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62916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冈山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书题 目: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刘志文学 号:111614027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 级:2011建环班指导教师:黄文先目录设计概况2原始资料2第一章 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第一节 热负荷计算4 第二节 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5第二章 循环水泵及补水泵流程和杨程 第一节 循环水泵杨程的选择7 第二节 补水泵的选择膨胀容积计算8第三章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 确定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10 第二节 决定水的软化方法11 第三节 软化设备选择计算12 第四节 除氧设备选择计算13 第五节 锅炉排污量和决定排污系统14第四章 锅炉房主要工艺管道设计计

2、算和布置 第一节 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16 第二节 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17第五章 送引风及烟囱烟道设计 第一节 计算送风量和排风量18 第二节 决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初步设计19 第三节 决定风道和烟道断面尺寸20 第四节 决定烟囱高度和直径21第六章 核算送引风机第一节 送风机性能校核22 第二节 引风系统校核22第七章 除污器及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 除污器的选用24 第二节 其他辅助设备25总结27参考资料28设计概况本设计为一燃煤锅炉房工业设计,为某小区采暖提供热水的热水锅炉房,采暖方式为季节性用水。其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采暖负荷为9.6MW。锅炉房采用单层布置

3、,其建筑面积为1676m2。同时整个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耗低、初投资小。根据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实践,本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原始资料热负荷资料 表1采暖热负荷Q1生产热负荷Q2生活热负荷Q3通风热负荷Q40MW0MW0MW山东淄博P贫煤 表22.58所用水质资料 表3名称符号单位数据总硬度Hme/l碳酸盐硬度(

4、暂时硬度)me/l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me/l总碱度Ame/lPH值PH溶解固形物mg/l607溶解氧mg/l冬季平均水温t8夏季平均水温t23供水压力PMPa气象及地质资料 表4名称单位数据海拔高度m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计算温度-2采暖室内计算温度16采暖总天数d180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9主导风向西北当地大气压(冬季)Pa102340当地大气压(夏季)Pa100220平均风速(冬季)m/s平均风速(夏季)m/s最高地下水位m土壤冻结深度m0.73第一章 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第一节 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要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

5、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此处因设计规定,可不需考虑全年热负荷。(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女计算热负荷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 (1-1)式中 ,、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表1)提供 ;一一 锅炉房除氧用热 ,t/h, 根据除氧方法及除氧器进出水的焓计算决定 ,为了方便计算,此处取零;、一一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一一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将原始资料表1数据代入得: t/h (其中1.15,为1) (1-2)取=1.12,则:

6、 =10.752 MW因此,其最大热负荷为10.752 MV。(2)平均热负荷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 t/h (1-3)式中 一一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 ,t/h;一一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 ;一一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一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 。对有季节性负荷(采暖、通风和制冷负荷)的锅炉房,其最大计算热负荷和平均热负荷均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计算得出。平均热负荷表明热负荷的均衡性,设备选择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如变负荷对设备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由(1-2)可知,为最大热负荷,因此= MW对于非采暖期(季),我们取=16,=29,=-2将原始

7、资料表4有关数据代入得:同样,对于采暖季,我们取=16,=-5,=-2将上表有关数据代入得:第二节 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1.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锅炉型号和台数根据锅炉房热负荷、介质、参数和燃料种类等因素选择,并应考虑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使锅炉房在冬、夏季均能达到经济可靠运行,根据公式(1-2)可知,其最大容量也应为10.752 MW。 (1)锅炉台数选用 锅炉的台数应考虑对负荷变化和意外事故的适应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规定:当锅炉房内最大一台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工艺连续生产所需的热负荷和采暖通风及生活用热所允许的最低热负荷。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一般不宜少于两台

8、;当选用一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也可只装置一台。对于新建锅炉房,锅炉台数不宜超过五台;扩建和改建时,最多不宜超过七台。国外有关文献认为,新建锅炉房内装设锅炉的最佳台数为三台。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 “运行的锅炉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验,新锅炉运行的头两年及实际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锅炉。每年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在上述计划检修或临时事故停炉时,允许减少供汽的锅炉房可不设备用锅炉;减少供热可能导致人身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时,应设置备用锅炉。因此,我们在这里选用最佳台数三台,其中一台备用。(2)锅炉型号的确定 根据计算热负荷的大小和燃料特性决寇锅炉型号 ,并考虑负荷变化和锅

9、炉房发展的需要。选用锅炉的总容量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即选用锅炉的额定容量之和不应小于锅炉房计算热负荷,以保证用汽的需要。但也不应使选用锅炉的总容量超过计算负荷太多而造成浪费。锅炉的容量还应适应锅炉房负荷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某些季节性锅炉房,要力免锅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锅炉房中宜选用相同型号的锅炉,以便于布置、运行和检修。因此,每台锅炉的额定功率为,在这里我们取。 根据锅炉房的计算容量和供应燃料的品种,选用2台热功率为 MV 的卧式燃煤热水锅炉,即-1.0-95/70-P型锅炉,锅炉的总额定功率为MV,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5/70。采暖季节,可用三台锅炉,非采暖季节,只需投入一台即可,其他两台

10、备用。WNS3.6-1.0-95/70-P热水锅炉的技术参数:型号:额定热功率: MV额定出水压力:Mpa供回水温度:95/70锅炉燃料:山东淄博贫煤 型锅炉的技术参数锅炉型号额定热功率/MW额定工作压力/MPa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排烟温度/炉排有效面积/m2对流有效面积/m25.49570156/70-P辐射受热面m2燃料发热量kJ/kg燃料消耗量kg/h锅炉效率%外形尺寸(长*宽*高)金属重量kg生产场地18757125015江苏第二章 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型号流量及杨程第一节 循环水泵扬程的选择采用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应进行循环水泵、补给水泵、补给水箱等设备的选择。循环水泵与锅炉的连接方式可采

11、用集中式供水的循环系统 ,也可采用每台锅炉配备单独循环泵的单元式循环系统。前一种系统比较简单,后一种系统便于运行和调节,对大型热水锅炉更为有利。热水锅炉房的循环系统与设备的选择应保证热水锅炉安全运行和便于调节。热水锅炉,特别是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应保证锅炉的最小循环水量,以满足受热面管内最小流速的要求;同时,通过锅炉的循环水量也不能过分增加,以免压力损失增加太多。系统回水从锅炉尾部进入的热水锅炉,当回水温度较低时容易引起锅炉低温受热面的腐蚀和积灰 ,当燃料含硫量高时更为严重,为此 ,根据具体条件规定进锅炉的最低水温。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单泵循环系统,可在循环泵进口的回水管与锅炉出口的供水管之间装设旁通管及调节阀,对于双泵循环系统 ,在锅炉进出口之间加装锅炉循环泵(再循环泵),并在系统循环泵出口的回水管与锅炉出口的供水管之间装设旁通管及调节阀。再循环泵及旁通管的流量可根据水平衡和热平衡的原理进行计算。采用双泵循环系统可以按照锅炉要求,以不变的进口或出口温度运行,而热网则根据自身调节的需要确定供水和回水温度水泵的扬程循环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计算:H H1+H2+H3 KPa(2-1)式中 H1 一一锅炉房阻力损失 ,取100Kpa;H2 一一供回水管网阻力损失 ,取120Kpa;H3 一一最不利用户内部阻力损失 ,取50Kpa;因此,H H1+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