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55260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吴悦摘要: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精髓一是“两个必然”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趋势,二是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二者在当代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构成了对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并对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思想系统,决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就指出,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

2、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3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因此,在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的160多年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这也就使它之于不同的时空有着不一样的启示作用和时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所坚持的一般原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两重性,指出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分析了社会发展进程和人类解放远景,指出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是坚持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的必然趋势,是历史活动日益深入、群众队伍日益扩大的必然结果,是实现

3、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胜利成果。但是,我们亦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历史必然趋势的启示下,根据时代条件,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一、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精髓 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精髓在笔者看来有二点。一是“两个必然”

4、原理所揭示的历史大趋势,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的基础。首先,共产党宣言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线,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然”的原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得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在他们看来,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显露,“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共产

5、党宣言,33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决定它是一个革命最彻底的阶级,所以它能够肩负起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这个结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进行说明。第一,“两个必然”是对世界历史进程总的预测和阐述,它是建立在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它是必然能够实现的,但它的实现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第二,对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危机所暴露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分析是客观的,有根据的,但也无需否认,他们确实对当时资本主义危机的严重程度和革命形势的成熟程度估计过高。这一点恩格斯晚年作过反思。第三,令人钦佩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就已经指出,资本主义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明确指

6、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30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经济危机的频发和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加以调整。一百多年来,尽管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超越了人们的预计,也促使一些新社会因素的生长,这些新因素正是对资本主义关系自身的否定,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经济、金融、政治、社会的危机仍经常发生,这就表明,“两个必然”原理并没有过时,它所揭示的历史大趋势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

7、产生的,也不是寄托在对彼岸世界虚无缥缈的迷信上,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理性的选择。其次,马克思主义从来都认为,科学的理论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扬弃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革命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它必须以更大的理论勇气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发展自己。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但是,宣言并不是永远停滞的固定本本。1872年,也就是宣

8、言发表之后仅仅二十四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宣言德文版作序时就明确指出,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这清楚地表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从不把自己的著作当作一成不变的本本,要求后人固守他们的每一个字句、每一个结论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根据社会历史的变化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不能把一些甚至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经过时的东西当作教条,束缚我

9、们的思想和行动,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共产党宣言对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 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时候,必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有所继承、超越、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所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坚持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价值。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实践的发展,实践的新突破,又孕育了新的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这样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轨迹,打破旧观念、旧框架、旧机制

10、,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日益清晰地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价值,它和理论价值一起构成了共产党宣言对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现具体论述如下: 首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传统的党,尤其是重视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理以及在发展的形势下运用理论的党。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思想理论体系,一是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

11、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二是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和决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坚持实践性,把实践放在决定认识、检验认识、推进和深化认识的优先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9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

12、,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90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时代在前进,理论当然要发展,真理就是在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样在继承、突破、创新的辩证发展中形成的。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不是封闭的、不再需要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它仍然需要遵循真理发展的规律继续前进。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

13、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4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脱离国情、不脱离时代、不脱离人民。三个不脱离,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应当忘记的革命传统,也涵盖了永远不应当僵化的创新精神。 其次,实践是理论最权威的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结束“文革”、实现历史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算起,也只30多年,就使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蓬勃生机,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

14、两步目标,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成绩是突出的,但不足也是现实存在的。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历史趋势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就要求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便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好新世纪的新阶段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5、,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行建设,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以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三、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作用 日前,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胡锦涛在中国

16、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这不仅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同样也是共产党宣言对我们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启示。道路,意味着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建党九十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封闭僵化的老路是对共产党宣言总结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条化、形而上学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