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X(DBJ15-23-1999)1 总如此1.0.1 为了合理设计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确保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保护设置场所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储存压力为2.5MPa〔20℃〕和4.2MPa(20℃)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管理1.0.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如下火灾:1. 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2. 可燃气体的火灾;3. 可燃固体的外表火灾;4. 电气火灾1.0.4 七氟丙烷不适用于扑救如下火灾: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2. 钾、钠、镁、钛、铀、锆等活泼金属火灾;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1.0.5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术语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HFC227ea extinguishing system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两种,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灭火剂输送管道、阀门、喷嘴、报警与控制装置等全部或局部组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防护区 protectivespace由固定围护构件围成并满足七氟丙烷系统灭火要求的一个封闭空间2.1.3 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unit-independent system 用一套七氟丙烷储存装置单独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2.1.4 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 用一套七氟丙烷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2.1.5 灭火浓度 agent concentration在101.3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类型的火灾所需要的七氟丙烷与七氟丙烷和空气混合物的最小体积百分比惰化浓度 inerting concentration 能够惰化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防止其发生爆炸所需的灭火剂的最低浓度2.1.7 抑制时间 inhibition time 维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保证使火灾完全熄灭所需时间2.1.8 充装率filling rate 充装在储存装置内的七氟丙烷质量与储存装置的容积之比2.1.9 喷放时间 spray time系统喷出95%的灭火剂所需要的时间2.1.10 泄压口 pressure relief opening设在防护区外墙或顶部用以泄放防护区内部超压的开口。
2.1.11 无毒性反响的最高浓度〔N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未观察到在生理上或毒性反响上产生影响的最高浓度2.1.12 有毒性反响的最低浓度〔LOAEL〕 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可观察到在生理上或毒性反响上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2.2 符号符号单位涵义AfM2泄压口面积QKg/s管路设计计算流量PKPa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ts系统喷出95%的灭火剂所需要的时间Mkg灭火剂设计用量VM3防护区净容积Sm3/kg灭火剂在环境温度和1KPa大气压下的过热蒸汽比容T℃防护区的环境温度C%(V/V)灭火剂设计浓度PmMPa喷放“中期状态〞储存容器内的压力PoMPa储存容器的储存压力VoM3喷放前储存容器气相的容积总和γkg/m3灭火剂的液体密度VPM3管网内容积ΔPMPa管段的阻力损失Dmm管道内径QgKg/s支管路计算流量Lm管段的计算长度n个储存容器的数量VbM3单个储存容器的容量ηkg/m3灭火剂充装率Ng个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QcKg/s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Nd段管网计算管段数量PhMPa高程压头gm/s2重大加速度HM喷头高压相对“中期状态〞储存容器液面的位差Fccm2喷头孔口面积μc喷头流量系数PcMPa喷头工作压力3 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防护区应符合如下规定:1 防护区围护结构与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2 围护结构与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应低于1.2KPa;3 防护区不宜有不能关闭的开口,防护区内与其它空间相通的开口,除泄压口外,应能在灭火剂喷放前自动关闭;否如此应将防护区扩大到与之相通的空间或采取防止或补偿灭火剂流失的措施;4 密封性良好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设置在防护区室内净高2/3以上,且应高于保护对象,并宜设在外墙上。
