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基础知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63095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冰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滑冰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滑冰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滑冰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滑冰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冰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冰基础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冰基础知识速度滑冰的介绍速度滑冰是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足登 冰鞋,在冰面 跑道上滑行竞速。1924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速滑比赛速度滑冰又分为大跑道速滑和室内短跑道速滑。速滑通常指 的是大跑道速滑。大跑道速滑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分内、 外两条,每组2人同时滑跑。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运动员滑跑时 呈蹲屈姿势,借助窄而长的冰刀,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及 与全身协调配合而形成的周期性动作来获得滑行的最快速度。速滑比赛分为 全能比赛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通常是分开进行或分为两个赛会。比赛项目成年男子第1天500米、5000米,第2天1500米、10000

2、米;成 年女子第1天500米、3000米,第2天1500米、5000米。短 距离 全能比赛男女均为;第1天500米、1000米、第2天500米、1000 米。各单项比赛名次的排列依据运动员滑跑的计时成绩。全能和短距离全 能比赛按4个单项的成绩换算成分数,4项累积分少者名次列前。冬季奥 运会的速滑比赛男子项目,从第1届至第11届一直是500米、1500 米、5000米、10000米共4项,从1976年第12届起增加1000米, 成为5项。女子项目从1960年第8届 开始一直是500米、1000米、 1500米、3000米共4项,从1988年第15届起增加5000米,成为5 项。速滑跑道标准速滑跑

3、道是由两条直线跑道连接两条弧度为180。的半圆式曲线组成的两条封闭跑道。最大周长400米,最小周长为333、1 一 3米。国际比赛应在400米周长的跑道上进行,其直线跑道长为111、 98米,跑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 30米。假定跑道为南北方向,终点应设在西南角,东边直线跑道为”换道 区。跑道分界线应用宽10厘米、高5厘米 严密整齐的雪砌成(冰刀 稍触及即能清楚地看出痕迹)。除换道区无雪线外,其余均应堆砌雪线, 但不使雪线冻结在冰面上。如无雪,可将宽5厘米、长10厘米、高不超 过5厘米的橡皮、木块或其他合适的物质涂上协调颜色代替雪线。起点 线、边线、起跑预备线、

4、终点线前5米每隔1米的标线均为蓝色,终点线 为红色,线宽均为5厘米。速滑装备速滑装备包括冰刀、冰鞋和滑冰服装。速滑冰刀是由刀刃、刀身管、 前小刀托、前大刀托、前托盘、后刀托和后托盘等部分组成。现代高级速 滑刀刀刃多由优质高碳钢制成,其他部分由轻合金制作。速滑刀的特点 是:刀身比花样刀高、比冰球刀低,刀身比这两种刀长,刀刃比这两种刀 薄(厚度为1一1、3毫米)而轻,刀刃平,与冰面接触距离长,可保持 滑行的良好直线性。速滑冰鞋选用优质厚牛皮缝制,为半高腰瘦长形,鞋 跟部为坚硬式,以包围和固定脚跟。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 定在鞋底上。一般运动员冰刀与冰鞋的匹配长度是:从鞋尖到刀尖为8一9厘米

5、,从鞋 跟到刀跟为5一6厘米。由于两只刀的刀刃在滑跑中使用的程度不同,加 之弯道滑跑时身体向左倾倒,所以两脚冰刀与鞋固定的位置也不同。一般 右脚冰刀将冰刀尖装于右脚大脚趾正下面,冰刀后跟位于鞋跟的正中间。左脚冰刀将冰刀尖装于左脚大脚趾与二脚趾中间,冰刀跟位于鞋跟中间。 速滑运动员的服装应具备保暖、轻便等特点。速滑运动员的比赛服均为尼 龙紧身运动服和 连衣服。连衣服是帽子、上衣、裤子、袜子连成一体的, 具有轻便、紧身、阻力小、动作灵活等特点。花式滑冰的介绍花样滑冰是冬季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足登冰鞋在冰 面滑行中配合音乐滑出各种图案,做出各种跳跃、旋转和造型动作。1924 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列

6、为正式比赛项目。现有项目包括男、女单人 滑、双人滑、冰上舞蹈。一般规则花样滑冰是技巧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冰上运动项目。裁判 员根据动作质量和艺术表现分别给予评分,满分为6分。在比赛中除完成 规定图形和创编的节目夕卜,还可由运动员自选音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 套自由滑动作。花样滑冰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功:滑 行基本功,包括用刃技术,各种跳跃、旋转和步法等。舞蹈基本功, 包括滑行中的基本姿态、动作姿态、各种舞步、双人舞步配合、双人滑中 的托举等。音乐艺术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包括对音乐节奏感、音乐 内容和理解能力,通过技术与音乐配合的艺术表现和抒发能力等。单人滑分为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

