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凸透镜课时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63134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凸透镜课时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凸透镜课时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9凸透镜课时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9凸透镜课时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凸透镜课时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凸透镜课时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透镜.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都会聚在焦点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也有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通过凹透镜的光一定是发散的.下列光学器件中,不是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 B放大镜 C近视眼镜 D老花眼镜.无限远处的太阳光正对照射到凸透镜上,则通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是( ) A小于f B等于f C大于f D小于2f.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因为( )A该瓶

2、具有凹透镜功能 B该瓶具有凸透镜功能 C该瓶具有平板玻璃功能 D该瓶具有凸面镜功能6.完成光路图。.用一束光线射向某光学器件后的传播情况如图,请在图中恰当位置上画出一种适当类型的镜子,并把光路图补充完整。请你至少想出三种方法。阳光明媚的上午,同学们正在研究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请你叙述一下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全过程。二、凸透镜成像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

3、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 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 处。完成下列表格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 用U Vu2fu=2ffu2fU=fuf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4、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A等于12 B大于6小于12 C小于6 D大小12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用眼睛_观察烛焰,能看到它的像.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C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例2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

6、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大后变小3、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成倒立、缩小的像成倒立、放大的像成正立、放大的像不能成像例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60厘米 40厘米 20厘米 10厘米 例5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为10cm,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投影片距离镜头为4cm时,屏幕上将( )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不能在光屏上

7、看到像例6 如图所示是透射式投影仪的原理图。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_(正立/倒立)的_(实/虚)像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时,透明的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_。教室后面的同学要求老师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大一些,老师的操作应该是: 适当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上/下)移动.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

8、离放大镜稍远些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近些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始终是放大的 始终是缩小的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20厘米 30厘米 4

9、0厘米 50厘米 6如图所示是某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实验考查时,四位同学组装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小雨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a)图所示,(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像的位置时,应将光屏 (前后左右)移动,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 ,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回答一种即可)(3)如果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的像如图(b)所示,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左和向 (上下)移动,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506070cm80如图,在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

10、规律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凸透镜放在a、b、c、d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屏距凸透镜最远。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不会出现蜡烛的像。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_f(选填“”、“=”或“”)。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

11、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则(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无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像F2FF2FO凸透镜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三、照相机和眼睛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摄影时人站在距离透镜_焦距之外,在胶卷上形成的是一个_、_实像。一个人照完半身照后,想要用同一相机拍一张全身照,摄影师应该使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 人,镜头向 。(填“前伸”或“

12、后缩”)人眼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眼睛是靠改变 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固定不变的,照相机是靠改变 来拍摄远、近不同物体的。小强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同学们眼睛离书本太近或长时间看书以后,要向远处眺望休息几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的发生,这样做是防止因人眼长期观察近处的物体造成 过度弯曲。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在看书或看报时,需要戴上老花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 )A不习惯 B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看不清 C为了爱护眼睛 D以上说法都不对某同学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在这架照相机中,胶片应放在距镜头( )大于10cm处 小于5cm处 大于10cm小于20cm处 大于5cm小于10cm处用照相机拍集体照,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应采取( )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