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946368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之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班级:教育技术101班 姓名:夏嘉 学号:1008200003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二.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思想方法开始转变,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迅速理解一些浅显的知识。三. 教学重难点:1. 正确读写诗歌中的生字。2. 理解诗歌大意及诗人感情。3. 背诵及默写独坐敬亭山。四. 教学目

2、标:1. 知识目标:1.1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孤云、相看”等词语。1.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1.3 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2. 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3.1 通过小组活动,训练合作能力和提高团队意识。3.2 通过相互提问,提升自信品质和自我开发潜力的信心。五. 教学资源:1. 学习材料:1.1 图片(敬亭山风景等)1.2 视频(李白简介)1.3 教学课件(PPT)2. 设备:2.1 计算机2.2 多媒体教学软件2.3 投影仪、屏幕六. 教学过程:1. 课前

3、准备:1.1 提出预习要求,布置任务:小组课下讨论,预习本课内容,背诵独坐敬亭山。自行复习关于唐朝诗歌、诗人李白的相关知识,温故知新。2. 课堂教学:2.1 复习旧课、知识竞答、导入课堂(预计5-7分钟)2.1.1 教师导语:同学之前已经学过不少著名诗人李白的诗歌了,我们现在进行课外知识抢答,看看大家对过去的知识复习得怎样?参考问题:(1)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诗人李白有哪些著作?2.2 讲授新课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预计20-25分钟)2.2.1 教师使用PPT、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等,向学生展示敬亭山的风景和诗人的简介。并派

4、发风景图片资料给各小组。2.2.2 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讨论敬亭山的风景特点和诗人李白的生平。2.2.3 抽小组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其回答,补充遗漏的内容。2.2.4 教师范读古诗,抽取同学朗读古诗。2.2.5 教师解释讲解课本上的注释,学生根据讲解自行翻译古诗。教师抽点学生翻译,补充其遗漏之处。2.3 解决学生质疑,教师提出疑问,突破难点(预计5-7分钟)2.3.1 全班再读全诗,小组之内相互提问(如: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2.3.2 教师提出疑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如: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等)2.4 练习巩固、体验乐趣(预计3-5分钟)2.4.1 教师抽点学生背诵古诗 2.4.2 全班默写独坐敬亭山七. 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要讲得太多,甚至包办代替,不要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地抒发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做,可能填塞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我们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鼓励学生通过注释来理解,借助插图来理解,通过交流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熟练背诵来感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