、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日本(板书)【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自然地理特征(板书)1、地形(板书)【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2、气候(板书)【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

3、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3、河流(板书)【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4、资源分布(板书)【提问】从日本的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二、农业(板书)【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

4、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主要农作物:水稻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三、工业【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1、根据所学

5、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结合所学过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

6、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 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板书)【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人口多,密度大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2、人口问题老龄化严重原因:(1)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

7、断降低(2)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3、人口分布太平洋沿岸平原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二【教学重点】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的形成【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

8、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_露岩石风化成土母

9、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板书设计第五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

10、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_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关于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大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3.

11、读图获取信息能力。三、情感目标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教学过程】【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回答】略【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观看录像

12、】地震发生的原因【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播放录像】“

13、火山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思考回答】略【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

14、从资源的角度看。【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