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57171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 2017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 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会 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实施。本重点专项围绕“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领域科技需求,聚焦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规划设计方 法与模式、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绿色建材、绿色高性 能生态结构体系、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等 7 个重点

2、方向, 设置了相关重点任务。总体目标为: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 设需求,针对我国目前建筑领域全寿命过程的节地、节能、 节水、节材和环保的共性关键问题,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质 和建设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建筑 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通过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全链条设计,加快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 业化领域的下一代核心技术和产品,使我国在建筑节能、环 境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体 系和产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 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专项执行期从 2016年至2020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

3、突 出原则,2016年度已经在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等 7个 方面,针对绿色建筑后评估、建筑规划设计新方法、长江流 域供暖空调系统、藏区等西部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建 筑室内环境、既有公共建筑高性能改造、绿色建材、高性能 结构体系研究、工业化建筑设计施工等内容安排部署 21 个 项目。2017年度,拟在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等 6个方面, 针对地域绿色建筑技术与模式、近零能耗建筑、室内空气质 量控制、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 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建筑工业化建造、新型建筑智能 化系统等内容安排20项任务,国拨经费总概算约为 4.3亿 元。本项目指南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

4、项目执行期 3-5年。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 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 低于 2:1。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 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要求。每个指南方向原则上 支持 1个项目,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 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 1-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 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 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 题)数不超过10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 30个。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 的转化应用。项目示范鼓励在

5、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区域 开展。1 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1.1 建筑全性能仿真平台内核开发研究内容:研究建筑采光、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湿 动态耦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热过程与建筑能耗的逐时耦合 计算;研究建筑中人员位移与动作的定量模拟模型与室内空 气品质和建筑能耗的逐时耦合计算;研究机电系统和可再生 能源系统能耗计算中建筑围护结构负荷计算与短时间步长 自动控制系统的耦合计算;开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建筑采光、建筑热过程、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湿 动态耦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 和建筑能耗联合仿真平台内核;开发开放式全性能仿真平台 内核通用接口,实现内核与不

6、同商业软件的集成应用。考核指标:开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源的建筑 采光、建筑热过程、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湿动态耦 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建筑 能耗联合仿真平台内核。建立我国建筑中人员位移与动作的 随机定量模拟模型,建立我国围护结构热湿动态耦合传递模 拟模型、新型围护结构热过程模拟模型、可再生能源系统模 拟模型,并在不少于 10个住宅和 5个公共建筑案例中与全 年实测人的行为位移与动作进行对比,统计值误差不大于 5% ;仿真平台内核通过ASHRAE-140国际建筑能耗模拟软 件对比标准的检验;对仿真平台内核在不同气候区不少于 3 座公共建筑中与全年实测能

7、耗数据进行详细校验,统计值误 差不大于 3%,瞬时值误差不大于 15%。在不少于 3 套商业 软件中实现仿真平台的集成应用。1.2 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与示范研究内 容:以全寿命周期内气候适用性优先为导向,以节能减排为 目标,研究地域气候参数与公共建筑形体与空间设计的耦合 关系;研究典型气候区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研究多主 体、全专业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协同技术平台与运行模式, 建立适应地域气候的典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技术体系,并 进行工程示范。考核指标:研究建立与典型气候区相适应的绿色公共建筑设 计数据库和分析工具不少于 6 套;形成适应不同气候区的绿 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和

8、技术体系不少于 4 种;完成多主体、 全专业协同配合的绿色公共建筑协同设计平台;在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工程示 范不少于 5 项,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 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目标值低 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 超过 10%。有关说明:建筑设计企业牵头申报。1.3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研究内容:研究西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建筑绿色营建 经验的科学化与技术化方法;研究富含西部地域建筑文脉的 典型传统建筑绿色性能指标优异的科学机理和营建方式,并 将其转化为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的应用模式;研究适宜西部极端

9、恶劣气候区的新型绿色建筑 材料、部品、构件以及传承地域建筑文脉的空间组织方法与 建构技术。开展工程应用示范。考核指标:建立具有西部特色、基于文脉传承的地域绿色建 筑技术体系和设计营建模式;编制相关设计导则和建筑图集 不少于 4 套;在西北、西南等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色鲜明的 地区开展工程示范不少于 3项,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 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目标值降低 10%,可 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 10%。1.4 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 研究内容: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富含地域建筑文脉的典型传统 建筑在材料与构造、形体与空间等方面的绿色营造经验,将 其科学化与技术化并融入现代

