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重点总结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46492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重点总结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醉学重点总结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醉学重点总结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麻醉学重点总结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麻醉学重点总结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学重点总结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重点总结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考试题型为名解(6个左右)、填空、简答(约67)个、问答2个、无选择题。另 外简答和问答是教研室老师给的重点,名解是代课老师上课所强调的,其余散在细节知识点 可能出现在填空里,试卷是教研室所出,故名解与填空仅供参考,谢谢。一、名解P1.麻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 制,这种抑制的表现特点是人的整体或局部感觉特别是痛觉的暂时性丧失,以达到无痛的目 的进行手术治疗。P26神经阻滞:指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丛)附近,通过暂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P33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暂时使脊神经前根

2、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 的麻醉方法称为蛛网膜下隙阻滞。P33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的方法。P46最低肺泡浓度(MAC):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P46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人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 方法称全身麻醉。P9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者呼出的气体量,正常自主呼吸时潮气量为5-7ml/kgP94氧合指数:为PaO2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正常值应大

3、于300mmHg. ( =300mmHg提示肺的氧弥散功能受损,患者存在急性肺损伤;=200mmHg提示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98肺顺应性:指单位跨肺压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量的变化,正常值为50-100ml/cmH2OP181心搏骤停(CA):指心脏因急性原因突然丧失其有效的排血功能而导致循环和呼吸功能停止,周身血液循环停滞,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死亡状态。P223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和潜在的组织或类似的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P230患者自控镇痛(PCA):即患者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 从而达到镇痛效果。P232慢性疼痛:疼痛持续超过一种

4、急性疾病的一般病程或超过损伤愈合所需的时间,或疼 痛复发超过1个月。P235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是指突然停止或减量使用依赖性药物,或使用依 赖性药物的拮抗剂后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235复吸(relapse)是指经临床脱毒治疗或以其他方式(如强制戒毒)及其他原因(如关 押劳教等)停止使用依赖性药物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以前的觅药和用药行为,并再次形成药 物依赖状态。P71困难气道:指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内 插管时遇到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P198监测麻醉管理(MAC):是指患者在接受局部、

5、区域阻滞或未用麻醉时,由麻醉科医师 对其进行监测和镇静/镇痛。大题.P9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病情评估分级:分级标准I级无器质性疾病,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II级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 术in级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 术耐受稍差w级上述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冒很大 风险V级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非常危险.P16麻醉前用药的目的:1. 镇静使患者减少恐惧,解除焦虑,情绪安定,产生必要的遗忘。2. 镇痛减轻术前置管,局麻,搬

6、动体位时疼痛。3. 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4. 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P23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防治1. 预防:a .重视麻醉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低蛋白血症患者易于发生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准备好抢救设备与药物b控制局麻药剂量和注意操作技术,观 察毒性反应体征及与患者交流以便及时发现毒性反应症状。2. 治疗:a.一般处理:停止局麻药注射、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b.轻度中毒:给予适量 苯二氮卓类c.惊厥:静脉首选苯二氮卓,也可丙泊酚、硫喷妥钠、肌松剂d.心跳骤 停:立即进行CPR、并建议用肾上腺素、胺碘酮。e.不建议: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8

7、-B、利多卡因P35脊神经的体表标志(也可考填空)甲状软骨部位为C2、胸骨上缘为丁2、双乳头连线为T4、剑突下为T6、平脐为T10,耻骨联合水平为T12.P36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脊神经根病变、脊髓的慢性或退行性病变,颅内高压患者。2. 全身性严重感染以及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者。3. 脊柱外伤或有明显腰背痛病史者,以及脊柱严重畸形者。4. 休克病人。5. 腹内压增高者,如腹腔巨大肿瘤,大量腹水。P39硬膜外阻滞常用局麻药的浓度及剂量表格(可考填空)P51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1. 应用琥珀胆碱可引起短暂的血钾增高和眼内压和颅内压升高,因此青光眼病人,

8、面积烧 伤、严重创伤、尿毒症、破伤风、截瘫应禁用2. 应建立人工通气3. 肌松药无镇静、镇痛作用,不可以单独使用,应在全麻作用下应用4. 低体温可延长肌松药的作用时间5. 合并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者,禁忌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6. 有的肌松药有组胺释放作用,有哮喘史及过敏体质者慎用P5556吸入麻醉的苏醒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可考填空)a. 药物的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者清醒越快b. 麻醉时间:越短者清醒越快c. 肺泡通气量:一定范围内其越大者清醒越快全身麻醉的并发症:a反流与误吸b呼吸道与梗阻c通气不足d低氧血症e低血压f高血 压g心律失常h高热、抽搐和惊厥P65气管导管位置的判定理想的导管位置其前

