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灌井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946657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灌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回灌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回灌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回灌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回灌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灌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灌井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地质情况与水文条件 2(一)场地地质条件 2(二)水文情况 4四、回灌井施工参数及布置 5(一)回灌井施工参数 5(二)现场布置 5五、人员及材料设备组织 6(一)劳动力组织 6(二)机械及材料组织 6六、回灌井施工 7(一)工艺流程 7(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7七、回灌井回灌及作用 8(一)回灌要求 8(二)回灌作用 8八、回灌井回填处理 9九、安全文明施工 10(一)安全施工措施 10(二)文明施工措施 10一、工程概况深圳市上步片区第七单元 07-05、0706 地块城市更新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 区振华路以南,振中路以北,四号路以东,现场地东侧

2、紧邻燕南地铁站,场地东 侧为工艺大厦和士必达大厦,南侧为华胜大厦(高层)。 西侧为桑达小区多层建 筑,北侧振华路下有深圳地铁蛇口线燕南站。基坑开挖降水对周边建筑物敏感, 场地周边为人口密集的商住区,基坑四周存在水、电、燃气和通信管道,为减小我 方基坑开挖地下水位降低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产生不利影响,在基坑四周内侧施 工 18 口回灌井,以稳定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水平。地下水回灌的意义主要有:增加地下水资源。控制和提高地下水水位, 防止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地面下沉或导致基坑沉降位移等 不良后果地表水常含有许多悬浮物、有机质和细菌,不符合供水要求,将地表 水通过回灌,使之转化为地下水

3、,在其渗漏过程中,经过土壤的过滤和净化作用, 使水质得到净化。对于含盐量过高或含有其他有害物质的地下水,通过打井、 抽排劣质水、回灌优质水,可逐渐改善地下水质.图 1 1 回灌井平面布置图二、编制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设计图纸;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120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三、地质情况与水文条件(一)场地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揭露地层为

4、素填土 (Qml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第四期花岗岩(丫53(1).各岩、土层特征分述 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素填土(层序号):砖红色、灰黄色,欠固结,松散状,结构不均,主要由 粘性土混少量建筑垃圾堆填而成,堆填时间约30年。现场采填土样6件,土工试 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w=23。; e=0699; IL=O。14; a1-2=0.32MPa-1 ; Esl2=5.99MPa。现场标准贯入试验26次,校正后N值介于3.79.5击,离散性 较大场地内钻孔均有分布,厚度介于1.508。50米,平均4。79米层底标高2。 088

5、。93米。(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序号1):深灰色、灰黑色,湿很湿,软塑状,捏 痕深,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腐殖质及朽木,略具腥臭味,局部夹粉细砂.取原状土 样6件,土工试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w=389%; e=1040; IL=0.90; a12=0.49MPa-1; Es12=4。72MPa。现场标准贯入试验21次,校正后N值介于 2.64.4击,平均3。4击。厚度介于0.503。20米,平均1.56米。层底埋深3.30 9。50米,相应标高1。067。25米。2)粉质粘土(层序号2):砖红夹黄色、桔黄色,稍湿湿,可塑状,土质 粘性好,含少许砂。

6、取原状土样8件,土工试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 w=26.4%; e=0。736; IL=0.30; a12=0.29MPa1; Es12=6。26MPa。现场标准 贯入试验25次,校正后N值介于7.914。6击,平均10.6击场地内除CK3、ZK5、 10等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厚度介于1.007.30米,平均3。32米。层底埋 深6.0014.50米,相应标高3。984.48米。3)粉细砂(层序号3):灰白色、灰黄色,岩芯呈团块状、散粒状,粘性土 含量约10%30,分选性较好,饱和,稍密为主,局部松散.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8 次,校正后N值介于9。315。1击,平均11.6击。分

7、布厚度0。703。90m,平均 厚度1.88m。层底埋深7.5011.40米,相应标高一1.123.25米。4)砾砂(层序号4):灰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松散。岩芯呈 团块状、散粒状,粘性土含量约1025%,含少量卵砾石。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3 次,校正后N值介于11.119。0击,平均14。0击。分布厚度1.003.60m,平 均厚度1.82m.层底埋深6。8013。60米,相应标高一3.013。15米.(3)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层序号):紫红色、褐黄杂花白色,稍湿一湿,可塑-硬塑状, 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不均匀含525%的石英砾,岩芯泡水极 易软化取

8、原状土样9件,土工试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w=28。8%; e=0.802; IL=O。29; al2=0.33MPa1; Esl-2=5.79MPa。现场标准贯入试验 67 次,校正后N值介于11.429.4击,平均17。5击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 度介于1.6018.40米,平均8。71米。层顶埋深13.226。70米,相应标高T6.18 -2.57米。(4)燕山期第四期花岗岩(丫53(1) 钻孔控制深度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个 风化带:1)全风化花岗岩(层序号1):黄褐色、褐黄色,岩石完全风化,除石英外, 其他矿物已风化成土状,岩芯呈坚硬土状,