10、绿色建筑的模式建构和设计 方法之中;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新型绿色 建筑材料、部品、构件、空间组织方法与营建技术体系;研 究富含建筑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开展工程应用示 范。考核指标:建立经济发达地区传承建筑文脉的现代绿色建筑 设计新方法、营建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相关设计导则 和建筑图集不少于 4套;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完成富含中华文化特色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不少于 3项, 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 能耗的目标值降低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 10%。2 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2.1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内容:研

11、究适用于我国不同气候区和不同建筑发展水平 的近零能耗建筑定义及技术指标体系;研究相应技术标准和 规范化的设计方法及工具,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法及质量控 制技术;研究近零能耗建筑性能检测及评价技术;研发近零 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和门窗等建筑关键部品,以及热交换、 通风等关键产品;研发基于用户端需求的高能效主动式技术、 精准控制和调试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在近零能 耗建筑耦合应用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体系及设计、检测与 评估方法;开发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评价工具;制修订近零能 耗建筑技术国家标准;研制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性能系 统及产品不少于 8项。完成严寒、寒冷、夏热冬

12、冷地区居住 建筑、公共建筑示范工程不少于8 项,示范工程建筑面积不 低于 10 万平方米,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实际供暖能耗 比国家建筑能耗标准中目标值低 50%以上,夏热冬冷地区居 住建筑全年通风供冷供暖电耗515kWh/m2a,公共建筑实际 能耗比国家建筑能耗标准目标值低 50%以上,并提交技术经 济分析报告。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2.2 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城市建筑室内主要污染物清单及其暴露 致病机理和健康风险;研究建筑室内不同污染物(化学污染、 颗粒物、臭氧和微生物等)及其复合污染的控制机理及控制效 果的科学评价方法;研究建筑室内空

13、气质量设计、施工控制 关键技术;研究建筑工程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应用成套 技术;开发高净化效率、低运行能耗空气净化装置;建立建 筑运营中空气质量、热环境、能耗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运营 策略;研究我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及工程控制关键 标准和规范。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制定我国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健康风险序列谱; 揭示实际建筑环境中多类型、多组分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机 理,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效果科学评价方 法;完成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设计、监测、控制、评价等共性 关键技术不少于 6 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 8 项;实现 低阻高效空气净化产品的产业化,其 PM2.5 空气

14、净化能效高 于8m3/(Wh),且无二次污染,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完善 我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制修订我国室内空气质量 工程控制关键标准不少于 5项(送审稿/报批稿);完成住宅、 办公建筑、幼儿园、校舍等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示范项目不少 于 10 项(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等地区),验 收阶段甲醛浓度低于0.04mg/m3 , TVOC浓度低于 0.3mg/m3,运行阶段空气质量PM2.5达到优级,建筑面积 不少于 20 万平方米。2.3 室内微生物污染源头识别监测和综合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室内微生物污染来源和产生机理;建立一套 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等级评价体系

15、,给 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开展室内微生物污染、室内颗 粒物相关性研究及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预测技术;开展室内 空气悬浮微生物实时采样测试技术研究,研发微生物浓度在 线监测装置;研究民用建筑防潮抑菌技术;研究适用于居住 建筑、公共建筑的室内微生物污染全过程控制的高能效主动 式技术;研发可有效防止室内微生物的源头控制设备、自洁 式动态空气净化装置等新产品设备。考核指标:完成涵盖不同气候区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5 万平方 米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测试分析,建立室 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等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发室内微生 物污染预测评价工具;研制室内微生物在线实时测量装置, 并完成涵盖不同气候

16、区、不同类型建筑各不少于 10 项实际 工程项目的测试验证;完成典型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关 键技术不少于 3项,制修订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规范不 少于 2项;研发室内微生物污染源头控制设备、自洁式动态 空气净化装置等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装置不少于 3项;申请 /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 5项;完成不同气候区不少于 5项、总 建筑面积不小于 10 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示范工 程。2.4 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实施路线和标准体系;研 究既有居住建筑综合防灾改造与寿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既 有居住建筑公共设施功能提升技术与重点装备;研究既有居 住建筑适老化宜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既有居住建筑低能耗 改造技术;研究既有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宜居改善技术。 考核指标:制修订标准不少于 6部,其中国家/行业标准不少 于 3 部;形成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既有居住建筑养老服务设施 规划、设计及改造技术,形成居住建筑公共空间与套内适老 化改造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