7、人滑两项。比赛内容原来包括规定图形、创 编节目、自由滑3项。国际滑联1988年代表大会决定,从1990年7 月1日起取消规定图形的比赛,只比其余两项。规定图形的比赛已有近百 年的历史,作为比赛内容虽已取消,但它仍是单人滑的技术基础。双人滑:由男女共同表演。双人滑强调相互间动作配合协调。表演时 除具备所有的单人滑动作,还包括一些典型的双人动作,如托举、捻转托举、双人旋转、螺旋线、抛跳等。双人滑的比赛分两项:创编节目。原称双人规定自由滑或短节目。国际滑联公布了双 人创编节目的规定动 作,每组包括8个动作,全套动作不得超过2分40秒钟,音乐自选, 每个动作只允许做一次,附加动作要扣分。双人自由滑。运

8、动员自选音 乐,自编套路,在4分30秒钟内滑完,包括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典 型的双人动作)。双人滑与单人滑的评分方法相同,但要顾及两人动作的 一致性。冰鞋冰刀花样滑冰的冰鞋用优质牛皮制成,高腰高跟硬底,男子鞋 为黑色,女子鞋为白色。冰刀固定在鞋底上,冰刀较矮,刀刃刀托为一 体。刀身有一定弧度,刃较厚,呈浅“凹”沟形,沟两边刃锋利,既便于 滑行又能使冰刀在冰面上留下清晰的图案。刀刃前端有5- 6个锯齿,根 据锯齿的大小分为图形刀和自由滑刀两种。图形刀的锯齿较小,以免滑图 形时刮冰。自由滑刀锯齿较大,便于急停、跳跃或迅速改变动作。冰刀应 与鞋的大小相适应,一般刀身前端的刀齿应在鞋底前端的边缘处,刀

9、身前 端安装在脚的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正下方,刀跟装在脚跟正中间的下 方,刀尾应超出鞋后跟1一2厘米。滑板的注意事项自然场地1、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应选择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 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 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2、初学滑冰者,不可性急莽撞,学习应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保持 身体重心平衡,避免向后摔倒而摔坏腰椎和后脑。在滑冰的人多时,要注 意力集中,避免相撞。3、结冰的季节,天气十分寒冷,滑冰时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 暖,防止感冒和身体暴露的部位发生冻伤。4、滑冰的

10、时间不可过长,在寒冷的环境里活动,身体的热量损失较 大。在休息时,应穿好防寒外衣,同时解开冰鞋鞋带,活动脚部,使血液 流通,这样能够防止生冻疮。人工场所1、身上不要带硬器,如钥匙、小刀、手机等,以免摔倒珞伤自己。2、穿冰鞋时,前两三个扣眼的鞋带可稍松,后面的鞋带要系紧,脚 腕在鞋里不晃动为合适。3、服装厚度、松紧度以不妨碍运动为宜并戴手套,以免摔倒时擦伤 皮肤。儿童可戴护具。4、站立时两脚略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外转形成小八字,两 腿稍弯曲,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身体重心要通过两脚平稳地压到刀刃上,踝关节不应内或外倒。5、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这样就是滑倒了,也会往前摔,不会摔尾骨

11、。初学者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滑行中直立身体,引起重心不 稳摔倒尾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侧身用手撑地,减少冲击。同时避免头 部撞到冰面或者过低。6、滑行中尽量避免互相牵手,以免一起摔倒,造成伤害。7、选择适合自己的冰鞋种类和尺码,在比较开阔的地方适应一下, 学习一段时间能够自己滑行时一定学会几种停止方法。8、检查冰刀刃部有没有严重磨损,防止蹬冰无力和侧滑。9、如果滑行有方向性,请不要逆向滑行。滑行通道中也避免急停。10、不要在其他初学者身边作花样动作,或者擦肩而过。以免其受到 惊吓摔倒引起你和他人受伤。11、不开阔的地方和人比较密集的地方,不要一味求快或者相互竞 赛。12、不可避免冲撞的时候不要自己

12、摔倒来减速和躲避,重心侧向倾 斜,有利于避免正向冲撞和躲闪,保护好头部和胸部,可以伸手缓冲撞 击。13、线或皮质手套必须有一副,免得摔倒后让后面人的冰刀划伤手。14、摔倒后要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 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 外伤害。15、绝对不要躺在冰面上或者坐在冰面上很长时间,因为他人滑行时 冰刀(特别是速滑刀)可能会戳到躯干和头部造成严重伤害!如果需要 他人帮助,可以呼叫周围的人。16、同伴摔倒了,若没有必要,尽量不拉他起来,特别是在你穿冰鞋 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你的摔倒,给你和对方带来二次安全威胁。17、滑行中感觉鞋子不合适一定不要怕麻烦,多次调节,直到合时为 止。18、如果冰刀蹬不住冰,或者侧向打滑请立即去磨刀。19、如果冰面质量突然改变,应该立即减速。20、不要在不同场地打冰球!包括用冰球棍击打冰球、将球放入场地用鞋子踢、挥舞冰球棍等。这些都会对场内人员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特 别是儿童。如果有人这么做,请远离,或者通知场地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