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46368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免费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上个世纪末,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仅用1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西方国家花费几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试图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供教育决策者参考。1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

2、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教育均衡发展包含了以下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一是确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往往是由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来加以确认。二是提供相对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的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衡。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不是要求绝对的平等和平均。2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6年重新修订,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推进,并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运行。2.1 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完善1986年,我国虽然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但由于国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当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率只有2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仍需缴纳一定的杂费,对城乡弱势群体来说,孩子上学贵仍是一大难题。2006年,我国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更加完善,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2.2 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2006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2007年,农

4、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2.3 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2007年,我国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并免费提供教科书,2008年秋季起,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也全面免除,我国正在形成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4 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稳中有升2000年,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截至2007年底,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含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达到299

5、1个,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稳中有升。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大大提升了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为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3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3.1 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明显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仍然比较大,不管是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还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是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影响办学条件,因此无论是校舍、学校仪器设备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是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乡间义务教育资

6、源配置差距很大2007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是,初中阶段城市是农村的1.4 倍,小学阶段城市也是农村的1.4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初中阶段城市是农村的1.6倍,小学阶段城市是农村的1.7倍。这样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直接造成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校舍、危房改造、教学仪器设备、教育信息化水平方面,还是电子图书和师资队伍方面都是城市明显优于农村。区域间师资队伍差距大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师资队伍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是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同样以江苏、湖北和甘肃三省为例来进行比较:表1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2007年)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

7、008年)3.2 弱势群体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方面关于“弱势群体”,并没有一个普遍通用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老、弱、病、残、无业、失业人员通常都被归入弱势群体。但在教育活动中,有学习困难的智障、残疾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边远地区儿童等也属于相对的弱势群体。尤其是最近几年,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2004年一项九城市的调查,中国流动儿童在学比例为90%,为上学者占6.9%。部分进城打工农民子女不能适龄入学,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4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国家宏观调控不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我

8、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国家是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作为宏观调控的指挥者,国家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不仅从政策上给予优惠,更要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做好义务教育投资的指挥官。4.1 地方政府监管缺失从上面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对比来看,造成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区域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调整,需要地方政府进行抉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要对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加大投入力度,要把资源优先配置到这些地方去。4.2 教育行政部门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当地教育发展的总指挥,尤其是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全盘规划当地教育发展,对地

9、方中小学学校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当前,大多数地方农村中小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基本办学条件差,大班额现象普遍,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等等,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为。4.3 家庭经济状况差距较大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程度低。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为87%,而8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差距较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已经引起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譬如,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贵;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困难,表现在:一是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二是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好学校;三是相当农民工子女上学贵等等。因此,家庭经济状况差距

10、也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5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5.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机制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我们主张确立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机制,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并将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其政绩考核、职务升迁的重要依据,让他们对当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切实负起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5.2 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但还是存在着义务教育投资短缺问题。根据

11、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报告,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以及校办企业的减免税等)8280.2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249529.9亿元的比例为3.32%。远低于2002年世界平均的4.4%的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4.3%的水平。如果我国政府能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使其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并使其增加的部分投入到义务教育当中去,则我国实施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在国力上完全没有问题。5.3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适当调整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实质上就是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在公平的原则下,更

12、多地采取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国外、东部地区、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中西部地区办学。政府应制调整教育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倾斜,尤其是要保护民族地区和女童的就学问题,保证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放开城市公办中小学,方便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同时,允许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帮助农民工比较集中地区解决其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义务教育。5.4 规范中小学办学,义务教育不分重点非重点新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将学

13、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禁止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在第五十七条里规定,禁止办校中校,禁止各级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在办学体制上,改变政府包揽举办学校的格局,建立以政府举办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举办的体制。在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以中央举办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国家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享有与中央、地方政府的办学同等的法律地位。注释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D?D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2002(2).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 王善迈.中国教育公平研究.在2007年国际教育经济学年会上的讲话(2007). 范先佐.教育公平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在2008年湖北省教育经济学年会上讲话(2008). 萧今.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 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报告.中国教育报,2008-12-01.徐文.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教育与经济,2005(3).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