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48761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老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大全老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1本人在化学教学中浸透德育内容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通过教材对学生进展爱国和辨证唯物教育等:通过讲述化学史方面的内容,如:春秋时期就会炼铁炼钢,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造纸、制火药、烧铜器我国是最早的国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讲述现代化学史时,让学生知道我们已经落后了,需要大家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在讲述原子、分子、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等设计,向学生浸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事物之间是互相凉席的,是对立统一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等辨证唯物观点,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二、通

2、过教材、实验对学生进展环境意识教育。在讲述水、空气等有关内容时,通过讲解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对废物等一定要处理好,药品用完后要倒在指定的地方,以免污染环境等。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展行为标准等日常道德教育。如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节约药品,保护仪器等关于保护公物教育。另外,还教育学生应遵守纪律,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等。通过一学期的德育浸透,使学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进步,明白了什么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表达出来。老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2这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

3、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开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开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拟完好的知识构造,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从而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开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

4、,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老师。要进步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根本思想、根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理解教材的构造,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应,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老师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3教书育人,是老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荣耀的人民老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5、,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荣耀称号的沉重。作为老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一年来,我一直立足于本职工作,注重师德修养,为成为一名称职而优秀的老师在不断努力着,现就将一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一、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热爱老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就要尽心尽力,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局部,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对老师职业的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是作为一名合格老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在教学工作中也就有了动力。二、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