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949927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2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通过这么多天远程培训学习,有那么多的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师德师风示范,有那么多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的实例,他们谈经验,谈实践教学,谈方法,谈课改,谈教研,使我颇受教育,收获也很多。下面就浅谈几点体会:我是一名中学教师,自走上工作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这次全县开展远程培训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

2、的道德。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

3、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_。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

4、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总之,我通过这次学习,得到了不少做人、尤其是身为教师应掌握的东西。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标准(二)漾濞一中赵玲经过十天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远程培训,倾听专家的经验传授,也能够跟众位老师一起在线学习、交流,使我加深了对计算机教学的理解,体会很多。现在我想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以达到交流学习的共同进步的目的。一、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_。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_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检验阶段。关键在顿悟阶

5、段。产生顿悟要有必要的心理环境。如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主动获取的追求,对信息技术科有浓厚的兴趣,对信息技术问题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1.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信息技术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1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更深的东西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练习指法、输入汉字等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分别得到提高。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