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46404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 录第1课明暗与立体2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6第3课记录色彩8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11第5课浮雕14第6课扇面画17第7课工笔花卉21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24第9课图文并茂28第10课宇宙之旅31第11课奥运精神33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36第13课毕业啦40第14课电脑美术电子报43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45. z.-第1课 明暗与立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2. 通过观察、分析、比拟,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

2、受明暗调子的美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拟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画 ,绘画工具材料。学具:素描纸,2B4B6B铅笔或B3B5B铅笔,橡皮等绘画用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欣赏美术教室墙壁上贴的素描。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素描作品。欣赏一两线描作品。比拟明暗调子作品与线描作品,说说明暗调子素描的艺术特点。师生共同总结,明暗调子素描作品能够画出物体的体积。和线描相比更具真实感,空间感和质感。再欣赏优秀明暗调子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了明暗调子规律,我们可以

3、轻易画出物体的体积感。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明暗与立体。教师板书课题明暗与立体二、明暗的产生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1、平整的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在它的外表上有没有明暗变化?小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2、能不能让这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说,教师演示。先把它卷曲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逐渐过渡的变化。下面来再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限,比照非常强烈。最后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通过刚刚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

4、是怎样产生的吗?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物体外表转折也更明显,明暗比照越强烈,物体形状越复杂,明暗层次越丰富。三、三大面五调子1.观察:当光线照射在石膏球体上时,你看到石膏球体的明暗调子呈现出什么变化?出示石膏球实物或多媒体图片,学生思考答复。总结:光照后,球体外表出现了明、暗半球。仔细观察,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拟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灰面,暗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暗面又可以分为明暗交界限、反光、投影,加上受光的亮面、灰面,又称为五调子。2刚刚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

5、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四、教师演示石膏立方体明暗调子画法1、观察比拟。找出六面体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三大面。分清三大面的明暗层次。然后再找出暗面的变化明暗交界限、反光和投影。2、简单用线造型。注意竖线垂直,斜线延长能相交于视平线上一点。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3、分三大面。先把暗面加重至适宜明暗程度,再画出灰面,灰面的层次要介于暗面与亮面之间,注意不断比拟,画出合理的明暗层次。4、丰富暗部,画出投影。从明暗交界限开场,不断加深明暗交界限,然后由重到轻逐步过渡到反光局部,注意过渡均匀。画出投影,注意近实远虚,明暗层次过度均匀。5、适当添加背景作为衬托。调整统一。

6、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尝试按照图画出六面体三大面五调子,尝试画出六面体的体积感。六、作业展示评价自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优秀作品的作者谈谈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经历。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课知识1、明暗是怎样产生的?2、三大面指的是什么?二、多媒体展示聚光灯照射下的圆柱体明暗照片。组织学生分析明暗调子的变化规律。了解一下用铅笔画色阶的规律。以便画出圆柱本身的圆滑转折关系。三、教师示现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线造型圆柱体。然后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限所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构造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

7、限、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投影注意近实远虚。4最后进展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根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限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作业设计:1 学生练习画圆柱体明暗素描。2、注意三大面关系清晰,色调过度要均匀自然。3、表现暗部层次与投影。教师进展巡回指导五、欣赏讲评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根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

8、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教后记. z.-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步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 。2、通过欣赏佳作,教师讲授,观察生活,动手练习拍摄照片进展练习,提高学生感受力、表现力,完成教学任务。3、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美,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合理构图,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教学难点:小中见大,从平常的生活中的事物局部发现美感,表现美。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数码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或手

9、机教学过程:一、欣赏佳作。1、欣赏图片。浏览教师拍摄的照片小得意多黄瓜苔藓碎石路晚霞云朵俯视家乡,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引出课题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2:请学生欣赏太行绝壁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学生谈谈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什么不同感受。教师小结:远看绵延起伏,气势雄伟;近看壁立千仞,惊险奇绝。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3:请学生欣赏元阳梯田、长河落日的照片。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风光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色彩,韵律,肌理,线条,疏密请学生欣赏唐槐、

10、汉柏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小结:这些风光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事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观世界,无论巨细,都有美的法则存在,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都能感受到其强烈的美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4:再次欣赏碎石路小得意多黄瓜苔藓树皮纹理不必是名山大川,不必是天涯海角,就在我们的身边,美无处不在,行色匆匆的你注意到了吗?放慢脚步,留心身边的平凡事物,哪怕是一花一草,一虫一石,也有它动人的一面,关注一下它吧,一定会给你惊喜。5:请学生欣赏课本P2图片。说说它们各自美在哪里?构图?疏密?肌理?色彩

11、?线条?各抒己见。二、作业设计学生作业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或手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事物的局部的照片。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展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三、作品展示: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展评价教后记. z.-第3课 记录色彩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色彩冷暖变化,通过色彩表达自我情感,提高审美认知水平。学生通过趣味游戏和名画赏析,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绘画创作实践来体验自我情感表达。2、通过色彩归类游戏、色彩知识学习、课堂绘画实验、作业交流、评价总结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3、了解体验色彩带给生活的乐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创作

12、,学会自我表达,自我欣赏,培养学生擅于交流,安康乐观的态度。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运用、表现色彩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色彩造型的方法。掌握色彩冷暖变化规律,色彩传达相关知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冷暖变化规律,体验色彩传达带来的不同感受,并能运用到课堂绘画实验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开场今天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一起玩一个游戏在黑板上有十二不同颜色的卡片,大家根据自己对每一卡片的冷暖感受,请把它们分为暖色卡片一组和冷色卡片一组。学生尝试按照色彩的冷暖对色彩进展分组。师小结。二、欣赏几风景作品。说说哪一属于暖色风风光调?哪一属

13、于冷色风风光调?学生欣赏答复三、色彩小知识:师问:通过刚刚的游戏和作品欣赏,大家请告诉我,色彩可以分哪两大类色调?生答:暖色和冷色。师:对!这节课呢,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色彩冷暖变化规律,体验不同色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觉,把握住风景的主色调,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的独特色彩感受。四、理解概念教学活动师:大家观察一下四季图片。PPT展示四季图片,四季的风光有什么不同?生:讨论答复师:观察后我们发现,正是四季时间的变化,使得不同季节的风光有着不同色彩倾向。好,则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印象时期大师的作品。PPT展示莫奈的多幅干草垛莫奈的作品以色彩和光线的精巧运用著称,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

14、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18901891年间,莫奈对同一干草垛,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黄昏的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绘制出系列组画干草垛。又一次表达了对光与影的完美诠释,创造了梦幻般的色彩传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PPT展示鲁昂大教堂系列油画,这三幅描绘的是同一座鲁昂大教堂。大家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景物,在画家的笔下是不同的风光呢?生:思考答复师:正是不同的天气环境影响使得同一景物有着不同的变化。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出,色彩冷暖变化是受季节时间和环境影响的。师:现在,我给大家拿出一些独立的颜色, PPT色彩传达,大家可以告诉我你对每种颜色的感受吗?生:答复。师:每种颜色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不仅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的绘画创作中,通过丰富的色彩来表现我们自己独特的感受,而且,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变化,去发现美,体验美。师:则在了解这些知识后,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呢?为此我们先来赏析一下大师们的作品,体会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吧!PPT展示,作品赏析。五、作业练习在看过大师的作品后,你想亲自动手实践一下吗?我给大家安排了两种练习要求,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作业要求:1选择一风景照片或者绘画作品,感受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