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48046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钱乙字仲阳,本吴越王俶支属,祖从北迁,遂为郭州人。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一旦,东之海上不返。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 家世。乙号泣,请往迹寻,凡八九返,乃得所在。又积数岁,乃迎父以归。是时乙年三 十余。乡人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 事父。吕君皇,无嗣,为之收葬行服,岁时颦享,皆与亲等。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 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粉绯。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瘦疯,国医未能治。长 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

2、神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 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日:“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 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大医丞,蜴紫衣金鱼。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 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自以意治之辄愈 最后得疾,乃叹日:“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己夫!”己而日:“吾能移之, 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日:“可矣!”又使所 亲登东山,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风骨悍坚如 全人。乙为方博达,不名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无不窥,他人靳靳 守古,独度越纵舍,卒

3、与法合。尤邃本草诸书,多识物理,辨正阙误。或得异药, 或持异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享年八十二,终于家。(摘编自宋史钱乙传钱仲阳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自以意/ 治之辄愈/B.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蜴告/遂不复起/乙本有赢疾/性简易/嗜酒自以意/ 治之辄愈/C.哲宗皇帝夏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自以意 治之/辄愈/D.哲宗皇帝复召/宿宜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自以意

4、 治之/辄愈/(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 “殁”表示死,来源于“没”,古人用沉没比喻死亡,类似表示死的说法还有崩、卒、 不禄、夭折等。B. “祭”的本义是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举行仪式,后指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 的仪式,祭享指陈列祭品祀神供祖。C. “绯”本指浅黄色或橙色,可用于代指官服,蜴绯就是赐给绯色官服,历史上四、五 品官员服绯。D.中药里草药最多,因此我国古代中药类的书籍多称本草,神农本草经唐本草即 属此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钱乙年幼失恃,身世凄苦。在母亲死后,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离家远游,多年无音信, 吕氏

5、同情他孤苦无依,收养了他。B.钱乙为人至孝,感动乡里。为寻找生父,历尽艰辛,耗时多年,后按照礼法安葬生父; 侍奉养父尽心尽力,乡人深受感动,作诗赞叹他。C.钱乙通晓病理,精于医道。他曾讲述黄土汤治病的原理,神宗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又 谈论医学道理,即使当时年老资深的名医,在辩论时也难不倒他。D.钱乙博采众长,灵活施治。他广泛涉猎医书,开药方从不标榜某位宗师,治疗疾病时, 根据具体情况融会贯通,打破常规,效果显著。(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风骨悍坚如全人。【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

6、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 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 行对比。(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 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 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7、“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 关文字。【解答】(1)C.译为:哲宗皇帝又召钱乙在宫中值夜。过了好久,钱乙又以生病为由请 求皇帝恩准他告老还乡,于是不再起复。钱乙,原本体弱多病,性格简率平易,嗜好饮 酒,疾病屡次侵犯,钱乙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疗。“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是“哲宗皇帝 又召钱乙在宫中值夜”,意思完整,不可断,排除BD. “复辞疾”中“疾”是“辞”的理 由,不可断,故选C。(2) C. “浅黄色或橙色”错,本意是指红色,深红色。(3) B. “乡人深受感动,作诗赞叹他”的是他赡养生父的事,原文又积数岁,乃迎父 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乡人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4)朝

8、,朝见;因,于是:起草野,出身于民;异能,特异才能。译为:长公主朝见, 于是禀报说钱乙出身于民间,有特异才能,皇帝立即宣召,钱乙入宫后进献了“黄土汤”, 皇子得以病愈。因,按照;啖,吃;阅月,历时一个月;如全人,就像没有患病的人。译为:于是就 按法服食它,历时一个月吃完了。从这以后,钱乙虽然偏瘫,可是气骨强壮坚固,就像 没有患病的人。答案:(1) C(2) C(3) B(4)长公主朝见,于是禀报说钱乙出身于民间,有特异才能,皇帝立即宣召,钱乙入 宫后进献了 “黄土汤”,皇子得以病愈。于是就按法服食它,历时一个月吃完了。从这以后,钱乙虽然偏瘫,可是气骨强壮坚 固,就像没有患病的人。译文:钱乙,字

