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63317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草的检测数据分析摘 要:在烟草监测数据的分析中卷烟烟叶焦油量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判指 标,不仅影响到了吸烟人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了卷烟烟叶的质量和口感,所以, 需要我们对焦油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主要论述了烟草中焦油监测数据的分 析,在前言部分论述可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当前卷烟烟叶焦油量档 次和允差范围,并且分析了减害降焦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改革建议,最后通过具体的检测试验来论述了焦油的危害性和解决对策。关键词:烟草焦油检测数据一、前言烟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烟草中已鉴定出约3000种化合物,化合物种类 随烟草的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变化,烟草燃烧后产生大量化合物,以烟

2、气的形式表 现出来,其化合物的种类总数达4000余种,因此烟草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 烟气的品质。为了明了烟草化学成分与其品质,以及这些成分与烟气品质的相关 性,国内外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烟草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着全球控烟浪潮不断高涨,烟草行业发 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法律法规、市场贸易规则等方面受到了越来越 严格的限制,烟草产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不断加大。通过测定这些物质含量,且与评吸结果相对照,利用评吸结果将分析检测数 据与烟草的质量联系起来,寻求能够反应烟草品质的最佳检测指标,并经大量的 反复验证,最终使这些综合指标直接用来判定烟草品质的优劣,使我们在设计卷

3、 烟时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烟草质量,从而促进卷烟工艺的改进。二、卷烟烟叶焦油量档次及允差范围在烟草监测数据的分析中卷烟焦油量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判指标,不仅影响 到了吸烟人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了烟叶的质量和口感,所以,需要我们对焦油 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具体指标如下:盒标焦油量小于等于8mg为低焦油卷烟,9mg到llmg为中焦油卷烟,12mg 高焦油卷烟。盒标焦油量小于等于4mg时,实测焦油量-盒标焦油量I1.0mg;盒标焦油量 5mg到9mg时,实测焦油量-盒标焦油量I1.5mg;盒标焦油量10mg到12mg时, 实测焦油量-盒标焦油量I2.0mg;三、卷烟烟叶减害降焦的必要性多年来,行业高度重视

4、卷烟减害降焦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全国卷烟焦 油实测加权平均水平由2003年的14.3毫克/支降到2008年的12.8毫克/支,盒标 焦油限量由2004年的15毫克/支降至目前的13毫克/支;明确了以卷烟主流烟气 一氧化碳、氢氰酸、NNK、氨、苯并芘、苯酚、巴豆醛7种主要成分作为中式 卷烟减害方向,建立了 7种成分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在国产造纸法再造烟叶、 选择性降低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和卷烟香味定向补偿等减害降焦综合技术方面取 得了一定的突破和积累;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减害降焦产品。四、当前卷烟降焦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行业卷烟减害降焦水平还不足以满足发展中式卷烟的需要,还存在不 少亟待

5、解决的问题:卷烟减害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有害成分形成机理、 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待深入研究,卷烟危害性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卷 烟工业企业缺少相对成熟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适用性强的卷烟减害核心技术。 与国外卷烟相比,中式卷烟焦油释放量总体偏高。低危害、低焦油卷烟产品 数量少,发展速度较慢,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影响力较弱。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 就是减害降焦工作开展的过程,就是丰富中式卷烟的理论和内涵的过程,就是卷 烟上水平的过程,就是中式卷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五、当前卷烟降焦工作的具体对策(一)在构建中式卷烟减害技术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标体系,掌握卷烟减害降焦相关规律和

6、机理, 形成一批以降低一氧化碳、氢氰酸、NNK、氨、苯并a芘、苯酚、巴豆醛等代 表性有害成分释放量为目标的原创性减害技术和低焦油卷烟香味补偿等关键技 术,掌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减害降焦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二)在培育中式卷烟低危害、低焦油品牌方面重大专项选择12个试点企业的13个重点骨干品牌开展工作。这13个品牌 分别是红双喜、芙蓉王、黄鹤楼、云烟、利群、南京、七匹狼、双喜、娇子、金 圣、红塔山、白沙、都宝。围绕这13个品牌,实现减害、降焦、低危害低焦油 产品培育和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减害方面的突破。其次是降焦 方面的突破。虽然这个降焦要求是行业对所有品牌的共性

7、要求,但由于试点品牌 多为中高档品牌,焦油量相对偏高,因此相对中低端品牌而言,实现的难度更大, 要做的工作更多。(三)低危害、低焦油产品培育方面的突破。要求各试点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减害降焦技术的应用力度,加大低危害、 低焦油产品研发和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低危害、低焦油卷烟产品规模和市场占 有率,逐步形成以低危害、低焦油、高香气、高品质卷烟为主导的卷烟品牌体系。(四)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突破。要求建立卷烟产品质量安全性控制体系,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对卷烟材料、 添加剂等实现质量安全性控制的前移,确保卷烟产品质量安全。这就要求重大专 项的实施要与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紧密衔接,要力求在减害降焦领

8、域逐步 形成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发明专利;要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 术标准的绿色通道,促进专项成果的转化,以专利、标准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作 为衡量重大专项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六、卷烟焦油实验检测部分(一)方法焦油、烟碱、CO等指标的检测按文献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 析、z分数标准化、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模糊相近优先比等方法,全部数据 的处理采用SPSS、DPS统计软件进行。(二)烟样常规分析采用烟草行业标准方法或一般推荐方法分析不同部位的烟草的常规化学成 分,卷烟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及各指标权重见表1。(三)结果与讨论1本研究提出的一整套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烟气 常规检测数据,为稳定卷烟产品质量服务。2利用模糊相近优先比方法既可以对不同牌号卷烟的烟气相似性程度进行 评价,也可以对同一牌号不同批次卷烟烟气的相似性程度进行评价。由于卷烟烟气中包含多种成分,本研究只是针对其中的常规检测指标进行了 统计分析,旨在提供一种挖掘日常检测指标隐藏信息的方法。如何利用该方法进 行多成分间的烟气比较,有待于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冼可法,云南烤烟中性香味物质分析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10.张槐苓,烟草分析与检测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