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6300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析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关键词:县域工业; 县域经济 ; 转变增长方式 ; 主要对策论文摘要:县域工业和县城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质责和进程。而要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就必须在深化理解、更新观点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尽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胡锦涛同志2007 年 6 月 25 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更深刻、更白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发展县域工业和县

2、域经济,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一、充分理解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折射和反映出不同的发展观。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表现为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增长方式,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背离的。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增长

3、方式,虽然也有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我们曾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所以,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把县域丁业和县域经济引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贯彻“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 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水准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护各县(市)

4、 应根据中央的要求和安排,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要加速转变增长方式,认真贯彻“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这两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地持续推向前进。( 三) 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探索和坚持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并阐明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这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动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1 工业化路子。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即使因县

5、( 市 ) 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子,但总体思路、根本路子则必须体现中央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新型工业化道路。(四)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工业兴桂, . “工业兴县”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杜会建设的需要广西“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实施“工业兴桂”、“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啥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仍然按传统的粗放型

6、增长方式去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不但不能实现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引发和加剧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和防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证明,没有县域工业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毛瓷定。所以,转变增长方式,必将有力地促动“工业兴桂”、“工业兴县”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总来说之,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时代的要求上去深化理解,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切实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一项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中存有的问题

7、及原因要转变增长方式,除了充分理解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耍性和紧迫性外,还必须对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县域所造成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理解。( 一)主要问题1工盲目追求GDP曾长速度,忽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 20 多年来,我国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很多县(市)一味地追求GDP勺增长速度,盲目追求上项目、增加投人、扩大生产规模,由此引发和导致个人、企业、政府都进人短线竞争”状态。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

8、以人为本,没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竞争和竞赛即使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大见成效”但因为没有把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人民利益的基点之上,因而是片面的、不可取的。2 效率仍然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人们片面追求高投人、高速度、高指标,企图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刺激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造成投人产出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这种快速度增长因为缺乏科学技术支撑,缺乏质量和效益. 尤其是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因而同样是不可取的,是一种有水分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速度。3 能源资源过多耗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多年来,县域经济的增长基本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

9、资源实现的,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2005年我国GDP勺占世界5%但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占世界25%至 40%02004年我国消费煤炭19亿吨,原油约 3 亿吨,粗钢2.R 亿吨,水泥9.7 亿吨。这些数字说明了我国单位产出的消耗太高,也说明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性。多年来,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涌现了大量的县域乡镇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丁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又因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传统农业经济

10、,为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化肥、农药,也导致水、土资源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不同水准的破坏。4 工业污染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由此又带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当前,我国因工业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2005 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世界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列第 133 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中,有16 个在中国。另据中科院200

11、6年 2 月 28 日发布的租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 个 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实行排序,我国位列绩效最差国家之一,排在第 54 位。5 .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为县域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水准较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没有发展起来,企业的技术开发、自主创新水平不足,品牌意识不强,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当今的国际竞争十分剧烈, 国际竞争在很大水准上是人才竞争和知识产权的竞争。谁拥有人才, 谁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主动。如果我们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不能拥有更多的人才和知识产权,在复杂而剧烈的国际竞争中 就将处于被动地位。(

12、二)原因分析以上我们分析了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所带来的几个主要问题。存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四 个方面作简要分析。1 、片面性理解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能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理解论根源上看,主要在于各级领导思想理解上的片面性。在县域范围内, 对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为谁发展等问题的理解,各级领导是 一致的、无争议的。但对于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的理解就有 分歧了。很多领导总想通过扩大投资规模、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增长速度的提升和数量的扩大上,甚至把它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这种对发展的片面性理解, 这

13、种对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关 系的非理性理解,是传统增长方式普遍存有并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思想 根源。2 体制性漳碍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尤其与生产关系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经济管理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方式必然是粗放的。当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客观上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早在“九五”期间,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但10 多年来,这种转变进展缓慢,效果不大。其中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体制性障碍。一方面,旧体制的安全退出和新体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渐

14、进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政府的各项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的职能尚未彻底转变。政府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理应退出,让位给企业。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式、手段理应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应按中央的要求相对应调整此外,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未完全到位,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尚未解决。所有这些,都是新旧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不能此消彼长、去旧留新的体制性障碍。3 历史性原因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是非常粗放、落后的。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合的增长方式则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的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解决有无追求总量的增长

15、。即便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水平,我闰的基础设施仍相对落后,解决住房、交通问题的任务仍很繁重,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尚有2600 多万,城市中尚有2200 万人口需要政府给予最低生活补贴,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压力增大,如此等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4 . 习惯性势力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有较强的惯性和顽固性。人们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条件下生产、生活,也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积以时日,而非朝夕之功,一戚而就。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将成为未来5 年世 界产业竞争和发展的激烈竞争空间。从国内发展趋势看,当前以地区为竞争实体的基本格局并没改变,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所依赖的仍然主要是各种在短期内能够见效的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竞赛。“开发”和“招商”仍将是地区问竞争最主要的主题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难以完全舍弃粗放型增长方式。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自动实现,必须有根本性的观点转变和重大的举措,才能冲破旧增长方式的惯性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