9、仲阳。本是吴越王俶的支属,祖辈从北方迁来,于是成为郭州人。父亲钱 颖,擅长用针灸,然而嗜好饮酒,喜欢游玩。有一天,向东行到了海上,没再回来。钱 乙当时三岁,母亲在此前已经亡故,父亲的同胞姐妹嫁给了姓吕的医生,他同情钱乙成 了孤儿,收养他为儿子。钱乙逐渐长大开始读书,跟从吕君学习医术。吕氏将死,就把 钱乙的家庭身世告诉了他。钱乙号啕哭泣,请求去寻找父亲,总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 到父亲所在的地方。渐渐地又过了几年,才把父亲接回家。这时钱乙已经三十多岁了, 乡亲们惊讶叹息,感慨激动为之流下眼泪,很多人赋诗赞颂这件事。后来又过了七年, 他父亲寿终故去,钱乙按照礼法安葬了父亲。钱乙侍奉养父吕君,就像侍奉

10、生身父亲一 样。吕君死后,没有子嗣,钱乙就为他收殓安葬服丧,又替吕君嫁了孤女,按年节祭奠 供奉,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有了病,召钱乙让他为女儿看病, 立了功,长公主上奏皇上授予钱乙翰林医学的官职,赐给他红色的六品官服。第二年, 皇帝的儿子仪国公得了抽搐的病,太医院里的医生不能治愈。长公主朝见,于是禀报说 钱乙出身于民间,有特异才能,皇帝立即宣召,钱乙入宫后进献了 “黄土汤”,皇子得以 病愈。神宗皇帝召见并褒奖钱乙,并且问用“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原因。钱乙回答 说:“以土去抑制水,这样木就能平复,那么抽风自然就被控制住了。况且前几位太医的 治疗已使皇子的病症接近痊愈,我(只

11、是)恰好赶上皇子将要病愈。”皇帝很满意他的回 答,提拔他担任了太医丞的官职,又赐给紫色官服和金质鱼符佩戴。从此,皇亲国戚、 贵族之家,以及下层官吏、百姓人家,都希望请到钱乙治病,钱乙没有一点空闲的日子。 钱乙谈论医道,那些有名望的老医家没有人能够问倒难住钱乙。不久,钱乙因为患病免 官。哲宗皇帝又召钱乙在宫中值夜。过了好久,钱乙又以生病为由请求皇帝恩准他告老 还乡,于是不再起复。钱乙,原本体弱多病,性格简率平易,嗜好饮酒,疾病屡次侵犯, 钱乙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疗,总是能够治好。钱乙最后一次犯病,疲倦得厉害,于是叹息 道:“这就是医书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到脏腑的人会死掉,我大概要死了!”过了一 会

12、儿又说:“我能让这病转移,使病转移到四肢上。”于是就自己制药,日夜饮用,没有 人见过他的处方。过不久,他左侧的手足挛缩不能使用,就高兴地说:“这下可以了!” 又让亲近的人登上东山,找到菟丝生长的地方,拿着火把照着菟丝下面,而在火把熄灭 的地方去挖,果然挖到茯苓,茯苓大得像斗,于是就按法服食它,历时一个月吃完了。 从这以后,钱乙虽然偏瘫,可是气骨强壮坚固,就像没有患病的人。钱乙开药方,广博 通达,不拘泥某一师门,他对治疗疾病的各种方法都精通,而不只是个小儿科医生。对 于各种医书没有不读的,别的医生拘泥固执死守古法,惟独他能够灵活辨证施治,最终 还是与古法相合。他特别精通本草,广泛地了解事物的原理

13、,分辨改正本草中的 缺漏和错误。有人得到了奇异的药材,或者拿奇怪的事去问他,他定能给他们说出其本 源发展,物的颜色、名称以及形貌特点等,问的人回去拿书考证他的话,都符合。钱乙 晚年,挛痹症逐渐加重,他嗜酒,喜吃寒食,这些嗜好都不肯戒掉。他给自己诊断后知 道病不可治,便召来亲友诀别,换好寿衣等待寿终,享年八十二岁,死于家中。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贞观初,太宗谓萧璃日:“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 工。乃日: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刚劲而遣箭 不宜,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矢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 下之H浅,得为

14、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 更宿中书内存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白姓利害政教得失焉。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日:“中书门下,机要之司,举才而居。委任实重。比来 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净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 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 默。”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日:“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 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 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 事有不安,可

15、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 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m 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财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魏征对日:“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泡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 陛下富有天下,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 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贞观十九年

16、,太宗谓侍臣日:“朕观古来帝王,骄矜呵取败者,不可胜数。朕恐怀 骄矜,恒自押折,日阡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 目以师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泰尔(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口匕来惟觉阿旨顺情比:近来B.病人觉愈,弥须将护将:护理C.既不见理,所以至于灭亡过:错误D.皆为居安忘危,处检忘乱治:治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窃为大王不取也以勇气闻于诸侯拔剑撞而破之A.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B.皆为蔽其耳目C.莫以天下无事D.有道则人推而为主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A.贞观,是唐太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