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55442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二、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专业学生三、教学课时:54四、学分:3五、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核心技术课。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零件测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公差配合基本知识和最新的国家标准。熟练掌握通用量具和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会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量具和仪器。掌握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工艺。能胜任产品质量检测或生产加工岗位工作,为企业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质量、互换性、标准化等概念;2.会使用常用测量工具;3.会检测零件的线性尺寸、形位误差、螺纹、表面

2、粗糙度;4.会控制零件加工过程的质量; 5.了解现代精密测量仪器及技术。六、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质量意识、质量检测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岗位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既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单列教授,也可将课程中的项目活动穿插到其他课程项目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灵活性。七、标准内容纲要项目一 走进零件测量 学时2【学习目标】(1)对零件测量有感性认识(2)了解互换性、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会计算极限尺寸并能知道零件尺寸的合格范围(3)会识读图样上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号(4)掌握

3、测量基本理论及常用量具常识(5)了解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掌握比较法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任务 轴套零件的检测【相关知识】 (1)测量的概念、互换性的概念、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的概念(2)测量的种类,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3)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识读(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5)量具常识项目二 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 学时12【学习目标】(1)能根据零件尺寸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2)能测量零件各种线性尺寸,作出尺寸合格性判断(3)会保养各类测量用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任务1 长度的测量【相关知识】(1)零件图上长度尺寸的识读(2)使用钢直尺、游标卡尺及外径千分尺测量长度的方法(3)长度测量数

4、据的收集与处理(4)长度尺寸合格性的判断(5)钢直尺、游标卡尺与外径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方法活动一 用钢直尺测量长度活动二 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活动三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长度【知识拓展】 其他长度测量技术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量块、塞尺任务2 轴径的测量【相关知识】(1)零件图上轴径尺寸的识读(2)使用游标卡尺及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的方法(3)轴径测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轴径尺寸合格性的判断活动一 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活动二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知识拓展】 其他外径测量技术杠杆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卡规任务3 孔径的测量【相关知识】(1)零件图上孔径尺寸的识读(2)使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与内径

5、量表测量孔径的方法(3)孔径测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孔径尺寸合格性的判断活动一 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径活动二 用内测千分尺测量孔径活动三 用内径量表测量孔径【知识拓展】 其他孔径测量技术内径千分尺、塞规任务4 锥度的测量【相关知识】(1)零件图上锥度、角度尺寸的识读(2)使用万能角度尺、正弦规测量锥度的方法(3)锥度测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锥度尺寸合格性的判断(5)角度样板、锥度量规、万用角度尺、正弦规的使用活动一 用角度样板检测角度活动二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角度活动三 用锥度量规检查零件锥度活动四 用正弦规检测锥度【知识拓展】其他定角度量具90角尺、角度量块项目三 零件形位误差的测量 学时18

6、【学习目标】(1)能正确识读形位公差带代号并理解形位公差的含义(2)会选择检测形位误差的工具、量具,并正确测量零件的形位误差(3)能正确处理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数据(4)能对零件形位误差检测结果作出正确评估(5)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工具、量具任务一 识读形位公差【相关知识】(1)形位公差与形位误差的概念和区别(2)零件的几何要素(3)形位公差项目和符号任务二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关知识】(1)直线度的含义、符号及应用范围(2)百分表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3)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原理与方法(4)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5)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活动一 打表法测量直线度误差活动二 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任务三圆度误

7、差、圆柱度误差的测量【相关知识】(1)能识读圆度、圆柱度符号(2)会测量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3)会选择测量工、量具及其保养(4)能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能评定零件的圆度或圆柱度是否合格活动一 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活动二 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活动三 圆柱度误差的测量任务四 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测量【相关知识】 (1)平行度的含义、符号及应用范围(2)平行度公差的类型(3)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原理与方法(4)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5)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活动一 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活动二 线对面测量平行度误差活动三 面对面测量平行度误差活动四 测量平面度误差【知识拓展】 透光法测量平面度

