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鹅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48856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白鹅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3白鹅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3白鹅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3白鹅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3白鹅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白鹅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白鹅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白鹅说课稿什字中小 王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一、说教学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啊,课文是例子,浅化对课文内容的挖掘,简化课堂烦琐的环节,腾出时间训练学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做到六个字“学文、用文、育人”,在四十分钟里通过不断地进行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二、说教材分析白鹅,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这篇课文先总写白鹅的高傲,继而从叫声、步态和吃相3方面细致刻画了这一

2、特点。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上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如,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很适合进行情感朗读和语言的积累。写作方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文中用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调对比,及鹅与狗的吃相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还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像“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

3、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品读、体验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2、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四、说教法学法教法: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

4、,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2、情境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就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精彩的表演范及多次的角色转化,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3、赏析教学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

5、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感。本课教学就采用了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法:合作学习法:在教学本课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指导学生采用读悟结合法相互切磋,在知识、情感各方面互相借鉴。五、说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引入新课时,播放鹅的情境动态,引导学生描述鹅的形象,背诵古诗鹅。 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文本做好了铺垫。接紧着,我就带领学生进入第二板块学习(二)、读悟结合,理解文本 1.初读美文,整体感知。七岁的骆宾王

6、眼里的白鹅真美,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有什么特点呢? 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 相机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2精读课文,了解写法。白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词句,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学生喜好相机引导点拨,精读一部分,其他两部分略读。a 如描写白鹅叫声部分:通过“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作者完全把鹅当作了人来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引导

7、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仿鹅厉声大叫的样子,想象假如这只鹅会说咱们的汉语,它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当当“鹅语”小翻译。课件出示句子:我是“鹅语”小翻译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好象在说:“ 。”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好象在说:“ 。”这一环节很灵活,适应较高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增强互动。b 如描写白鹅步态的部分:在描写步态这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 “净角出场”,这是学生知识上的一个难点。于是在这一步中,我采用录像辅助的

8、方法,图片介绍什么是净角,让学生用这个自然段中的词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情形,从而形象地理解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等词,在与鸭的对比中,又间接地理解了“局促不安”的意思。最后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文本演一演,议一议,再读一读,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对鹅的步态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交流反馈,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这样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师生合作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c 如白鹅吃相的部分:请学生找出认为有趣的句子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反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鹅的“缺点”其实也

9、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就是反语。除此之外,还用了拟人对比。作者这样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3回顾全文,概括板书。六、作业设计1乐于诵读的你,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习惯积累的你,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3擅长写作的你,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写:它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及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4多才多艺的你,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七、说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是描述评价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的科学方法。作为老师都希望通过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向的影响与变化

10、。虽然这些变化可能会受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过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最大的心愿。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信息的反馈,无论是师生都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鉴定自己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有效。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要强化,对于缺点和不足要纠正,使课堂教与学双边活动不断完善,改进与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八、说板书设计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采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

11、过文字、符号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好的板书,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既反映了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服务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这样的板书体现了课文的结构顺序,抓住了课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九、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地域特点,设计了白鹅的教学过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鹅形象,了解白鹅特点。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也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最后学生学习时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特点。学生表演、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 我在教学是要

12、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开始出现生机。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鹅,学生都能认真地表演,模仿得很不错。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突出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表演鹅吃饭的情节时,能把鹅吃饭“三眼一板”、“从容不迫”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鹅老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学生能在理解语句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第四自然段步态特点词语的学习上,词语的理解上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以至于学生们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白鹅的从容和大模大样,也没有表现出白鹅的高傲。其次,在课文的朗读方面,也有欠缺,太过平淡,不够生动,点到即止,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还有少数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思考,回答问题不积极。最后,我觉得还应该改正的地方是:应尽量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我的课堂时刻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作为新教师,临场教学经验缺乏,需要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多磨炼,多给自己敲敲警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