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48176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3.2.1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3.2.1.1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控制危险源;(2)抢救受害人;(3)指导群众防护;(4)组织群众撤离;(5)排除现场灾患;(6)消除危害后果。3.2.1.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按事故涉及范围及危害程度,可采取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两种形式。(1)单位自救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也明确规定了单位内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单位负责人对组织救援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单位内部一

2、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2)社会救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发生社会事故时,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3.2.1.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3.2.1.3.1事故报警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控制事故的关键环节。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

3、据各自企业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报警。3.2.1.3.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各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职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3.2.1.3.3紧急疏散建立警戒区域,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并将相邻的危险化学品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2.1.3.4现场急救(1)选择优势地形设置急救点(一般应设在事故地点的上风向开阔处);(2)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

4、护;(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3.2.1.3.5泄漏处理a、泄漏源控制(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b、泄漏物处理(1)围堤堵截:筑堤堵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释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以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挥发;(3)收容(

5、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位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c、危害监测对事故危害状况,要不断监测,直至符合国家环保和职业性标准。d、灭火注意事项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库通道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3.2.2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地扑灭火灾,反而会使

6、险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及燃烧产物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等伤亡事故。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艰巨和危险的工作。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装卸、包装、使用的人员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消防、救护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这类物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方法。3.2.2.1扑灭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总的要求是:(1)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

7、风阵地。(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如何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4)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5)正确选择最恰当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6)对有可能发生的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要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预先演练)。(7)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

8、,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3.2.2.2扑救爆炸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爆炸物品一般都有专门的储存仓库。这类物品由于内部结构含有爆炸性基团,受摩擦、撞击、震动、高温等外界因素诱发,极易发生爆炸,遇明火则更危险。发生爆炸物品火灾时,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1)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2)不能用沙土压盖,以免增强爆炸性物品爆炸时的威力。(3)如果有疏散的可能,人身安全上确有可靠的保障,应迅速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着火区域周围的爆炸物品,使着火区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4)扑救爆

9、炸物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5)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作为掩蔽体或尽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6)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速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离时,应就地卧倒。3.2.2.3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漏后遇着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

10、燃时相比要小得多。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及时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与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2)首先扑灭外围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源,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3)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

11、利用现场坚实的掩护体保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4)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5)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闭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既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于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7)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是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

12、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潜伏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8)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9)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10)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下,只要判断阀门

13、还有效,也可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关闭阀门。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时,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速点燃,恢复稳定燃烧。3.2.2.4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方法易燃液体通常也是贮存在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的。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只有反应器(炉、釜)及输送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较高。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而且易燃液体还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问题,因此,扑救易燃液体火灾往往也是一场艰难的战斗。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

14、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一般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使用正确的灭火剂进行扑救。(1)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

15、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2)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3)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要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4)扑

16、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速作出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是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清扫障碍,其次是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