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50325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知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知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知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知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1、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2、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有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过程看做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核心是揭示心理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一、减法反应时实验在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是,常用这个反应时实验。荷兰Donder提出,目的是为了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

2、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几十该过程所需的时间。二、相加因素法实验Sternberg提出来。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的或成对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三、“开窗”实验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的形式,能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明显的看出这些加工阶段。三、出声思考法利用外部语言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的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德国Duncker首先发展,Newell和Simon应用。四、计算机模拟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

3、影响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1、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2、外部因素临近学科的影响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第四节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一、人与计算机的类比苏联心理学家JIomob第一水平研究人的发展第二水平研究个性的结构第三水平研究感觉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水平研究生理过程的生理机制二、关于加工方式刺激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系列加工平行加工第二章知觉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是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知觉过程是对刺激的解释。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是在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二、两种对立知觉理论1、知觉

4、的假设考验说Bruner和Gregory2、知觉的刺激物说Gibson结构密度极差的实验|=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与知觉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三、知觉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有有关知觉对象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和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第二节模式识别一、模板说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

5、的袖珍复本。称作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又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二、原型说看做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是一个类别或者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应一类客体的基本特征。三、特征分析说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了关键作用。第三节结构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表面上下文,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起的有利的作用。第三章注意主要强调注意的选择性维量,将注意看做一种内部机制,借以实现对刺激的选择的控制并调节行为,也即舍弃一部分信息,

6、以便有效的加工有用的信息。第一节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知觉选择模型一、过滤器模型Broadbent追随程序所做的双听实验二、衰减模型Treisman阈限概念第二节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一、反应选择模型Deutsch二、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第三节中枢能量理论一、双作业操作二、中枢能量及其分配注意被看做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力或资源,用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第四节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一、两种加工过程1、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应用于变化的环境,受人的意识控制。2、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二、特征整合理论(

7、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区分客体和特征,特征是功能独立的知觉子系统所分析的,这种加工自动的,并且以平行的方式进行的,客体的辨认择需要集中性注意参与,完全是系列加工的结果。第四章记忆的结构第一节两种记忆说一、两种记忆的内容和核心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1、临床和动物实验2、自由回忆实验第二节感觉记忆一、图像记忆1、部分报告法实验2、图像记忆的特性贮存几百毫秒,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编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至少为九个。三、声像记忆第三节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感觉登记短时贮存(缓冲器加工器)长时贮存第五节加工水平说一、加工水平作用于人的刺激经过一系列不

8、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语义的分析。记忆痕迹不同。二、关于复述三、加工一致性四、关于加工序列第五章短时记忆第一节短时记忆容量一、有限容量:7+21、组快2、知识经验与组快3、分组三、容量有限的性质第三节短时记忆信息编码一、感觉代码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2、视觉代码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三、语义代码第三节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1、实验范式2、平行扫描和系列扫描3、从头至尾的扫描与自我停止的扫描二、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三、直通模型四、双重模型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第四节短时记忆中的遗忘一、遗忘进程二、痕迹消退和

9、干扰第六章长时记忆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一、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一个人对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以表象代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以言语代码来贮存言语信息第二节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一、层次网络模型1、模型的结构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层级的网络系统。对概念的特征相应的实行分级存贮。每个概念和特征都在网络中处于特定位置,一个概念的意义和内涵由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2、模型的验证:范畴大小效应3、对模型的批评(1)熟悉效应(2)典型性效应(3)否定判断二、激活扩散模型语义联系性或语义的相似

10、性将概念组织起来1、模型的结构2、模型的加工过程3、模型的验证启动效应4、激活扩散模型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第三节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一、集理论模型1、模型的内容Meyer提出的,基本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个概念由一集信息或要素来表征。信息集客分为样例集合属性集或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些概念的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2、谓语交叉模型第一个阶段是判定主语与谓语是否交叉。第二个阶段为判定主语是否为谓语的子集或下级单位。3、模型的验证与评价二、特征比较模型1、两类语义特征定义性特征,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的特征特异性特征,有一定的描述功能的2、语义空间3、两阶段加工过程三、关于语义记忆

11、模型研究发展的困难第四节HAMELINOR一、HAM模型1、命题与联想2、4阶段操作过程二、ELINOR模型1、信息类型2、命题表征第七章表象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1、定位实验2、锐敏度实验3、McCollough的效应实验4、选择性干扰实验=看做是当期未直接呈现的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或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二、表象与表征1、关于表象的争论2、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第二节心理旋转一、心理旋转的概述二、字符旋转实验1、R字符实验结果2、心理旋转的验证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四、心理旋转的理论概括第三节心理扫描一、距离效应二、大小效应三、表象的计算理论(1)表层表征出现在视觉短时记

12、忆中,类似图画的表征。 (2)深层表征,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本义表征,所提供的信息是某一客体是什么样子命题表征,由抽象命题表构成的,是解释客体的。第四节表象的功能一、表象对知觉的存进作用二、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第八章概念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概念结构是指概念的表征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概念形成是获得事物的概括表征,概念结构则是这种表征的内部组织。第一节概念形成一、假设考验说1、基本观点人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是什么。2、人工概念形成实验3、策略应用1)同时性扫

13、描2)继时行扫描3)保守性聚焦4)博弈性聚焦、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1)学习方式2)记忆的作用二、假设考验说的发展1、空白实验法2、假设库大小3、策略类型(1)假设检验(2)维量检验(3)总体聚焦第二节概念结构一、特征表说1、基本观点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1)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2)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2、特征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区分二、原型说1、基本观点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的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

14、解该概念的。两个因素:(1)原型或最佳实例;(2)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的作用。2、原型的实质和编码家族相似性3、原型与转换第九章问题解决第一节问题与问题的解决一、问题的心理学描述3个基本成分:(1)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2)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的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问题类型:1、归纳结构问题2、转换问题3、排列问题二、问题解决的特征1、目的的指向性2、操作序列3、认知操作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一、问题空间与

15、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过程看做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问题空间似乎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1、问题行为树2、树形图二、问题解决的阶段1、问题表征2、选择算子3、应用算子4、评价当前状态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第三节问题解决的策略一、算法和启发法算法,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的指明解题的思路的步骤。启发法,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为经验规则。二、几种重要的启发法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2、逆向工作3、计划第四节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一、逻辑理论家和通用问题解决者二、计算机模拟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第十章推理第一节三段论推理一、气氛效应理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二、换位理论由于错误的解释了前提,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逆转亦为真。三、心理模型理论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第二节线性三段论一、操作模型和空间表象模型两个前提中的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表征,其中3个逻辑项是依一种自然的顺序来排列的。对两个前提中的各项形成一个空间序列表象。二、语言模型三项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