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46396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675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问题:1. 下列有关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于北京首都机场顺利首飞B.C919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C919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D.在材料的使用上,C919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如铝锂合金、钛合金等答案:A解析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首飞。故本题答案

2、选A。问题:2.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下列有关“天舟一号”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B.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的国家C.首次开展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D.首次实施主动离轨受控陨落答案:B解析 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

3、关键技术的国家。故本题答案选B。问题:3.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有关本次峰会期间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此时墨尔本天气炎热,正值夏季答案:B解析 春分日(每年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每年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A、C两项错误。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此前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项正确

4、。墨尔本5月份的平均温度是1018,气温较低,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问题: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材料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 不锈钢是由铁、碳等元素组成的合金,A项正确;棉、麻、淀粉都属于多糖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所以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花生油是液态油,其成分主要是不饱和酯,而牛油是固态油,其成分主要是饱和酯,C项错误;豆浆加热煮沸属于蛋白质的变性而不是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D项错误。

5、故本题答案选A。问题:5. 下列生活常识说法错误的是:A.香蕉、荔枝、西红柿等果蔬夏季适宜放在冰箱里B.节能灯与白炽灯相比可节电70%80%C.复印机在复印的过程中会产生臭氧D.蔬菜水果能改善人体的酸性体质答案:A解析 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贮存,会使香蕉发黑腐烂。若将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其表皮会变黑,果肉会变味。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甚至腐烂。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问题:6. 下列前者是利用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用于制电线、铁生锈B.氮气用于食品包装、纸张燃烧C.氧气用于炼钢、石蜡

6、融化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干冰升华答案:A解析 A项前者利用了铜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后者铁在生锈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B项前者利用了氮气不活泼的化学性质,后者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项前者利用了氧气氧化性的化学性质,后者石蜡融化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前者是利用了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后者干冰升华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本题答案选A。问题:7. 下列常识说法错误的是:A.医院检查人体食道、胃部的“钡餐”,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钡”B.太空育种和其他诱变育种原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C.治理某湖泊的水华现象,环保的方法是向水体通二氧化碳D.血友病是一种

7、遗传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答案:C解析 “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A项正确。太空育种和其他诱变育种原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B项正确。治理某湖泊的水华现象,向水体通二氧化碳,将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原料,会加重水华现象,环保的处理方法应是投放滤食藻类的鱼。C项错误。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疾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通常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问题:8. 下图为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这些民居所在的地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A.北极地区气温极低,常有暴风雪,冰屋可抵御严寒、大风B.云南西双版纳气候温暖湿润,当地木竹多,竹楼利于避免虫

8、蛇侵扰C.北京地区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此种结构利于防寒避风沙D.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黄土疏松直立性差,但胶结性好,窑洞冬暖夏凉答案:D解析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那里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问题: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光年相当于94600万千米B.世界气候的推动力是太阳C.热带雨林是最容易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D.地球上大脑最大的动物是抹香鲸答案:A解析 光年,指光在1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即约94600亿千米。其他选项都

9、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问题:10.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及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B.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C.噬菌体一般通过自身的细胞进行繁殖D.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答案:D解析 细菌和真菌通过在动植物体内寄生而使其患病。A项错误。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会杀死其他细菌。B项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项错误。绝大多

10、数的细菌和真菌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段时间,一个“才子”、一个“佳人”相继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人物。前者是赵雷,一位民谣歌手,凭着一首成都,在地方台卫视节目歌手中一登台就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者是武亦姝,一名中学生,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成功问鼎。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两人的“意外火爆”,看似不搭边,其实,这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奥秘。 撇开成都的曲调不说,它的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歌。“让我掉下眼泪的,不

11、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打动心灵的内容、抑扬顿挫的韵律、画面感十足的文字,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而沉静的安抚。难怪有网友在安静听完这首歌后感慨:“成都因为赵雷的成都而更加成都。”话虽绕,却点出了成都火的缘由。 同样,武亦姝的火,也不仅仅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更是她身上浸润的文化底蕴对集体记忆的唤醒。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武亦姝用她的惊艳表现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多人或许在忙碌的生活中早已忘记了诗词的意义,但蓦然回首,却发现那

12、些纯洁心灵的传统文化。就隐藏在心灵深处。 其实,不管是打动人心的民谣,还是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古典诗词,自不用说。不少民谣,也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由此才成为“爆款”。 1. 第一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A.赵雷与武亦姝的才情B.赵雷与武亦姝的佳绩C.“意外火爆”D.“看似不搭边”答案:C解析 由第1段末尾的“两人的意外火爆,看似不搭边,其实,这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奥秘”可知,此处是在探索两人意外火爆的原因,故此处的“这”指代的便是“两人的意外火爆”。故本题选C。2. 在作者看来,第二段中网友那句话想表达的是:A.成都是能给人更多安抚

13、感的温暖之城B.成都因为一首歌而更让人向往和眷恋C.成都唱出了关于城市和情感的共同心曲D.成都“一炮而红”使成都更加广为人知答案:C解析 由“话虽绕,却点出了成都火的缘由”可知,第2段中网友的话是想表达成都这首歌火的本质原因。A项未提到这首歌;B、D项均论述这首歌对成都这所城市的影响。只有C项点出了这首歌为什么会红。故本题选C。3. 文中引用歌词、诗词的最主要作用是:A.表达作者对所引歌词诗词的由衷喜爱B.证明歌词的诗化和武亦姝的腹有诗书C.丰富表现手法以增益该文的韵律之美D.唤起读者关于城市和诗词的集体记忆答案:D解析 第2段引用成都的歌词不仅体现r歌词的内容、韵律之美,通过网友的评价也可知

14、歌词传达了成都的文化记忆。第3段引用大量诗词点出武亦姝打动观众的原因引起观众的文化记忆。由此可知,文章引用歌词、诗词的目的在于唤起集体记忆,引起读者共鸣。故本题选D。4. 根据文意,赵雷、武亦姝“火爆”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于诗词的感情偏好B.两档电视节目极具观赏性C.民谣和诗词都琅琅上口D.“雅文化”引起了情感共振答案:D解析 由文章最后1段“不管是打动人心的民谣,还是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引发大家的共鸣,由此才成为爆款”可知,D项的“雅文化引起了情感共振”概括恰当。故本题选D。5. 最适合做这篇短文标题的是:A.赵雷和武亦姝火了,“玄机”何在?B.人的心灵需要有意义

15、的文化来滋养C.一首歌,一座城;一首诗,一份情怀D.成都与诗词:戳中泪点与嗨点答案:A解析 文章先指出赵雷和武亦姝的火爆看似不搭边,但实际上有相似的奥秘,然后分别介绍了赵雷和武亦姝火爆的原因,最后进行总结两人的火爆都是通过“雅文化”唤起了大众的文化记忆和共鸣。故而文章意在介绍赵雷和武亦姝火爆的原因。B项作为标题过于宽泛,与文章主题不契合;C项的“一首诗”表述不恰当,武亦姝的火爆并非因为某一首诗;与D项相比,A项提到两个舆论红人,并以问句表达,更能勾起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标题更恰当。故本题选A。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王水是酸中之王,因为即使是无法溶于盐酸、硫酸、硝酸等传统强酸的黄金,遇到王水也会像“泥牛入海”一样很快变得无影无踪。然而科学家后来发现,有一类酸,其酸性能够达到纯硫酸的10000倍以上,这类酸就被称为超强酸,已知最强的超强酸,其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