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51399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心得随笔标题5篇 _014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标题1 小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方法初探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阐述了一下几点教学理念:一、何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根本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根底,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构成音乐时间的实质,是音乐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特定的节奏形态来完成。三、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来阐述小学音乐课中一些有用的节奏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

2、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泼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教学根底内容之一。 因此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所应具备的技能,是进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习节奏、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其次可以在歌唱观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_015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标题2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

3、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怎样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非常难得有时机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

4、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呈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依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

5、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到达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

6、音乐活动的兴趣。比方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依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快乐、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呈现,使

7、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带新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养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究中获得知识,在自我探究中增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开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其次,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局部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事先在

8、其它活动中进行预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要求和创造的乐趣!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标题3 我不断加以取长补短,缩短教学成熟期。最后还听了校内同学科和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吸纳课堂教学的精髓,丰富自己教学风格,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其次通过实践来成就自己。 所以教好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怎样教好书,作为新教师我首先上好每一节平常课,能依据本校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预设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根本完成每课的教学任务,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努力上好上岗课,不管是校级还是_县级上岗课,我都十分重视,每次都求陈端阳老师指导,陈老师从目标制定、教法选择、教学流程甚至课的导入和课的结束

9、,都一一作了研究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进步颇大。第三积极参加学区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与骨干教师同台献艺,从中锻炼了自己胆识,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第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参加论文撰写,每次开公开课后,都写好说课稿,每次听了示范课后,都写好评课稿,试图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加快专业开展。另外,我还开了博客,利用博客这个手段,把自己的点滴感悟在网上进行交流来提升自己。 再次通过反思来加快自己成长。 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存过程,而教学反思是教师积存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我注重每节课后反思编写外,更注重公开课的教后反思、教学后记,并能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

10、总结、积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使自己不断的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愿反思教学过程终身。 三、为师者勤是宝。 勤能补拙,勤奋是为师者的法宝。尤其是新教师更要勤奋学习,自觉修养,足踏实地,发奋图强,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实现奋斗目标。一年来,我着重学习了五本专著或有关学习材料,参加_县新教师培训五到六次,读书文摘卡达70张;并写了学习心得一篇;校内外听课达55节,并作记录;校内外公开课3节,说课稿两篇,评课稿两篇,教后反思两篇,教学总结一篇,论文两篇。担任三、四年级两个年段音乐课时达16节,义务辅导学生表演节目;做到课时教案齐全,无漏备缺备现象,按时

11、到校,从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努力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四、师创绩,绩强师 一年来,我尝试着参加各种各类竞赛活动,先后有两篇论文在_县、学区论文评比活动中为二等奖和一等奖。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在校级、学区评选中分别为一等奖和二等奖。初战告捷,使我信心百倍,增加我参赛的勇气和胆识,也使我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我将不懈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感谢!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标题4 我国自古老师教导学生,重视“因材施教”。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则更加系统地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中,找出其心理规律,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就是_大学音乐系曹理教授在_市城镇、农村选取典型学校

12、,在三十余所大中小学,向两千余名师生进行了有关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能力开展及音乐教师素养等多项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汲取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加以分析和研究,编纂而成的,是一本切于有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全书四个局部共十四章节,分别从音乐根底心理、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进行阐述,尤其是第四局部对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心理效应及形成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拜读了曹理老师的著作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感触颇深。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管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观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

13、很活泼。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紧密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讲明,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诸多心理中,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那么,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方当你倾听美妙的歌曲时,你就会被音乐感染,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盼望自己也能演唱,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音乐的美,例如,学习歌曲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或由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让学

14、生说说听后的心情,是快乐还是忧伤,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学唱歌曲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感受歌曲的意境。无论是生动的歌词还是优美的旋律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动听的歌声,美妙的琴声当然能吸引学生,但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加上简单的律动或尝试为歌曲编配打击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音乐的兴趣还在于愿望和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如音乐课程的变更,乐器进课堂,竖笛成为首选。在教学时,我先为学生示范演奏了梁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然后从最简单的小曲教起,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两首乐曲时,获得

15、了成功的喜悦。依据儿童的心理,成功使他们得到了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在竖笛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而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 总之在儿童时期,由于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推断,或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凭自己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标题5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管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观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泼。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紧密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方当你倾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