3.1.2 灭火系统要求:1 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需符合如下规定:1) 喷头末端压力应满足3.3.11条;2) 储存容器间至喷头末端的最大距离,储存压力为2.5MPa的不宜大于30m,储存压力为4.2MPa的不宜大于45m2 当采用预制灭火装置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100m2,容积不宜大于300m3;3 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的防护区,管网可采用组合分配系统当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应符合如下要求:1) 每个防护区必须单独进展设计;2) 灭火剂设计用量按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中灭火剂需要量最大者确定,灭火剂用量较小的防护区应受到安全浓度的制约参照第6.0.1条的规定;3) 选择阀必须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 3.1.3 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灭火剂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2倍或隋化浓度的1.2倍且不应小于7.35%;2 有关场所设计灭火浓度,直接由如下规定确定:1)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2)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3%;3)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库等,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5%3 局部可燃物的设计灭火浓度可按附录A确定。
附录A中未给出的应经试验确定;4 局部可燃物的设计惰化浓度可按附录B确定,附录B中未给出的应经试验确定3.1.4 系统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3.1.5 管网布置应符合如下规定:1 管网不应采用四通分流;2 当采用三通管件分流时,应符合如下规定:1〕直通分流,流量小的一侧分流比应不小于25%; 75% 25% 100%2) 侧通分流,流量小的一侧分流比应在10%-25%X围内; 10% 25% 100% 90% 100% 75%3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该系统充装容量的80%;4 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1) 各个喷头应取相等的设计流量;2) 在管网上从第一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差值应小于20%3.2 灭火剂设计用量3.2.1 灭火剂设计用量按公式〔3.2.1〕计算确定: M=V/S*C/〔100-C〕 (3.2.1)式中 M——灭火剂设计用量〔kg〕;C——灭火剂设计浓度 (%); V——防护区净容积 (m3); S——七氟丙烷热蒸汽在101.3KPa和防护区环境温度下的比容〔m3/kg〕。
3.2.2 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过热蒸汽比容,应按下式计算: S=0.2169+0.000513T ()式中 T—— 防护区环境温度 〔℃〕3.2.3 防护区为需不连续保护的重要场所,或在48h内补充灭火剂有困难者,应设置备用量备用量应为100%灭火剂设计用量3.3 系统管网计算3.3.1 管网计算时,防护区的环境应为20℃3.3.2 灭火剂最大充装密度不应大于1150Kg/m33.3.3 系统管网流体计算为双相流,管网内最小流速应使流体保持紊流状态流体计算宜采用专用设计软件,设计单位和产品供给商应对计算结果负责3.3.4 当管网计算采用手工计算时,宜用灭火剂喷放50%时的“中期状态〞,质量流量和容器压力为根底进展计算3.3.5 管网计算时,主管路中的流量,按下式计算:Q=M/t 〔3〕式中 Q —— 主管道平均设计流量(kg/s); M —— 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用量(kg); t ——七氟丙烷的喷放时间 (S)3.3.6 管网中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g= (3.3.6) 式中 Qg——支管平均设计流量〔kg/s〕; Ng——在计算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量〔个〕;Qc——喷头的设计流量〔kg/s〕。
3.3.7 喷放“中期状态〞容器压力直接进展计算:Pm = PoVo/(Vo+M/2γ+Vp) ()式中 Pm——喷放“中期状态〞储存容器内压力〔绝对压力 MPa〕; 〔绝对压力=表压+0.1013MPa〕Po——贮存容器贮存压力(绝对压力 MPa);Vo——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总容积 (m3);其中 V0= nVb (1- h/R)式中 n——储存容器的数量(个); Vb——单个容器的容量(m3);h——七氟丙烷充装率(kg/m3);γ——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3),20OC时为1407;Vp——管网的管道内容积(m3)3.3.8 七氟丙烷流经镀锌钢管的阻力损失,按下式计算或按图3.3.8确定:⊿P=[5.75*105Qg2/〔1.74+2㏒D/0.12〕2D5]*L ()式中 P——计算管段的阻力损失(MPa);L——计算管段的计算长度 (包括附件当量长度)〔m〕;Qg——管道流量(kg/s); D——管道内径(mm)㏒㏒3.3.9 喷头工作压力按下式计算:Pc=Pm-±Ph〕式中 PC——喷头工作压力(绝对压力 MPa);Pm----喷放“中期状态〞贮存装置内压力〔绝对压力 MPa〕; --系统流程阻力总损失 ;Nd—--管网计算管数的数量 ;Ph——高程压力(MPa)。
3.3.10 高程压头按下式计算 Ph=10-6*g*H*g 〔3.3.10〕式中 H—高程变化值向上取正直,向下取负值;g—管段高程变化开始端处七氟丙烷的密度〔kg/m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