9、手捏易散,泡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 等级为V类。现场标准贯入试验41次,校正后N值介于30.745。5击,平均35。 0击.控制深度内,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介于0.709.10米,平均4.37 米。层顶埋深17。0032.90米,相应标高-6.1522.58米。(二)水文情况1、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素填土 底部赋存有上层滞水,该层弱透水且不富水;孔隙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 中的孔隙水,以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及相邻场地的侧向补给为主要补给源,水量 及水位主要受季节控制。其中粉细砂及砾砂层为强透水层,富水及透水性强,总 体水量较大,其

10、余土层为弱透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风化花岗岩 裂隙中,主要受侧向地下水沿裂隙补给,以该类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补给条件, 其水量大小及渗透性高低均与基岩各部位裂隙发育程度、裂面特征及其间的连通 性有关。依场地地质条件结合钻探情况分析,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基岩的风化 裂隙发育,其分布厚度不一,起伏较大,水量不均匀,一般在强风化岩与中风化岩 带中的过渡地带水量较大。因风化基岩上部仅局部覆盖有砂土层(砾砂),基岩裂 隙水与上覆砂层中的孔隙水的水力联系较弱,基岩裂隙水总体上具一定的承压性。2、地下水位及其腐蚀性勘察期间测得终孔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介于2.105。10米,平均4。08米, 标高

11、介于5。258.48米,平均6.42米。根据深圳地区经验及相邻场地地下水情 况,推测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米,最高水位约地面以下3.08米。地勘报告 评定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四、回灌井施工参数及布置(一)回灌井施工参数1、根据本工程工勘报告提供的资料3粉细砂4砾砂,该土层富水及透水 性强,总体水量较大,回灌主要是针对这两层土体。2、回灌井内采用D160硬质PVC管、底部3m开5mm孔眼并包裹2层尼龙纱布, PVC管四周采用520mm碎石回填,地面往下1m采用粘土挤密封堵。注水总管引用 自来水管,并分节进行连接。钻孔深度地表向下 12 米.(二)现场布置1、回灌井布置(1)、根据本工程围护结

12、构特征和拟建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对基坑四周进行回 灌措施(主要针对粉细砂及砂砾层)。 回灌区域位于坑外地下水下降明显部位(根据设计图进行纸布置,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即基坑四周区域(2-2至9-9剖面),共布置18口回灌井; 所有回灌井过滤管位置处于回灌底部,回灌后通过3粉细砂4砾砂层强 透水层渗透至土层内;2、场地布置 、临时用电:利用甲方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架设专用配电箱,采用集中管 理。从专用配电箱分为两路接出作为现场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 五线制,三级箱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设置。 、临时用水:现场水源从业主指定水源接出,临时用水线路沿场地周围以 及临时通道进行布置,

13、每30米设置水阀一个。 、泥浆池:为满足泥浆排放要求,保证泥浆不污染周边环境,在23个回 灌井中间设置一个泥浆池(泥浆池位置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布置),泥浆池尺寸 为1。5mX1.5m,深度为1.0m,再设置1个大泥浆池,泥浆池尺寸为3.0*3。0* 1.5m,由小泥浆池汇入大泥浆池。泥浆经沉淀后在运至弃置场。五、人员及材料设备组织(一)劳动力组织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组 织高效率的施工队伍。1、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回灌井施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别 组织特殊工种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 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

14、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工种等级人数备注钻机工技工1水电工技工2电焊工技工2抽水工技工2白天夜晚各1人二)机械及材料组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百米钻机XY-100台1离心清水泵JL200台1真空泵7。5Kv台1泥浆泵15KW台2深井回填土夯实机SJ100台1电缆线20米200尼龙纱布3 mmm240PVC管D160m250六、回灌井施工为防止土方开挖后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地面下沉或导致基坑沉降 位移等不良后果。在支护桩施工完成之前对回灌井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后根据水 位观测井观察地下水水位情况,根据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回灌,保证基坑周围土体 的稳定性。(一)工艺流程场地平整-井点测量放线-钻机

15、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安 装水阀回灌。工艺流程图如下:(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测放桩位,井位中心插一钢筋,四周各打一根控制桩 来控制桩位中心,并经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2、成孔:钻机就位后,采用直径 600mm 钻头成孔,在成孔过程中加入水(自来 水),形成泥浆护壁,并进行循环(正循环),防止孔壁坍塌及剥落,泥浆比重1.05; 钻孔过程中,防止钻机偏移,应随时校核钢丝绳垂直度是否对中井位中心,发生偏差 应立即纠正;3、清孔:钻至设计长度后应对井底进行清孔,采用泥浆循环方式进行清孔,直至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 PVC 管。4、井管安装:井管安放前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PVC 管安装后校正并固定,地 面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