8、误差任务五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相关知识】(1)垂直度、位置度的含义、符号及应用范围(2)会测量垂直度、位置度的误差(3)心轴的使用(4)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5)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活动一面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活动二 线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知识拓展】 线对面、面对面的垂直度误差测量方法活动三测量位置度误差任务六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和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相关知识】(1)同轴度、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含义、符号及应用范围(2)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和端面圆跳动误差常用测量工具的选择(3)轴类、套类零件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和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原理与方法(4)编写测量与误差

9、分析报告(5)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活动一 测量同轴度误差活动二 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活动三 测量端面圆跳动误差项目四 螺纹的测量 学时6【学习目标】(1)能读懂零件图上各种螺纹的标记(2)会查表确定螺纹中径公差(3)会用通止规检测三角形螺纹(4)会用螺纹千分尺测量三角形螺纹(5)会用三针测量法测量三角形螺纹(6)会用三针测量法测量梯形螺纹任务一 测量三角形螺纹【相关知识】(1)三角形螺纹标记识读(2)三角形螺纹常用测量器具的认识(4)螺纹千分尺测量三角形螺纹的方法(5)三针法测量三角形螺纹的方法(6)常用三角形螺纹测量器具的保养活动一 用通止规检测三角形螺纹活动二 用三针法测量三角形螺纹活动三

10、用螺纹千分尺测量三角形螺纹任务二 测量梯形螺纹【相关知识】(1)梯形螺纹标记识读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2)梯形螺纹中径的计算方法(3)用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的方法(4)梯形螺纹测量器具的保养项目五 典型零件的综合检测 学时6【学习目标】(1)会正确的阅读、分析零件图(2)会正确选择测量零件的工具、量具(3)会独立检测零件的质量(4)会填写零件的检测报告任务一 轴套类零件的综合检测任务二 盘类零件的综合检测任务三 箱体类零件的综合检测项目六 零件的质量控制 学时6【学习目标】(1)树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意识及工作专注精神(2)了解通过收集数据绘制直方图的方法(3)会计算生产过程的工序能力指数并判断工序

11、能力(4)会使用控制图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任务一 工序能力【相关知识】(1)收集测量数据、绘制直方图(2)计算标准偏差的方法(3)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方法(4)判断工序能力大小的方法活动一 制作直方图活动二 分析直方图活动三 工序能力指数计算与工序能力判断任务二 控制图【相关知识】(1)收集控制图数据方法(2)控制界限的计算及控制图的绘制方法(3)控制图的判断方法(4)质量失控原因的分析并改善活动一 绘制控制图活动二 分析控制图*项目七 零件的精密测量 学时4【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2)了解常用现代精密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运用领域(3)了解如何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

12、4)了解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任务一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相关知识】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与保养任务二 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相关知识】(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2)了解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使用与保养任务三 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相关知识】(1)了解用相对测量法测量线性尺寸的原理 (2)了解光学比较仪的结构并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 (3)熟悉量块的使用与维护方法。【知识拓展】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常用现代精密测量仪器八、教学条件1能容纳48名学生的品质管理实验室一个,小组项目合作式课桌排布2测量实验室配备:编号量具名称配备数量编号量具名称配备数量1钢直尺

13、12把12螺纹千分尺12把2刀口尺12把13测量平板 12块3游标卡尺12把14V型铁12块4高度游标卡尺12把15振摆仪12台5深度游标卡尺12把16测微仪12块6万能角度尺12把17硬度计 1台7正弦规12把18工具显微镜 1台8外径千分尺12把19轮廓投影仪 1台9内径千分尺12把20表面粗糙度仪 1台10杠杆式百分表12 套21三坐标测量仪 1台11尖头千分尺12把备注:带的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精密零件的测量,可根据地方制造业技术程度及学校实际状况购买九、课程实施建议1课程模式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在理实一体的品质管理实验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

14、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2教学建议本课程重点学习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螺纹及典型零件的测量。在学习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螺纹等测量时,重点介绍基本测量方法和操作技能;在进行典型零件的测量学习时,重点在培养学生依据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示范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十、教学评价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建立职业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1基本工作任务考核 重点考核学生对7个项目、21个任务、36个活动的实施与完成质量,占30%。2基础理论及测量能力考核 采用闭卷法考核,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占30%。 3实际操作考核 考核学生对实际生产零件进行检测、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