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62778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众所周知, 动画是一门比较夸张的艺术形式, 作品中的人物在表达情感与动作时,往往采用较夸张的动作,这样更具有感染力。中国戏曲艺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真人的表演方式,也有非真人的皮影戏和木偶戏等。 戏曲艺术中的动作给了早期动画设计者们无穷的创作空间与灵感。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动画中有不少戏曲艺术动作,使得我国的动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二、戏曲艺术动作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呈现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厚。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百余种地方戏曲剧种。 在中国传统动画中使用戏曲艺术, 使得我国动画在

2、世界动画领域中独树一帜,具备浓烈的东方色彩。同时,我国传统动画还积极借鉴戏曲艺术动作, 这成了我国动画领域不断探索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向。比如我国动画作品骄傲的将军 (图 1) ,就积极采纳了我国戏曲艺术及其相关动作。 不管是角色的造型设计, 还是动作表现,亦或是角色语言,都再现了我国的京剧艺术。剧中所有人物的动作都是设计者根据戏曲的动作程式来设计的。 动画片一开始, 将军凯旋而归,他昂首阔步,迈着戏曲中常用的方步,形象展示出他的飞扬跋扈和骄傲自满。 骄傲的将军可以算是我国民族化动画片的鼻祖,此后,我国动画片开始积极、广泛地汲取戏曲艺术的影响,创作出了一系列富含戏曲味道的动画作品。图 1: 骄傲的

3、将军三、戏曲艺术动作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应用毫无疑问,我国戏曲艺术使动作表现更加典型、更加集中、更加程式化。它具有一整套固定范式,动作可以概括任何场景、角色、地点和情绪。 在中国传统动画中应用戏曲艺术动作, 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1 .在开始与准备动作中的应用动作可分为两种,一是预期动作,二是主要动作。预期动作可以使得主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 当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 观众可以据此推测出随后要发生的行为。 而在预期动作设计中, 借鉴戏曲艺术动作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在戏曲艺术中, 人物出场往往要自报家门, 采取亮相等一系列预备动作。 这些动作能体现出一个角色的性格, 对人们理解动画人物的

4、忠奸善恶非常重要。戏曲艺术中 “亮相 ”表演动作是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的一个短促停顿, 能集中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在我国早期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当龙王出场时,他对李靖发难的片段就汲取了戏曲中的 “亮相 ”表演动作,显示了龙王刁蛮无理的性格,对交代剧情起了铺垫作用 (图 2 ) 。 这种动作应用值得我国现代动画设计师借鉴。图 1: 哪吒闹海 :龙王向李靖发难2 .在过程动作中的应用我们都知道动画动作的流畅度取决于相连的两张图重叠部分的重叠率。重叠率越高,整体动作就显得越流畅。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慎重考虑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之间的转折,使转折点不显突兀之感。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走边在整个戏曲动作程式

5、中起着重叠与跟随的重要作用,可以应用于动画片的过程动作设计。在梆子、 京剧等戏曲中, 走边用于表现绿林好汉和侠客武士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式, 用以营造绿林好汉和侠客武士身手不凡、 武功高强的感觉。走边具体体现为转身、打马、扬鞭等动作组合。将其应用于动画过程动作设计中, 可以给观众带来行云流水般地顺畅感。 比如我国传统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的一番打斗过程,其转身、 挥棒和高低亮相等动作设计取材于戏曲中的走边, 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灵巧(图 3 ) 。四、结束语作为民族特征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缩, 中国戏曲艺术同时也是内这些是我国戏曲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积淀 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而来的。程式化是戏曲艺术的最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固定动作的约定 俗成,就不可能有戏曲艺术的今天。当然,戏曲不是单一化的艺术形 式,它可以积极应用于动画设计中,使动画作品呈现别样风采。其实, 从中国动画片诞生之日起,其与戏曲艺术就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 代动画设计师要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将戏曲程式化动作应用于作 品设计中,从而使我国动画片具备更强的魅力和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