9、端应位于气管的中段,气管隆嵴上37cm。确认气管导管位置的常用方 法包括:1.将气管导管与CO2探测器或呼气末CO2监测相连,行数次人工通气,以检测气道 内出现的CO2;出现正常的PetCO2波形是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的可靠指标。2.以听诊器依 次置于患者两侧的胸前区及腋中线,听诊并观察正压通气时双肺的呼吸音和胸廓起伏幅度是 否一致。插管后若患者一侧肺呼吸音消失,提示导管可能过深而进入了另一侧主支气管,需 要缓慢的退管,直到双肺呼吸音对称。3.若条件允许,可以胸片来判断导管的位置。要确保 导管上的标志线前端位于气管中部,而没有进入一侧支气管。单该方法并不能可靠的判断导 管是否位于食管内。P155

10、 CVP与血压关系的临床意义CVP动脉压临床意义低低血容量不足低正常血容量轻度不足高低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过多高正常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增高正常低心排出量减低、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血容量不足或正常P233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基本原则1. 尽可能采用口服2. 按阶梯用药:a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b重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c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3. 按时给药: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药。4. 个体化给药: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所需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5. 注意事项:对患者需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状况,注意药物联合

11、应用的相互作用,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三、 填空题1. P1 1846年10月,Morton在哈弗大学麻省总医院公开演示在乙醚麻醉下手术并获得成 功。2. 麻醉方法的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3. P2临床麻醉方法学以局部麻醉、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为三大重要内涵。4.P3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是麻醉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围术期生命机能 的调控是麻醉学的精髓.5. P8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实验室的必需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 能、感染疾病方面的检查和凝血机制。6. P10心血管风险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心室射血分数(EF)7. P14华

12、法林为维生素k抑制药,使用者术前须停药35天,必要时加用维生素k;阿司匹 林是血小板抑制药,其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术前如果需要停药,需要1周以上新生的血 小板才能发挥作用。8. P16妊娠46个月期间一般认为是手术治疗最佳时机,如有必要可施行限期手术。9. P16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应禁食12h,禁饮4h;小儿术前应禁食(奶)48h,禁水 23h.10. P22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因素:药物剂量、注射部位、添加药物、年龄、脏器功能、妊 娠。11. P24局部麻醉的麻醉方法:表面麻醉、区域阻滞、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椎管内麻醉。12. P28常用的臂丛神经阻滞途径有:腋窝、锁骨上和肌间沟途

13、径。13. P30腰麻和硬膜外阻滞是下肢手术最常用的区域麻醉方法。14. P33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和硬脊膜外隙阻滞(含骶管阻滞)15. p33成人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颈曲和腰曲向前,胸曲和骶曲向后。16. P37蛛网膜下隙阻滞时的体位是侧卧低头屈膝位或坐位;17. P47影响吸入麻醉药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有通气效应、浓度效应、心排出量、血气分配 系数、麻醉药在肺泡和静脉血中的浓度差18. P48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最常用)、地氟烷、氧化亚氮和 乙醚。19. P50肌松药:分为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前者以琥珀胆碱为代表,。后者以筒 箭毒碱为代表。

14、20. P52麻醉性镇痛药吗啡、芬太尼(临床最为常用)、舒芬太尼21. P52全身麻醉过程分为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三个阶段。22. P55麻醉深度测定的电生理方法是脑电双频谱指数(BIS)23. P60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1 .单手抬下颌法和双手托下颌法2. 口咽鼻咽通气管的使用3. 面罩通气4.气管插管术5.气管切开术6.喉罩通气道的应用24. P61管理气道的常用方法: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面罩通气、喉罩通气和气管插25. P64插管前准备:预充氧、全麻诱导、局部麻醉26. p65气管插管的相对禁忌症有:喉水肿、急性喉炎和喉头粘膜下血肿。27. P139调整前负荷过高:调整体位,

15、利尿,扩张血管,调节胸内压,超滤,其他对症处 理28. P146高血钾的临床表现最危险的是可致心搏骤停。29. P150 PH在7.357.45之间可能有三种情况:无酸碱失衡、代偿性酸碱失衡和复合性酸 碱失衡。由于测定排除了呼吸干扰,碱剩余BE或碱缺失BD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重 要指标。30. P150呼吸性酸中毒中通气不足的原因:中枢性抑制、通气功能障碍、无效腔通气增加和 CO2产生过多。31. P151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关键是解除病因(如完全性幽门梗阻)。32. p181复苏工作一般分为: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和复苏后治疗或心搏 骤停后治疗PCAC。33. P183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避免6cm.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 为 30:2。34. p184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酸中毒、低血钾症、心肌缺血和严重低血容量 脑水肿高峰期约在缺氧损害后4872h.35. P231分娩镇痛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吸入麻醉药镇痛和硬膜外连续输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