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9595043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答题规范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典题示例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思维流程答案: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

2、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技法点拨角度一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二以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特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解释地理现象或成因方面的运用例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要从气候、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方面分析;利用整体性原理解释桂林山水

3、的成因,要结合气候(降水)、水、岩石、生物等方面分析分析推测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素养提升 (2017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各要素是指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该题是引河水灌溉,即地表水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结合图示不难作答。答案:径流: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质变差;土壤:土地盐碱化;生物: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